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5,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182  183  184  185  186  188  189  190  19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翁郜(季长 )
王舆(世称 长厚 )
僧契此(世称 布袋和尚 契此 定应大师 长汀子 )
罗绍威(端己 邺王、魏博节度使、长沙郡王 贞壮 )
冯道(可道 长乐老 燕国公、瀛王、始平郡公 文懿 )
何福进(善长 )
陈长官
晋高祖李皇后( 永宁公主、魏国长公主、晋国长公主 )
释师彦( 小彦长老 )
蒋维东(孟阳 山长 )
高保融(德长 贞懿 )
秦国大长公主( 秦国公主、号恭懿 恭懿大长帝姬 )
释冲煦( 别称 小长老 )
李继昌(世长 )
王胄(长民 庙号 景宗 献和 )
翁郜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五代时京兆长安人,字季长。昭宗时官至尚书左仆射、河西节度使。后梁太祖初,郜以事新朝为耻,因父、祖官闽,知其地偏僻可避乱,遂携家迁至建阳,后徙居义宁莒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1—944 【介绍】: 五代时合肥人。王琯弟。仕吴。初为军校,从周本攻危全讽,积功迁诸军都虞候。杨溥时官金吾卫大将军。南唐代吴,移镇鄂州,与监军甄廷坚不和,廷坚被人诬告,舆为密谋,得免,人称长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昭宗时人。有诗名。所作诗为宰相崔胤所不悦,后流落而死。《类说》卷一二引《纪异记》载其事迹,并录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居明州奉化县。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中贮行李,就人乞啜,分少许入囊,人称布袋和尚。昭宗天复中卒。江浙间多画其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 【介绍】: 五代时僧,名契此。住奉化岳林寺。形貌猥琐,额蹙腹皤,出语无状。常以杖荷一布袋尽实供身之具。言人祸福往往应验。后梁末帝贞明中卒。宋徽宗崇宁中赐号定应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 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常背布袋入市廛,见物即乞,得即入口,留少许投袋中。随处寝卧,形若疯癫。世称布袋和尚。凡示人吉凶,多有应验。又喜作歌偈。后梁末帝贞明三年(916)卒于明州岳林寺。《宋高僧传》谓昭宗天复中化去。江浙间人谓其为弥勒显化,争相图画其像。后世佛寺中所供大肚弥勒,相传即为其造像。《景德传灯录》卷二七、《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景德传灯录》、《宗镜录》、《鸡肋编》、《庆应大师别传》、《明州岳林寺志》等书中存其诗偈2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未详氏族。天复初。见之明州奉化县。蹙頞皤腹。形裁腲鮾。语嘿出处。无常时。每荷一布袋。行市肆中。随所遇。辄乞得醯酱𦵔炙诸可食物。必分少许入袋。馀以投诸口。然过门则所货倍售。故市肆之人。争遮挽之。所至不能去。夜宿鹤林寺。晨起曳高齿木屐竖股。卧大桥上。则是日虽雨而晴。系草屦疾走。则是日虽晴而雨。或以此候察之。屡验。一日独立稠众中。或问和尚在此作么。答曰。我待个人子。曰我聻。师探怀中出一橘。其僧拟接。师缩手曰。你不是者个人。或于市井中。成一厕。师立于其前。唱曰。募缘造到。诸人不得于此大小二事。 有僧徐行其前。师从后。抚其背。僧回首云。作什么。师展手曰。乞我一文钱。僧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立。 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放下布袋。叉手立。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荷布袋便行。既灭。或遇于他州。因书偈托之以寄。其辞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都不识。由是知为慈氏降迹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腲鮾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𦵔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又于大桥上立。或问和尚在此何为。曰我在此觅人。常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唐邺都开元寺智𮗿传 释智𮗿。不知何许人也。少而英伟长勤梵学。凡诸经论一听入神。其所讲宣也音辩浏亮。每临台座自谓超绝。所患者听众无几。虞其以水传器。器器不空繄我独无。乃辜佛意。遂负箱帙遍历名山以询智者。末至衡岳寺憩息月馀。尝于寺闲斋。独自寻绎疏义。复自咎责曰。所解义理莫违圣意乎。况思兀然。偶举首见老僧振锡而入曰。师读何经论穷何义理。𮗿疑其名岳之内车辙原中罗汉混凡曾何可测。乃自述本缘。因加悔责。又曰。傥蒙贤达指南请受甘心。钤口结舌不复开演矣。老僧笑曰。师识至广岂不知此义。大圣犹不能度无缘之人。况其初心乎。师只是与众生无缘耳。𮗿曰。岂终世若此乎。老僧曰。吾试为尔结缘。遂问𮗿。今有几赀粮耶。𮗿曰。自北徂南。裂裳裹足。已经万里。所赍皆罄竭矣。见受持九条衣而已。老僧曰。只此可矣。必宜鬻之以所易之直皆作麋饼油食之调。𮗿如言作之。约数十人食遂相与至垌野之中散掇饼饵。焚香长跪。咒曰。今日食我施者。愿当来之世与我为法属。我当教之得至菩提。言讫乌鸟乱下啄拾地上。蝼蚁蝇蚃莫徵其数。老僧曰。尔后二十年方可归开法席。今且周游未宜讲说也。言讫而去𮗿由是精进道力不倦研摩。义味滋多。志在传授。至二十年。却归河比。盛化邺中。听众盈千数人。皆年二十已来。其老者无二三人焉。 系曰。中有末位变定难移。今世所修必招当果。今智𮗿依异僧之教。令二十年后待听徒。一如其言。如此则当生修当生果。故弗诬矣。诗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将知永寿之人河清屡见矣。
神僧传·卷第九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形裁腲(乃罪切)鮾(乌罪切)蹙额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市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𦵔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又尝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人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僧。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画其像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魏州贵乡人,字端己。罗弘信子。好学工书。唐末,嗣父为魏博军留后,封邺王。倾心事朱温,赞成其事。后梁开平中拜太师兼中书令。在镇十七年,卒年三十四。谥贞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7—910 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僖宗文德元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魏博节度副使。昭宗光化元年(898),其父罗弘信卒,袭位为魏博节度使。次年,加同平章事。天复末,累加至检校太傅、兼侍中,封长沙郡王。天祐元年(904),进封邺王。唐亡,仕后梁,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开平四年(910)卒,谥贞壮。生平见新、旧《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一。绍威下笔成文,晓音律,好招延文士,歌宴赋诗。酷嗜罗隐诗,推其为叔父,且名己诗为《偷江东集》。其诗颇为邺中人士所讽咏。《公燕诗》之“帘前淡泊云头日,座上萧骚雨脚风”句,尤为人所叹服。所作《偷江东集》5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白菊》1首又作罗隐诗。《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罗绍威(876-909),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光化元年(898),父天雄军节度使罗弘信卒,绍成代为节度,累加检校太尉、守侍中,封邺王。入梁,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卒。绍威好儒术,能诗。时罗隐有当世诗名,自号江东生,绍威酷嗜其作,目己所为诗为《偷江东集》,凡五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二首,残句。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威性明敏,达于吏道。伏膺儒术,招纳文人,聚书至万卷。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唐诗纪事
(绍威)唐末袭父弘信为魏博节度使,喜为诗。江东罗隐有诗名,绍威厚礼之,与通属籍。目己所为诗号《偷江东集》。如“楼前淡淡云头日,帘外萧萧雨脚风”,无愧隐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2—954 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东)人。唐末为刘守光幽州掾。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天成元年(926),拜端明殿学士,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改门下侍郎,户部、吏部尚书,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加尚书左仆射。末帝立,出为同州节度使,入为司空。后晋时,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少帝时,进封燕国公。后又历仕契丹、后汉、后周。广顺初,拜太师兼中书令。显德元年(954)卒。追封瀛王,谥文懿。道历事四朝,在相位20余年,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道好学能文,暇时唯以披诵吟讽为事。《旧五代史》谓其文“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吴处厚称其“诗虽浅近而多谙理”(《青箱杂记》卷七)。《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冯道集》6卷、《河间集》5卷、《诗集》10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及断句若干,《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1。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天祐中事刘守光为幽州掾。历晋王从事。后唐同光中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入洛。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始平郡公。末帝嗣位。出为同州节度使。拜司空。晋灭唐。又事晋。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进鲁国公。少帝朝加太尉。进燕国公。罢为匡国节度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又事契丹。为太傅。汉祖立。又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又事周。广顺初拜太师中书令。显德元年卒。年七十三。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文懿。
何福进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54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善长。少从军,以骁勇闻。为后唐庄宗宿卫军校。末帝清泰中从范延光平邺,以功历郑、陇二州防御使。后晋出帝开运中拜左骁卫大将军,与李筠等力战拒契丹。后汉高祖时为曹州防御使,检校太保。后周太祖入平内难,以辅佐功拜忠武军节度使,移领镇州。数年之间,北鄙无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仕吴越。钱镠时为宁海县令。镠命增州县赋税,上书极谏之。忤镠,逮之狱,后以死争,得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时为宁海令。钱镠命增州县赋税,陈上书极谏。钱大怒,逮之入狱。仍以死相争,宁海终获减免赋税。县民感其德,建庙立祀。《十国春秋》卷八五有传。《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赋役部》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七
高祖后李氏。后唐明宗第五女。天成三年四月封永宁公主。长兴四年九月进封魏国长公主。清泰二年九月改封晋国长公主。晋天福元年十一月册为皇后。七年六月尊为皇太后。开运四年三月。与少帝同迁于契丹之黄龙府。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闽越许氏子。既受岩头奯禅师心印。初若杜默。后为所知。勉之利物。乃允众请。居台之瑞岩院。其治人治己。严整有法度。故江表之言丛席者推焉。且机辨峻捷。镜清道怤。尝致问辄挫。 一日有三梵僧至。彦问曰。何时离天竺。曰朝时。曰得无劳乎。曰为法忘劳。彦召维那。俾入堂。上座安置。明日求之。不复见。 吴越钱氏屡聘。仅一至。即苦辞去。或谓有自满仓盖不待耕获。而众常给也。忽遇一村媪。语之曰。汝疾归。救取千百物命。媪即到家。其儿妇。方挈竹器。拾田螺。媪遽放之水云。 又檀越数家。同日请斋。而彦一时应赴。则其分化可知。及卒。方阇维。巨蛇缘木杪。投身火聚与俱化。噫异矣。薪尽舍利飞。散草木上。精莹绝世。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师彦。姓许氏。闽越人也。早悟羁縻忽求拔俗。循乎戒检俄欲观方。见岩头禅师领会无疑。初乐杜默似不能言者。后为所知敦喻允请住台州瑞岩山院。时道怤往参问。答对响捷。怤公神伏。后二众同居。彦之威德凛若严霜。紏正僧尼无容舛悟。故江表言御众剪齐者。瑞岩为最。尝有三僧。胡形清峭目睛转若流电焉。差肩并足致体。彦问曰。子从何来。曰天竺来何时发。曰朝行适至。彦曰。得无劳乎。曰为法忘劳。乃谛视之足皆不蹈地。彦令入堂上位安置。明旦忽焉不见云是辟支迦果人。然莫知阶级。时有不测人入法会非止一过。彦参学时号为小彦长老。两浙武肃王钱氏累召方肯来仪。终苦辞去。寺仓常满。尝有村媪来参礼。彦曰。汝休拜跪。不如疾归家救取数十百物命大有利益。媪匆忙到舍。儿妇提竹器拾田螺正归。媪接取放诸水濆。又数家召斋。一一同日见彦来食。至终阇维。有巨蛇缘树杪。投身火聚。当乎薪尽舍利散飞。或风动草木上纷纷而坠神异绝繁。具如别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永州零陵人,字孟阳。好学能文。乾祐中,隐居衡山,从其受业者五十余人,号为山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孟阳,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好学能文。五代后汉隐帝乾祐中隐居衡山,从其受业者50余人,号为山长。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二一引《零陵总记》、《实宾录》卷一一。《诗话总龟》存其诗2联,《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维东,字孟阳,零陵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0—960 【介绍】: 五代时荆南国君,字德长。高从诲第三子。从诲卒,拜为荆南节度使。后周世宗征淮,保融遣将率兵三千为应,又遣客将劝南唐内附,世宗嘉之。性迂缓,无材能,事无大小皆委其弟高保勖。在位十二年。卒谥贞懿。

人物简介

简介
燕国长公主(?-973年),宋宣祖赵弘殷之女,母昭宪太后杜氏,宋太祖同母妹。开始嫁给米福德,米福德去世。宋太祖即位,建隆元年(960年),封妹妹为燕国长公主,再嫁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府第于兴宁坊。开宝六年(973年)十月去世,宋太祖临丧而哭,废朝五日,赐谥号恭懿。宋真宗追封大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改秦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改封恭懿大长帝姬。
释冲煦 朝代:后周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煦。福州人。生和氏。幼不染荤血。剃度于鼓山。得法受记。年始二十四。即开法洪州丰城。道声藉藉。时称小长老。周显德中。江南国主。延住光睦。久之移庐山开先。后居净德。并聚徒说法。开宝八年圆寂。三师。章嗣玄沙。豁嗣睡龙。煦嗣鼓山。皆雪峰嫡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1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世长。李崇矩子。以荫补西头供奉官。太宗淳化、至道中,历官登、莱、沂、密七州都巡检使、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西京左藏库使。真宗咸平三年,以勘平王均功领奖州刺史。景德澶渊之盟,使契丹议和。

人物简介

简介
王胄(955年—981年),高丽王朝第五任君主(975年—981年在位)。字长民,父为高丽光宗王昭,母为大穆王后皇甫氏。965年被立为太子,975年即位后平反冤狱,推行田柴科制,但沉湎享乐,在位六年即病重,禅位于堂弟王治,旋薨。庙号景宗,谥号献和,葬于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