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5,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长揖
消长
长春
长物
长干
长策
长笛
长是
长夏
长桥
长忆
长鸣
长条
长留
长怀
《國語辭典》:长揖(長揖)  拼音:cháng yī
拱手高举,自上而下的相见礼。《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老残立起身来,替逸云长揖说:『一切拜托。』」
《國語辭典》:消长(消長)  拼音:xiāo zhǎng
1.减少与增加。宋。苏轼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生态上指同一个环境内,原有的生物群聚可以作暂时或永久的消失,而由另一新群聚所取代。其中的植物、动物相改变会逐渐趋于极盛期,此种交替的现象,即称为「消长」。
《漢語大詞典》:长春(長春)
(1). 三国 魏 宫门名。文选·左思〈魏都赋〉:“西闢 延秋 ,东启 长春 。” 张载 注:“端门之外,东有 长春门 ,西有 延秋门 。”
(2). 唐 行宫名。故址在今 陕西省 大荔县 境内。始建于 北周 ,废于 五代 。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云断 岳莲 临大路,天晴宫柳暗 长春 。” 仇兆鳌 注:“唐书: 同州 朝邑县 有 长春宫 。《寰宇记》: 周 宇文护 所筑。《旧书》: 高祖 起义,大军济 河 ,舍於 长春宫 。”
(3).仙酒名。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指君王的生日。 明 张居正 《圣寿节贺表》五:“命协贞符,万载仰长春之庆。”
(5).见“ 长春子 ”。
《漢語大詞典》:长春子(長春子)
元 丘处机 ,自号 长春子 。 成吉思汗 曾召见于 西域 ,封为大宗师,赐号 长春真人 ,命总领道教。见《元史·释老传·丘处机》。亦省称“ 长春 ”。 明 高启 《赠丘老师》:“ 长春 之孙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遗核。”
《國語辭典》:长物(長物)  拼音:zhàng wù
多馀的东西。《晋书。卷八四。王恭传》:「恭曰:『吾平生无长物。』其简率如此。」
分類:东西什物
《漢語大詞典》:长干(長干)
(1).古 建康 里巷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文选·左思〈吴都赋〉:“ 长干 延属,飞甍舛互。” 刘逵 注:“ 江 东谓山冈閒为‘干’。 建鄴 之南有山,其閒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 大长干 、 小长干 ,皆相属。”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七:“ 长干 是 秣陵县 东里巷名。 江 东谓山陇之间曰干。” 清 陈维嵩 《醉太平·江口醉后作》词:“ 钟山 后湖, 长干 夜乌。”
(2).借指 南京 。 清 戴名世 《道墟图诗序》:“今年夏,余读书 长干 。” 郑泽 《桃花》诗:“莫问 长干 旧时事,半弯眉月印天涯。”
《國語辭典》:长策(長策)  拼音:cháng cè
1.长鞭。《文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2.良策、长计。《文选。曹囧。六代论》:「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睹前车之倾覆,而不改其辙迹。」《儒林外史》第一五回:「你在此终不是个长策,我送你盘费回去。」
分類:威势
《國語辭典》:长笛(長笛)  拼音:cháng dí
乐器名,吹管乐器。横吹,无簧木管乐器。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椰木制,现多半用合金或银制成。可分成吹口管、本管、尾管三部分;吹口管上有一个吹口,本管上有十三个音孔,每孔有键盘,尾管上有键机。为英语Flute的意译。音色纯洁清澄,有田园的清雅风味,可独奏或合奏,为现代管弦乐团或木管室内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
《漢語大詞典》:长是(長是)
时常;老是。 宋 欧阳修 《望江南》词:“纔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墻,长是为花忙。” 宋 姜夔 《清波引》词:“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处馆读书,长是半年不回来。”
分類:时常老是
《國語辭典》:长夏(長夏)  拼音:cháng xià
1.夏季白昼极长,故称为「长夏」。唐。沈佺期〈有所思〉诗:「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帏。」唐。杜甫 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2.六月。《黄帝内经素问。卷一。金匮真言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
《漢語大詞典》:长桥(長橋)
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漢語大詞典》:长忆(長憶)
经常想到;时常想念。 唐 李白 《月下吟》:“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 谢玄暉 。” 宋 辛弃疾 《踏莎行·和赵兴国知录韵》词:“长忆 商山 ,当年四老,尘埃也走 咸阳 道。”
《國語辭典》:长鸣(長鳴)  拼音:cháng míng
1.放声鸣叫。《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臣闻骐骥长鸣,伯乐昭其能。」《文选。潘岳。射稚赋》:「郁轩翥以馀怒,思长鸣以效能。」
2.号筒的旧称。参见「号筒」条。《新唐书。卷二三。仪卫志下》:「扛鼓十二,夹金钲皆十二,大鼓、长鸣皆百二十。」
《漢語大詞典》:长条(長條)
(1).长的枝条。 晋 左思 《蜀都赋》:“擢脩干,竦长条,扇飞云,拂轻霄。” 宋 苏轼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诗:“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2).特指柳枝。 南朝 梁元帝 《绿柳》诗:“长条垂拂地,轻花上逐风。” 南唐 李煜 《柳枝》词:“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明 高启 《秋柳》诗:“欲挽长条已不堪,都门无復旧毿毿。”
《分类字锦》:长留(长留)
山海经: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
分类:远外诸山
《漢語大詞典》:长怀(長懷)
(1).遐想,悠思。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三国 魏 嵇康 《秀才答》诗之四:“感寤长怀,能不永思。”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
(2).犹永归。谓一去不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寂漻无声,肆乎永归。”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怀’亦‘归’,变文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