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51
词典
2
分类词汇
146
其它
3
共151,分1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一叉
短裤
官尺
缩水
纵向
过头杖
纵深
金尘
开间
千米
度器
分率
长针
指尺
察度
《国语辞典》:
一叉(一叉)
拼音:
yī zhǎ
将拇指与食指伸张,以表长度,其距离称为「一叉」。也作「一榨」、「一折」。
分类:
拇指
食指
伸张
长度
距离
《国语辞典》:
短裤(短裤)
拼音:
duǎn kù
长度不超过膝盖的裤子。
分类:
短裤
长度
超过
过膝
膝盖
裤子
《国语辞典》:
官尺
拼音:
guān chǐ
国家制定的长度度量单位。
分类:
国家
长度
度量
《國語辭典》:
缩水(縮水)
拼音:
suō shuǐ
1.衣料入水后变小、变短。如:「怎么搞的!才洗过几次,这件衣服竟然就缩水了。」
2.分量减少。如:「经费缩水。」
分類:
缩减
水流
织物
衣服
浸水
水之
缩短
短长
长度
《漢語大詞典》:
纵向
长度方向的。例如:纵向摆动。
分類:
纵向
长度
方向
《漢語大詞典》:
过头杖(過頭杖)
长度超过人体头部之杖。 唐
段成式
《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
》
:“今之士大夫丧妻,往往杖竹甚长,谓之伍过头杖。”亦称“ 过头拄杖 ”、“ 过头拐杖 ”。 元
李寿卿
《员吹箫》
第三折:“他磕扑的跪在街基,他将这条过头拄杖眕眕的,又不知要怎地施为。”
《
儿女英雄传
》
第三五回:“那老者生得童颜鹤髮,仙骨姗姗,手中拖了根过头拐杖,进门先向他深深的打了一躬。”
分類:
长度
超过
过人
人体
头部
《國語辭典》:
纵深(縱深)
拼音:
zōng shēn
军事上指作战地域的纵向深度。
分類:
军队
作战
战地
地区
地域
纵向
长度
深度
《漢語大詞典》:
金尘(金塵)
(1).被风卷起的呈云雾状的沙尘。因其色黄,故称。 晋
王嘉
《
拾遗记·岱舆山
》
:“南有平沙千里,色如金,若粉屑,靡靡常流,鸟兽行则没足。风吹沙起若雾,亦名金雾,亦曰金尘。”
(2).佛教衡量长度的单位名。
《
阿毘达磨俱舍论·分别世品
》
:“极微为初,指节为后,应知后皆七倍增,谓七极微为一微量,积微至七为一金尘,积七金尘为水尘量。”
分類:
被风
佛教
风卷
衡量
长度
云雾
沙尘
《國語辭典》:
开间(開間)
拼音:
kāi jiān
1.旧式房屋表示屋面宽度的用语,以撑住屋椽的横木长度为准。即由正面观之,两根柱子(或墙身)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开间」。如:「单开间」、「双开间」、「台湾传统建筑中,大型的三合院正堂有宽五开间或七开间。」
2.洋式建筑物中柱子间的空间,如某些教堂中两排柱子间包括拱顶或天花板所有的空间称为一个开间。
分類:
房间
旧式
房屋
宽度
长度
一丈
《漢語大詞典》:
千米
公制长度单位。一千米等于一公里,合我国二市里。
分類:
千米
公制
长度
一千
等于
一公
公里
市里
《国语辞典》:
度器
拼音:
dù qì
测量长度时所用的器具。
分类:
测量
长度
器具
《漢語大詞典》:
分率
图纸上的长度跟它所表示的实际长度之比。即比例尺。
《晋书·裴秀传》
:“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
:“予尝为
《守令图》
,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又立準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三编第六章第三节:“地理学中有 晋 裴秀 的地图绘制法--‘制图六体’。六体中的分率(比例缩尺)、准望(定方位)、道里、高下、方斜、迂直,无不与当时数学的发展有关。”
分類:
图纸
纸上
长度
它所
《国语辞典》:
长针(长针)
拼音:
cháng zhēn
1.长度较长的针。如:「请帮我拿根长针来。」
2.时钟上的分针。如:「现在长针指的是几分了?」也称为「分针」。
分类:
长针
长度
时钟
《漢語大詞典》:
指尺
(1).古时以中指中节的长度为一寸,十寸为尺,以指为度而量,故称指尺。 宋
朱熹
《深衣制度》
:“裁用细白布,度用指尺。”注:“中指中节为寸。”
(2).度量,衡鉴。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
:“万物,物也;造物者,非物邪!孰指尺之者?无指尺则无验,是狂举也。”
分類:
度量
中指
中节
长度
一寸
十寸
《漢語大詞典》:
察度
观察长度。
犹审察测度。
《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
:“太师慎维深思,内观民务,察度情伪。”
《
史记·赵世家
》
:“ 徐越 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 清
曾国藩
《复吴仲宣》
:“前奉諭旨垂询,即于闰月二十七日奏復,适 僧 邸以调 苗 函商,亦即据实转告,日昨摺回,尚不以此议为非,飭交 僧 邸察度办理。”
分類:
观察
审察
长度
测度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