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9,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牧长
奏笺
方帅
解何
太监
隼旆
拂须
晨衙
甸侯
案部
乞麾
牧令
祖父母
卒长
邦佐
《漢語大詞典》:牧长(牧長)
(1).犹牧主。史记·货殖列传:“夫 倮 ,鄙人牧长, 清 ,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2).牧场的长官。《唐律·厩库》:“诸牧畜产,準所除外,死失及课不充者,一牧长及牧子笞三十。”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牧场官役:“凡牧马别其騍马、騸马以为羣,羣无过四百匹,设牧长、牧副、牧丁,任其牧事。”
分類:牧场长官
《漢語大詞典》:奏笺(奏牋)
汉 时向州郡长官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迄至 后汉 ,稍有名品,公府奏记,而郡将奏牋。”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於郡将曰奏牋。”
《漢語大詞典》:方帅(方帥)
地方军事长官。新唐书·崔彦曾传:“我方帅也,奉命守此,惟有死尔。”
分類:军事长官
《漢語大詞典》:解何
如何解释。 西汉 公牍中长官责问属吏的习惯语。汉书·匡衡传:“案故图, 乐安乡 南以 平陵佰 为界,不从故而以 闽佰 为界,解何” 颜师古 注:“解何者,以分解此时意,犹今言分疏也。”
《國語辭典》:太监(太監)  拼音:tài jiàn
1.职官名。宦官中等级最高的人。亦为宦官的通称,负责侍奉皇帝及其家族。也称为「腐人」。
2.阉宦的代名词。
《漢語大詞典》:隼旆
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为州郡长官之标志。 唐 刘兼 《芳春》诗:“宦情归兴休相挠,隼旆渔舟总未厌。”参见“ 隼旟 ”。
《漢語大詞典》:隼旟
(1).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唐 刘禹锡 《泰娘歌》:“风流太守 韦 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宋 贺铸 《玉京秋》词:“蜡屐纶巾,羽觴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诗之二:“鸿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 越 山青。”
(2).指代州郡长官。 唐 白居易 《得甲为郡守部下渔色御史将责之辞云未授官已前纳采》:“宜听隼旟之诉,难科渔色之辜。” 五代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诗:“每许亲朱履,多怜奉隼旟。”
(3).指帅旗。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权门灯宴》:“隼旟虎帐,拥百万貔貅;铁鎧金戈,辖三千熊虎。”亦指将帅。旧唐书·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传论:“ 知节 志平国难,拜隼旟则致命辅君。”
《國語辭典》:拂须(拂鬚)  拼音:fú xū
1.用手梳理或抚摸胡须。如:「爷爷拂须而笑。」
2.比喻部属对长官的逢迎动作。语出《宋史。卷二八一。寇准传》:「初,丁谓出准门至参政,事准甚谨。尝会食中书,羹污准须,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谓甚愧之。」
《漢語大詞典》:晨衙
早衙。谓清晨于衙署参见长官或治事。新唐书·崔从传:“ 宝历 初,为 东都 留守。故事,留司官入宫城门列晨衙见留守。吏诞傲,久废,至是復行。”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一日晨衙,羣寮谈诗, 广 起於坐曰:‘ 郑广 麄人,有拙诗白之诸公。’”
《漢語大詞典》:甸侯
(1).封于甸服之内的诸侯。左传·桓公二年:“ 师服 曰:‘……今 晋 ,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 杜预 注:“诸侯而在甸服者。” 清 纳兰性德 《拟古》诗之三十:“闭 关 谢西域, 汉文 何优柔。圣泽餘 亥 步,遐荒如甸侯。”
(2).指京畿之内的州县长官。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寄澧州张使君八十韵》:“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
《國語辭典》:案部  拼音:àn bù
1.检验部队。《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校队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为坚。」
2.疆吏巡行所属。《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守宰亲民之要,刺史案部所先,宜严课农桑,相土揆时,必穷地利。」
《漢語大詞典》:乞麾
谓求任地方长官。 宋 苏辙 《送李钧郎中》诗:“东南乞麾尚可得,白首谁念家无甔。”
分類:任地长官
《漢語大詞典》:牧令
旧时称地方长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吾恨不从牧令出身,事事由实践。”《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 毛令 不但熟悉洋务,连着各国通商条约都背得出的,实为牧令中不可多得之员。”清史稿·后妃传·文宗孝钦显皇后:“并当整飭营伍,修明武备,选任贤能牧令,与民休息。”
分類:长官
《漢語大詞典》:祖父母
(1).祖父与祖母。《礼记·丧服小记》:“生不及祖父母诸父昆弟,而父税丧,已则否。”《唐律·名例三·奸盗略人受财》:“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及婚娶者,免官。” 明 李应昇 《诫子书》:“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野叟曝言》第七二回:“姪子所受於父母之气,即其父所受祖父母之气,与嗣父所受於祖父母之气仍是一气。”
(2).犹祖公,公祖。旧时地方乡绅对本地长官的尊称。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团圆》:“公祖大人识穷天下寳,读尽世间书,还是祖父母大人看。”
《漢語大詞典》:卒长(卒長)
(1).古代军队百人为卒,其长官称卒长。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百人为卒,卒长皆上士。”管子·小匡:“乡有行伍,卒长则其制令,且以田猎因以赏罚,则百姓通於军事矣。”
(2). 太平天囯 军队中的一级长官。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军目》:“卒长管四个两司马,共管一百零四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朝田亩制度》:“或各家有事讼,两造赴两司马,两司马听其曲直;不息,则两司马挈两造赴卒长,卒长听其曲直。”
(3). 清 政府海军军官的名称。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闽粤战舰:“每战船,按五号立一伍长,二十五号立一两长,百号立一卒长。”
《漢語大詞典》:邦佐
指郡丞。州郡的副职长官。南齐书·良政传·裴昭明:“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 鸿都 之事仰累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