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5,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曾对颜(字 镜芙 号 少泉 )
金蓉镜(名 鼎元 字 养寿、学范、香严 号 子篯、甸丞、殿丞、闇伯、潜庵、香严居士、香严庵主、香严头陀、就李乡民、敬持老人 蓉镜 )
王镜寰(字 次青 )
曾继光(字 镜秋 )
彭镜泉(字 仙洲 )
苏镜潭(字 菱槎 )
叶敬常(字 梦序 号 镜民 )
李镜蓉
吴镜汀(名 熙曾 字 镜汀 号 镜湖 )
其它辞典(续上)
金镜芙曾对颜(字 镜芙 号 少泉 )
金蓉镜(名 鼎元 字 养寿、学范、香严 号 子篯、甸丞、殿丞、闇伯、潜庵、香严居士、香严庵主、香严头陀、就李乡民、敬持老人 蓉镜 )
王镜寰(字 次青 )
曾继光(字 镜秋 )
彭镜泉(字 仙洲 )
苏镜潭(字 菱槎 )
叶敬常(字 梦序 号 镜民 )
李镜蓉
吴镜汀(名 熙曾 字 镜汀 号 镜湖 )
人物简介
维基
金镜芙,顺天府通州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加光绪乙未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5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二
曾对颜,字镜芙,号少泉,琼山人。光绪丁酉举人。有《还读我书室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金蓉镜(1855年—1929年),初名鼎元,字养寿,又字学范,号子篯,后更名蓉镜,字香严,号甸丞、殿丞,又号闇伯、潜庵,晚号香严居士、香严庵主、香严头陀、就李乡民、敬持老人,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清光绪戊子举人,十五年(1889)己丑进士,历任工部铅子库都水司主事,湖南郴州、靖州直隶州知州,永顺府知府,工部窑厂监督,军机处章京。民国后,曾任浙江通志局分纂,嘉兴县农会会长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十日,同盟会湖南分会会长禹之谟,因率学生迎接革命烈士陈天华、姚宏业灵枢安葬,又领导湘乡学界反对盐捐浮收,在长沙被捕,移解靖州。时金蓉镜任靖州知州,对禹之谟施用酷刑,被割舌,遭杀害。辛亥革命前夕,辞官回嘉兴。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七日,嘉兴光复,成立嘉兴军政分府时,企图活动担任分府民政长,被革命党人抵制。民国8年(1919)太湖水患,金蓉镜等人在嘉兴发起请愿修浚太湖。同年,又筹办嘉兴城区公共阅报处,进行社会教育。9年曾呈请北洋政府对嘉兴、嘉善、平湖、祟德、吴兴、德清6县实行减赋获准。善书画,师事沈曾植,所作山水,简略荒率,不求工致,有书卷气。诗有名,亦宗沈曾植,上承秀水诗派。富藏书,卒后遗嘱将图书1364部、6228册捐于高士词(辞官回乡后,创立高士祠于南湖畔,以祭枢嘉兴历代乡贤),后转归嘉兴图书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王镜寰(1869-?),字次青,无锡人。光绪十五年乡试未中。后以助赈授同知衔候选通判。因时事日非而不仕。入民国,以诗文自娱,遇灾施赈,减租惠民。有《梅墅集》(《杏雨楼诗钞》、《梨云馆词》、《适园文存》)。
人物简介
维基
曾继光(1871年—1941年),字镜秋,四川省叙州府南溪县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彭镜泉(?~?),字仙洲,竹东横山人。晚清至日治时期人士,曾于横山设书房,讲授汉文。与同乡叶少青、刘石鸯为同窗好友。叶氏弟子蔡锦绣将彭氏《墨林书屋诗集》、叶氏《横山诗集》、刘氏《啸谷诗集》合为《海珠诗集》,并于诗前序文云:「啸谷(石鸯)天禀聪明、博闻强记,谈古今中外事,累累若贯珠焉;仙圃(少青)性豁达,胸怀大度、爱士好客,隐抱有兼善天下之志;仙洲(镜泉)倜傥不羁,潇洒风流,时有『三绝』之称。若风云际会,三人前程正未可限量,会沧海之交,愿莫之遂,乃弃儒就贾就农……」以下诗作录自民国三十七年(1948)蔡锦绣编印之《海珠诗集》。(施懿琳撰)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苏镜潭(1883?~1939),字菱槎,福建晋江人。宿儒黄鹤门人,翰林苏廷玉之后。光绪廿八年(1902)举人(一说光绪十七年举人)。曾署晋江令三载,参与创办泉州国学书院,纂修《南安县志》。泉州温陵韬社成员。书斋署名「迟香楼」,为韬社聚会场所之一。为板桥林家之戚族,诗人林小眉之表兄。日治时期曾经数度来台,旅居台北,受聘为林季丞的西席。为人豪放磊落,善诗文,骈体典丽高华,才思深挚,为时所称。常参与台北诗社联吟,与林小眉、连雅堂、苏大山等文友相酬和。大正十二年(1923)旅台期间,与林小眉酬唱,日课十诗,凡十日而各得百咏,颜曰《东宁百咏》。苏林二子才力相埒,百咏内容多咏台湾历史风俗。其诗除《东宁百咏》发行单行本〖苏镜潭《东宁百咏》,泉州:梅村诗社发行,1935年6月初版。〗 外,多刊载于台湾报纸杂志。〖参考苏镜潭《东宁百咏》,厦门大学影印本;陈泗东〈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幸园笔耕录》,鹭江出版社,2003年1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叶敬常,字梦序,号镜民,广东顺德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吴镜汀(1902-1972) 别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绍兴人,居北京。1918年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国画研究所学习,曾任国立艺专讲师, 17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从金城研习临摹古画,随金城及陈师曾赴日参加中日绘画联展。1936年升任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三十年代初,任教于京华美术学院。1954年任中央美院民族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1958年参加筹备成立北京画院,任副院长、美术编委。先后任美协北京分会书记处书记、《美术》编委、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理事、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等。能诗词。有《吴镜汀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