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吴山(字 镇国 号 麟坡、迥坡 )
庾元镇
李继和(字 周叔 )
真武(别称 玄武、真武灵应、真武帝君 尊号 镇天真武灵应祐圣帝君 )
赵元俨( 荣王、端王、定王、镇王、孟王、荆王 恭肃 )
王仲宝(字 器之 )
刘兼济(字 宝臣 )
范镇(世称 长啸公 字 景仁 蜀郡公 忠文 )
毛维瞻(字 国镇 )
杨文广(字 仲容 )
章岷(字 伯镇 )
王安石(世称 王荆公、拗相公 荆公、荆国公、舒国公、舒王 别称 獾郎 字 介甫 号 半山 文 )
李镇
高遵裕(字 公绰 )
其它辞典(续上)
汪镇卿吴山(字 镇国 号 麟坡、迥坡 )
庾元镇
李继和(字 周叔 )
真武(别称 玄武、真武灵应、真武帝君 尊号 镇天真武灵应祐圣帝君 )
赵元俨( 荣王、端王、定王、镇王、孟王、荆王 恭肃 )
王仲宝(字 器之 )
刘兼济(字 宝臣 )
范镇(世称 长啸公 字 景仁 蜀郡公 忠文 )
毛维瞻(字 国镇 )
杨文广(字 仲容 )
章岷(字 伯镇 )
王安石(世称 王荆公、拗相公 荆公、荆国公、舒国公、舒王 别称 獾郎 字 介甫 号 半山 文 )
李镇
高遵裕(字 公绰 )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字镇国,号麟坡。官宣州通判。工诗词。全宋诗
吴山,字镇国,号迥坡,休宁(今属安徽)人。官宣州通判。有《麟坡集》,已佚。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六、八。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0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周叔。李处耘子。以荫补供奉官,三迁洛苑使。真宗咸平中,筑镇戎军城,知其军。领平州刺史,兼泾、原、仪、渭钤辖。咸平五年,杀卫埋族于天麻川,陇山外诸族皆恐惧内附。习武艺,颇知书,好谈方略,然御下甚严酷。全宋文·卷一九五
李继和(九六三——一○○八),字周叔,上党(今山西长治)人,继隆弟。少以荫补供奉官,三迁洛苑使。淳化后,常从继隆至边,每令入奏机事。咸平中领平州刺史,兼泾原仪渭钤辖。咸平五年,领兵杀卫埋族于天麻川。六年,出为并代钤辖。终端州防禦使,大中祥符元年卒,年四十六。《宋史》卷二五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玄武。相传为净乐国王太子。生而神灵。及长,志除邪魔。遇紫虚玄君授以道秘,遂越东海。又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居四十二年功成。道教奉之为本教神。本号玄武,宋真宗大中祥符间,因避讳改为真武,尊号为“镇天真武灵应祐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三三《云麓漫钞》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5—1044 【介绍】: 宋宗室,太宗第八子。太宗特爱之,期以年二十始就封,故宫中称为“二十八太保”。真宗即位,数加恩命,累封荣王。坐侍婢纵火,延燔禁中,降封端王。仁宗亲政,益加尊宠,拜太师,累授荆南、淮南节度大使,历封定王、镇王、孟王、荆王。性严毅,喜聚书,好为文辞,颇善二王书,工飞白。卒谥恭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密州高密人,字器之。为章丘县尉,以捕盗功累迁并、代州钤辖。元昊寇延州,仲宝率兵击败其将领于长鸡岭,除泾原路总管、安抚副使。时武将朱观从任福讨西夏,兵败好水川,仲宝率兵救之,独与观力战得还。后除左屯卫大将军,致仕卒。全宋文·卷三九二
王仲宝(?——一○四七),字器之。密州高密(今山东高密)人。以捕盗功迁西班殿直,为镇、定、保、深、永宁、天雄六州军巡检,徙河北西路提举捉贼。天圣初,知镇戎军,改供备库副使。会宋师大败于好水川,仲宝将兵解别将朱观之围,徙环庆路副都总管,知庆州,兼本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后以磁州防禦使知代州,除左屯卫大将军致仕。庆历七年三月卒。见《宋史》卷三二五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字宝臣。刘平弟。以父荫补三班奉职。任襄州兵马监押,汉江暴涨,亲涉水率众捍城。累迁鄜延路兵马都监,徙知笼竿城。西夏侵边,兼济以千余兵击败其数万众。以兄战没,特授内殿崇班。历知原、宁、鄜、冀、惠、雄、忻诸州,官终管勾三班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89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景仁。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第一。累官知谏院,尝连上十九章劝仁宗立嗣,因罢谏职,改集贤殿修撰。英宗即位,迁翰林学士,旋出知陈州。神宗立,复为翰林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遂致仕。哲宗时,起为端明殿学士,提举崇福宫。累封蜀郡公。卒谥忠文。尝与修《新唐书》、《仁宗实录》,著有《范蜀公集》、《东斋记事》等。全宋诗
范镇(一○○八~一○八九),字景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宝元元年(一○三八)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二),调新安主簿。召试学士院,授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擢起居舍人、知谏院,改集贤殿修撰,纠察在京刑狱,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英宗立,迁翰林学士。明年,出知陈州。神宗即位,召复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熙宁三年(一○七○)以户部侍郎致仕。哲宗立,起提举中太一宫兼侍读,恳辞不就,改提举崇福宫。数月复告老,再致仕,累封蜀郡公。元祐三年闰十二月卒,年八十一。谥忠文。有文集百卷,已佚。事见宋韩维《南阳集》卷三○《忠文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范镇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九《范蜀公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全宋文·卷八六二
范镇(一○○八——一○八八),字景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宝元元年进士及第,调新安主簿,累擢起居舍人、知谏院,言事务引大体。仁宗无子,镇连上十九章请立嗣。乃罢知谏院,改集贤殿修撰,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判太常寺,出知陈州。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反对王安石变法,以户部侍郎致仕。哲宗立,拜端明殿学士,起提举宫观,欲以为门下侍郎,固辞,复告老,累封蜀郡公。元祐三年闰十二月卒,年八十一,谥忠文。有文集百卷,又著《东斋记事》十卷(今有辑本)等。见韩维《范公神道碑》(《南阳集》卷三○),苏轼《范景仁墓志铭》(《东坡集》卷三九),《宋史》卷三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衢州西安人,字国镇。仁宗朝进士。以诗名,与赵抃同邑相得,为山林之乐。神宗元丰三年,知筠州,政平讼理。时苏辙谪筠州,相与唱和。有《凤山八咏》、《山房即事十绝》。全宋诗
毛维瞻(一○一一~?生年据《清献集》卷四《次韵张侨庆毛维瞻得谢》自注推算),字国镇,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以上殿劄子误用字及不如式,由开封府推官罢为提举洞霄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元丰三年(一○八○),知筠州(《栾城集》卷二三《筠州圣祖殿记》)。曾与苏辙、赵抃唱和。《两浙名贤录》卷四六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九九二
毛维瞻(一○一一——?),字国镇,苏门词人毛滂之父。衢州江山(今浙江江山)人。庆历二年进士。庆历中为缙云县尉,皇祐中为义乌令。熙宁中任开封府推官、度支郎中。八年,罢为提举洞霄宫,与致仕还乡之赵抃相友善,为山林之乐。元丰三年以朝请大夫知筠州,与谪监筠州酒税之苏辙多所唱和。五年致仕。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九,《栾城集》卷二三、二四,雍正《广西通志》卷七○,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三,道光《东阳县志》卷一○,《括苍金石志》卷三,《宋诗纪事》卷一五,《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 【介绍】: 宋麟州人,字仲容。杨延昭子。初官殿直。范仲淹宣抚陕西,擢置麾下。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英宗治平中升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神宗熙宁元年筑筚篥城,击退西夏兵。历官定州路副都总官、步军都虞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徙居镇江,字伯镇。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两浙转运使、苏州知州等职,皆有政绩。官终光禄卿。性刚介,工诗,范仲淹尝称其诗真可压倒“元白”。全宋诗
章岷,字伯镇,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徙镇江(今属江苏)。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八)。官平江军推官(《吴郡志》卷一二)。庆历四年(一○四四)为江州通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三)。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知越州,四年移知福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今录诗六首。全宋文·卷四七八
章岷(一作珉),字伯镇,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徙镇江(今江苏镇江)。天圣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吴郡从事。庆历中为太常丞,以王尧臣等荐,充集贤校理。降通判江州。累迁兵部郎中、太常少卿、直秘阁。英宗、神宗朝,历知越、福、苏等州,为两浙转运使。见《吴郡志》卷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三、《范文正公奏议》下、《韩南阳集》卷七《章岷可太常少卿制》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1—1086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小字獾郎,号半山。王益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七年,知鄞县,兴修水利,贷谷于民,严整保伍,治绩卓著。历舒州通判、知常州。嘉祐三年,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主张变法改革、培养人才,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与神宗意合,乃设置三司条例司,理财整军,力谋富国强兵。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又改革科举、学校制度。七年,因遭司马光、文彦博、韩琦等强烈反对,罢相,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元丰三年,封荆国公。卒谥文。提倡新学,曾与子雱及吕惠卿重释《诗》、《书》、《周官》,为《三经新义》;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主历史变化之说,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政治抱负,风格雄健峭拔,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临川集》,一名《王文公文集》,又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老子注》辑本。全宋诗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历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为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为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为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为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谥文。著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著《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为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为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證,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为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为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词学图录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封舒国公,改封荆国公。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全宋文·卷一三六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庆历二年进士及第,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朝历官至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拜参知政事,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势力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三年改封荆国公。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绍圣中,谥曰文。崇宁三年,追封舒王。安石善属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百卷传世。另著有《三经新义》(已佚,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字说》等。《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镇,武进(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清康熙《常州府志》卷一七)。官奉议郎。有《天潜集》,已佚(同上书卷二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2或1026—1085 【介绍】: 宋亳州蒙城人,字公绰。高琼孙。以父任累迁镇戎军驻泊都监。神宗即位,以与夏人交涉得体,擢知保安军。熙宁初,为秦凤路安抚副使,知通远军,累败羌兵,攻取武胜城,建为镇洮军,受命知军事。从王韶取岷州,加岷州刺史。羌人围河、岷二州,力战败之。进团练使,知熙州。坐事连黜知淮阳军。元丰中,与诸路讨夏国,坐不用刘昌祚计贬郢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主管中岳庙。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高遵裕(一○二六—— 一○八五),字公绰,亳州蒙城(今安徽蒙城)人,忠州节度使琼之孙。以父任累迁供备库副使、镇戎军驻泊都监。神宗即位,擢知保安军,为秦凤路安抚副使,知通远军、镇洮军。寻为熙河路总管,进西上閤门使。历知熙、颍、庆州,坐事贬淮阳军。元丰四年复知庆州,又节制泾原兵,并力攻灵州,失利,贬郢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复右屯卫将军。元丰八年八月卒,年六十。《宋史》卷四六四《外戚传》中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