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彭城人,徙居开封。字君锡,一作公锡。刘美孙。四岁授内殿崇班,年十二始听出外。喜读书,通晓兵法,勇力过人。历知泾、代二州,累迁邕州观察使、步军副都指挥使。善画鸟兽虫鱼,兼工道释人物。卒谥壮恪。
全宋诗
刘永年(?~一○八四),字君锡,一作公锡,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真宗刘皇后侄孙。仁宗爱之,生四岁,授内殿崇班,年十二始听出外。累迁至单州团练使、永兴军路总管,知泾、代二州。英宗立,迁邕州观察使、步军副都指挥使。神宗元丰七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三)。谥庄恪。善绘鸟兽虫鱼及道释人物。《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如皋人,字孝先。读书勤苦,精熟诸子百家。父早丧,奉母至孝。
全宋诗
丁天锡,字孝先,如皋(今属江苏)人。博学能文,父早卒,奉母至孝。其母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卒,年九十。事见清乾隆《如皋县志》卷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无愧。赵良规子。第进士。知武强县,历开封府推官。哲宗时擢给事中,论蔡确、章惇有罪不宜复职,苏轼宜留在朝。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后随人俯仰,遇贾易劾苏轼题诗怨谤,亦附而诋之。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卒年七十二。
全宋诗
赵君锡(一○二八~一○九九),字无愧,洛阳(今属河南)人。举进士,知武强县。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权检详枢密院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三五),徙大宗正丞,改宗正丞,历开封府推官。哲宗元祐初,迁司勋右司郎中、太常少卿,擢给事中。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以吏部侍郎、天章阁待制出知郑陈澶三州、河南府、应天府。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元符二年卒(同上书卷五○六),年七十二。事见《宋史》卷二八七《赵安仁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五
赵君锡(一○二八——一○九九),字无愧,良规子。以父任授将作监主簿,复举进士,以亲故不愿仕。父亡,调知武强县。司马光编《历代君臣事迹》,辟为同修。徙知大宗正丞、改宗正丞,同知太常礼院、开封府推官。元祐初自太常少卿擢给事中,进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初称苏轼之贤,后附贾易,诋轼,宣仁后斥其「全无执守」,遂降知郑、陈、澶三州及河南应天府。绍圣中贬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元符二年卒,年七十二,谥文定。见《东都事略》卷四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高斯得《跋赵文定公君锡行实》(《耻堂存稿》卷三),《宋史》卷二八七《赵安仁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宜兴人,字君赐,一作君贶。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博贯群书,通阴阳图纬星历之学。累官知德兴县。苏轼爱其贤,以姊之女妻之,每至宜兴,即寓其家。
全宋诗
单锡,字君赐(《东坡全集》卷九一《祭单君贶文》作君贶),宜兴(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知江西德兴县(清同治《德兴县志》卷八)。尝修《宜兴风土记》。苏轼以女兄之子妻之。事见清光绪《重刊宜兴县旧志》卷八。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095 【介绍】: 宋濮州鄄城人,字孝锡。以荫为泉州司户参军。神宗熙宁初,以河西令上书言政,王安石引置条例司,数与论事,荐充审刑详议官。后为大理正,以忤安石罢归。哲宗初,范纯仁等交章荐之,除河北转运判官。累官权兵部侍郎。好《》、《中庸》,兼习老、庄、释氏之学。有诗文奏议。
全宋诗
杜纯(一○三二~一○九五),字孝锡,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人。以荫为泉州司法参车。神宗熙宁初王安石荐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审刑详议官。韩绛为相,充检详三司会计。安石再相,出监池州酒,久之为大理正。哲宗元祐初除河北转运判官。召为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擢侍御史,改右司郎中。寻知相州、徐州,徙陕西转运使。还,拜鸿胪、光禄卿,权兵部侍郎。谢病,以集贤院学士提举崇福宫,改修撰。绍圣二年卒,年六十四。有诗文奏议二十卷,已佚。事见《鸡肋集》卷六二《杜公行状》,《宋史》卷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一七二二
杜纯(一○三二——一○九五),字孝锡,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人,杜彭寿子。以荫入仕,为泉州司法参军,河西令。熙宁中官至光禄寺丞、枢密院检用官。元丰中累迁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侍御史,改右司郎中,出知相州。以朝奉郎知徐州,为淮南路转运使,旋改陕西路转运使。还,授鸿胪卿,转光禄卿。元祐七年权兵部侍郎。谢病,以集贤院学士提举崇福宫,改修撰。绍圣二年九月卒,年六十四。入元祐党籍。所著有诗文、奏议二十卷。见《鸡肋集》卷六二。《宋史》卷三三○有传。
解师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二三
解师锡,神宗时人。熙宁时为兵器监官,勾当皮角四场库。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五之一四。
郭之美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三二
郭之美(一○三六——一○六五)字君锡,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祐元年进士,历蕲春、淮阴尉、梧州司户参军,惠州转运使等,官至尚书屯田员外郎,治平二年卒,年三十。有《罗浮山记》一卷。见《郭公墓志铭》(《蔡忠惠集》卷三六)。
胡锡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钱塘人。神宗熙宁、元丰间,以画道释像著名。
任泽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天锡。濮王仙游夫人母弟。英宗入继大统,召授西头供奉官。神宗时拜嘉州刺史。起家田里,虽际会恩宠,能自安绳检。卒谥恭僖。
全宋文·卷二五七○
任泽,哲宗绍圣时乡贡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伯修,号闲乐。神宗熙宁间进士。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上言时政,帝善其言。以反对进士习律,出知宿迁县。哲宗元祐初,用苏轼荐,为秘书省校书郎。徽宗立,拜殿中侍御史,上疏为司马光讼冤,又论蔡京等为国之深患,请逐之于外。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籍,监衡州酒税,又削官置郴州。与陈瓘齐名,时号“二陈”。有文集。
全宋诗
陈师锡,字伯脩,时称閒乐先生(《庄简集》卷一六《閒乐先生奏议序》),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民国《建阳县志》卷七)。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哲宗元祐初,为秘书省校书郎,加秘阁校理,提点开封县镇。罢知解州,历知宣州,苏州。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俄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籍安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三一
陈师锡,字伯修,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熙宁进士。调昭庆军掌书记,郡守苏轼器之,倚以为政。知临安县,为监察御史。出知宿迁县。元祐初,以苏轼荐,入为秘书省校书郎,迁工部员外郎,加秘阁校理,提点开封县镇,罢知解州。以考功员外郎知宣州、苏州。徽宗立,召拜殿中侍御史,改考功郎中,出知颍、庐、滑三州。坐党论,监衡州酒,又削官置郴州,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向(一○五二~一○八三),字梦锡,南城(今属江西)人。数岁而喜读书,既冠举进士不第。神宗熙宁中,解《》、《孟子》合四十万言。再试不第。元丰六年病卒,年三十二。七年,其友吕南公为之釐定文百七篇成五卷,并撰序言。其集已佚,事见《灌园集》卷八《王梦锡集序》及《江西诗徵》卷一○。
全宋文·卷一七八二
王向(一○五二——一○八三),字梦锡,建昌军南城(今江西南城)人。熙宁中解《》、《孟子》合四十万言。元丰六年卒,年三十二。见吕南公《王梦锡集序》(《灌园集》卷八),正德《建昌府志》卷一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仲锡。曾公亮从子。哲宗元祐中,累官水部员外郎。河决内黄,奉诏行视,疏苏村,凿巨野,导之北流,纾澶、渭、深、瀛诸州之害。迁都水使者,治洛水,消除水患。累官户部尚书,罢知杭州。历知成德军、太原府。卒年六十。
全宋文·卷二五六九
曾孝广,字仲锡,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公亮从子。元丰末为北外都水丞。元祐中,出通判保州。久之,复都水丞。元符初为水部员外郎,以导河北流功迁都水使者。出为陕西、京西转运副使,擢户部侍郎,进尚书。崇宁四年,罢为天章阁待制、知杭州,徙知潭、郓、饶、广州,历成德军、太原府。复故职而卒,年六十。有文集二十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二五、方域一五之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一五、五一九,《宋史》卷二○、二○八及三一二本传,《北宋经抚年表》卷二、三、四、五。
黄忱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二四
黄忱,字君锡,元符间为桂州兼将。
璩锡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八六二
璩锡,元符时长子县(今山西长子)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第进士。哲宗元符中累官鸿胪卿。每上朝,帝虚己咨问,贶据经而对,多见嘉纳。为梓州转运使,提押西川四十五州,颇有佳绩。徽宗崇宁三年,坐议弃湟州,贬监抚州酒税,入党籍。五年,复为朝散郎。
全宋诗
都贶,字君锡,陵川(今属山西)人。以明经登第。哲宗时官朝请大夫、鸿胪少卿。出为梓州转运使。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坐议弃湟州,降授承议郎,权发遣坊州,再贬监抚州酒税,入党籍。后五年复朝散郎。佞佛,为圆通旻禅师法嗣。事见《元祐党人传》卷四、《五灯会元》卷一八、《万姓统谱》卷一三、清光绪《陵川县志》卷二一。
全宋文·卷二七八八
都贶,陵川(今山西陵川)人。登进士第,元符元年官承议郎,三年为金部员外郎,迁至鸿胪卿。拜梓州转运,提押西川四十五州,多著美绩。为陕西转运判官。崇宁三年坐议弃湟州,降授承议郎,权发遣坊州。再贬宣德郎,监抚州酒税,入党籍。五年叙复朝议郎。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五、职官六八之九、食货五六之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四,《宋史》卷一八○,光绪《山西通志》卷六五、一四六,《元祐党人传》卷四。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问圆通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当如何凑泊。通曰。全身入火聚。贶曰。毕竟如何晓会。通曰。蓦直去。贶沉吟。通曰。可再吃茶么。贶曰不必。通曰。何不恁么会。贶遂契旨曰。元来太近。通曰。十万八千。贶占偈曰。不可思议是大火聚。便恁么去。不离当处。通曰。咦。犹有这个在。贶乞再示。通曰。便恁么去。铛是铁铸。贶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