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龚锡圭(?一1928),字成卿,一字竞立,号笑狂。清末民国间无锡人。年24入邑庠。屡试未售。辛亥革命后从同学、江苏都督庄蕴宽任幕僚长。嗣以宦海风波险恶挂冠归隐,绝意仕进。著有《竞立斋诗》。
丁锡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丁锡祜,山东省莱州府潍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9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黄锡麟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锡麟,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61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陈蜕,(1860-1913),本名陈范,原籍湖南省衡山,生于江苏阳湖(今常州)。原名彝范,晚年更名蜕,字叔柔、蜕庵,号梦坡,退僧退翁,别号有梦通、忆云、锡畴、瑶天等。是一位精通诗文的清末报人。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吕汝诚(1860~1929),名松年,字汝诚,又字鹤巢、赓馥,号锡圭。神冈三角仔吕炳南三子。光绪年间廪生。家豪富,购书两万馀卷,筑筱云轩藏之。师事吴子光。与其兄吕汝玉、吕汝修合称「海东三凤」。乙未割台后,于明治二十八年(1895)担任葫芦墩保甲局,明治三十年(1897)授绅章,并任三角仔区区长,在职五年。 作品收录在《海东三凤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其中《海东三凤集》,据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称,系吕氏三兄弟合著,光绪十五年(1889)于北京刊行,由许南英、丘逢甲作序,吕汝诚之子吕伯先担任校刻,计四卷,惜今已不可见。民国七十年(1981)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吕氏兄弟残稿,是否即《海东三凤集》,难以判定,后仍以《海东三凤集》名义梓行。该书所收录者共有四个部分:《海东三凤集》、《餐霞子遗稿》、《竹溪唱和集》、《草庐居文稿》。其中《海东三凤集》多为试帖诗,作者虽系吕氏兄弟,但逾半数的诗作未署名。书中所收诗多有重复,排版偶见错简,应非光绪十五年之梓行本。《竹溪唱和集》则为光绪七年(1881)吕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台南时的唱和之作。以下作品辑录自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出版的《海东三凤集》、《竹溪唱和集》,以及馆森鸿、尾崎秀真合编的《鸟松阁唱和集》。
钟锡璜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钟锡璜,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二甲80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黄锡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锡朋,江西省南康府都昌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参加光绪癸卯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8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蔡启华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蔡启华(1864~1918),字培苑,又字君锡〖编者按:蔡启华未以字行,「字君锡」此条资料,仅见于1907年馆森鸿、宇野秋皋《竹风兰雨集》〈韩信〉诗题下。〗,清大稻埕(今台北市)人。祖籍福建惠安县,幼随父渡台。其父以讲学为业,蔡启华随侍读书,于诗文一道,颇有心得。乙未割台,充任大稻埕公校汉文教师,其后又任总督府学务课员。大正二年(1913)加入瀛社,与诗友唱和不辍。长子蔡玉麟国语学校乙科师范部毕业,曾任大稻埕公学校训导,大正五年(1916)偕次弟玉鹤东渡留学,就读明治大学法科。大正七年(1918)蔡启华拟举家久居日本,未料宿疾发作,在京医治无效。匆遽归台,旬馀竟殁。〖参考《台湾日日新报》,「瀛社例会补志」,1913年11月13日,第六版;林正三《瀛社会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生平诗作多发表于《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及《台湾教育会杂志》。
秦锡圭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秦锡圭(1864年—1924年),字镇谷,号介侯,晚号见斋。江苏省上海县陈行乡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30岁时,秦锡圭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山西寿阳县知县。任内为杜绝该县民众溺毙女婴的现象,创设保婴局,给贫民生孩子提供补助,并撰写《保婴歌》广泛在城乡刊发。他还拿出原准备为父母作寿的钱来修寿阳县西部要罗山的道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两宫西狩,他嘱咐清徭局的绅董多设分局以储备刍粮平价售出,并要各乡办团练。任寿阳县知县三年后,因教案而蒙冤被免职,戍凉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甘肃学政聘其襄校试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陕甘总督委托其赴上海购买学堂应用书籍,并考察铜圆行使、纸币制造情况。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陕甘总督委托其办理陕甘总督府文案及土药统捐局文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兼任官银钱局坐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兼任赈务局坐办,经理西路提运仓粮事务。宣统元年(1909年),受委托到江鄂各省考察商务。宣统三年(1911年)经外务部核准,秦锡圭的冤案获得平反,官复原职。中华民国成立后,秦锡圭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院议员,当时他发誓“不入政界,不受党派津贴及其他非法取得的金钱”。此后,他在第一届国会前后三期常会以及广州非常国会时期都担任参议院议员。在第一届国会最终结束前半年,1924年秦锡圭逝世,享年61岁。
邱锡熙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邱锡熙(1864~1928),字缉臣,嘉义县人,晚清明经。自幼习经史,轻名物,恶媚骨,有诗自云:「少年文字早惊人」,可见其文章性情。光绪十六年(1890),以台湾府学教授身分监督重刊余文仪编《续修台湾府志》。乙未内渡后,居漳州海澄,后转徙于越南、爪哇、缅甸,晚年寓居沪上。生平著作有诗稿五册,由朴子黄鸿翔点校,惜《越南吟草》等四册于文革中亡失,仅馀《丙寅留稿》。王作人谓其诗:「抒其豪迈之气,吐朗朗之音,缀之而为诗,使人读之惊异。」黄鸿翔则谓其:「诗宗剑南,直抒胸臆,于世道人心,深寄感喟;而乐天安命之怀,辄流露于其间,则又与香山之旨相近。虽不拘格律,不加雕饰,与夫刻意求工者有别,其真意自不可没也。」今邱氏作品据《丙寅留稿》编校。〖此诗稿乃王作人将之与其女公子邱韵香《绣英阁诗钞》合刊,1989年由东山图书馆发行。书前有叶国庆、黄鸿翔序,及邱氏〈自题墓志铭〉。〗〖编者按:据《台湾日日新报》,1928年9月16日,黄服五〈哭岳叔邱锡熙先生〉诗,确认其卒年;《漳州市志》谓邱氏生于1863年,卒于1927年,误。〗(江宝钗撰)
童锡焘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童锡焘,湖南省宁乡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136名;殿试登进士二甲53名,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锡嘏 朝代:清末民国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锡嘏(1864年7月5日—1923年),同治三年六月初二日亥时-民国十二年),字伯纯,号子常。清朝远支宗室左翼正蓝旗第八族溥字辈。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顺天宗室乡试举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科第二甲第七十一名进士出身。五月,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四年(1898年)正月,署理正白旗官学管学官。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五年(1899年)正月,改署理镶白旗官学管学官。二十六年(1900年)十一月,因八国联军之役善后,以编修协办翰林院事。十二月,充国史馆协修官。二十七年(1901年)以编修充功臣馆纂修官、庶常馆提调,办理翰林院事。二十八年(1902年)以编修充宗室觉罗八旗小学堂提调官。五月,充编书处提调官。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京察一等,奉旨以四五品京堂候补。十一月,充任日讲起居注官。三十年(1904年)迁翰林院侍讲。三十二年(1906年)京察一等,奉旨以四五品京堂用,食俸二年三个月。四月二十日,以侍讲授山西提学使。三十三年(1907年)九月,以提学使改署理山西布政使。三十四年(1908年)二月,回任山西提学使。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召京。其后履历不详。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杨锡章(1864-1929) 松江人。南社社员。身后门人印其手写词稿名《杨了公先生墨宝》。
人物简介
杨锡章(1864-1929),字几园,又字子文、至文,号了公、蓼功、了王、紫雯、乳燕。室名藕斋。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早年中秀才,从地方宿儒杨葆光学诗、古文辞,研究训诂,习书法。擅长行草书,于苍劲中见秀挺,往往鬻书自给。著作颇多,不自收拾,仅有《梅花百咏》、《杨了公先生墨宝》及与姚鹓雏合著的《佛学》传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锡如(1866~1928),本名天赐,字钟灵,别号近市居士,晚号紫髯翁。清澎湖马公人。曾从文石书院山长俞秉文学,继入闽县,以监生赴闱试,不第。日人治台后,欲授以澎湖厅参事之职,辞而不受。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发生「二次革命」,陈锡如慨然投笔从戎,远赴长江南北,后被捕受困于上海制造局。脱困后致力于教育工作,以保存汉文。明治四十四年(1911)曾创「澎瀛吟社」于澎湖文石书院〖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云:「西瀛吟社的前身乃陈锡如首创于文石书院的澎湖诗社。」然,据《台湾日日新报》,「词林」栏,有「遥祝澎瀛吟社成立」的报导,刊在1911年5月2日第一版,可见首创诗社应为「澎瀛吟社」。 〗 ,因日人干预而停办。其后复与地方仕绅蔡汝璧、陈梅峰等广招澎湖文士陈鉴堂、吴尔聪、蔡锡三、鲍迪三等重整,易名为「西瀛吟社」,以诗文奖励后进。大正九年(1920)应高雄旗津青年团之聘,担任汉文夜学讲师,在旗津富商叶宗祺宅,成立「留鸿轩书房」,教授汉文,并集结门下弟子成立「旗津吟社」。大正十四年(1925)陈氏澎湖女弟子于留鸿轩成立「莲社」,为全台第一个闺秀诗社。次年(1926)又集澎湖后辈文人组「小瀛吟社」;昭和二年(1927)应陈皆兴之邀,在高雄苓雅寮传授汉文,并主持「苓洲吟社」。终其一生致力,陈锡如皆致力于汉学之推广;创立多个诗社,并倡女学,及门弟子除陈皆兴、王天赏等名士外,尚有蔡旨禅、蔡月华、蔡锦云等女诗人。〖参考《澎湖县志‧人物志》,马公:澎湖县文献委员会,1972年,页61;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高雄:中山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3年;胡巨川〈陈锡如的从军史〉,《? 石》,澎湖县文化局季刊第34卷,2004年3月,页50至59;胡巨川〈陈锡如的澎湖诗〉,《? 石》,澎湖县文化局季刊第25卷,2004年12月,页70至82;胡巨川〈陈锡如与其「留鸿轩诗文集」〉,《南台文化》第4卷,高雄:南台湾文史工作室,2001年12月,页31至41。 〗 陈锡如作品有《留鸿轩诗文集》,昭和二年(1927)由高雄苓洲吟社出版,集分上中下卷,上中卷为文,下卷收诗作,并附女弟子诗钞。陈氏个人诗作共二五七题,四一六首,按照古风、排律、律诗、绝句等体裁排列编辑。今即据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余美玲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王锡玙,字素风,号半野,清末民国初无锡人。国学生,著《卧云文集》,《泄怀诗草》,有《蛰园诗稿》。编辑水鹤书集,光绪丙午协修本宗支谱,配秦巷医士秦公丽卿次女。后配吴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