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黑锡(黑錫)
铅的别名。 宋 窦革 酒谱·性味引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记》:“酒之酸者可变使甘,酒半斗,黑锡一斤半,令极热投中,半日可去之矣。”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铅:“铅易沿流,故谓之铅。锡为白锡,故此为黑锡。”
分類:
《漢語大詞典》:阿锡(阿錫)
亦作“ 阿緆 ”。
《漢語大詞典》:阿緆
见“ 阿锡 ”。
《分类字锦》:锡花(锡花)
砚笺铜雀瓦验有三:锡花、雷布、藓疵是也。
分类:砖瓦
《漢語大詞典》:赏锡(賞錫)
赏赐。魏书·元徽传:“又吝惜财用,自家及国。於是有所赏锡,咸出薄少,或多而中减,与而復追。”隋书·杨素传:“前后赏锡,不可胜计。”旧唐书·元行冲传:“ 贞观 中, 魏徵 因 孙炎 所修,更加整比,兼为之注,先朝虽厚加赏锡,其书竟亦不行。”
分類:赏赐
《漢語大詞典》:锡环(錫環)
锡杖杖首的圆环。摇杖可振环发声。 唐 陆龟蒙 《寒日逢僧》诗:“瘦脛高褰梵屧轻,野塘风劲锡环鸣。”
《分类字锦》:锡鸾(锡鸾)
左传:锡鸾和铃,昭其声也。注锡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在旂,动皆有鸣声。释文:锡音杨,马面当卢。疏正义曰:郑元巾车注云:锡,马面当卢,刻金为之,所谓镂钖也。诗笺云:眉上曰锡,刻金饰之,今当卢也。然则锡在眉上,故云在马额也。诗称輶车鸾镳,知鸾在镳也。镳在马口两旁,衡在服马颈上。鸾、和亦铃也。以处异,故异名耳。
《漢語大詞典》:锡卓(錫卓)
(1).植立锡杖。传说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禅杖下端触地,有泉水涌出。 宋 唐庚 《卓锡泉记》谓 南朝 梁 景泰禅师 植立禅杖于 罗浮 宝积寺 而有 卓锡泉 , 宋 苏轼 《卓锡泉铭并叙》谓六祖 慧能 植立禅杖于 曹溪 而有 卓锡泉 ,明一统志谓 大鉴禅师 植立禅杖于 大庾岭 云封寺 东而有泉水涌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余忆 甘泉 之名,旧志有之,而唧唧细流实溢於岭上,或僧疏引至此,不为无功;若神之如锡卓龙移,则不然也。”
(2).谓佛教徒居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怜奴锡卓京华,本拟偕完果諦,奈彼槎浮 楚 水,堪悲又隔风尘。”参见“ 卓锡 ”。
《漢語大詞典》:卓锡(卓錫)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元 张伯淳 《楞伽古木》诗:“ 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师卓锡 岑山 ,苦心实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 五臺 ,一卓锡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骈字类编》:大锡(大锡)
吴少微为桓彦范谢男授官表:鸣玉以相,建土,而王大锡崇荣,斯亦极矣。
《漢語大詞典》:伫锡(佇錫)
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 明 陈子龙 《游云栖寺作》诗:“昔圣开宝地,佇锡此何年。”参见“ 住锡 ”。
《漢語大詞典》:住锡(住錫)
谓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远远望见一座寺,倘清净可居,老僧在此住锡。” 明 汪廷讷 《狮吼记·住锡》:“精舍何缘得暂过,禪师住锡爱烟萝。”
《骈字类编》:竹锡(竹锡)
唐 皎然 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纵 闲持竹锡深看水,懒系麻衣出见人。
《骈字类编》:锡水(锡水)
水经注:湘水乂北径锡口戍东,又北,左派谓之锡水,西北流,径锡口戍北。
《韵府拾遗 寒韵》:锡官(锡官)
范梈诗:天子念缝掖,锡官颇静便。
《漢語大詞典》:降锡(降錫)
赐予。《隋书·礼仪志一》:“天地灵祇,降锡休瑞,镜发区宇,昭彰耳目。”
分類:赐予
《漢語大詞典》:朋锡(朋錫)
谓赏赐重厚。语本《诗·小雅·菁菁者莪》:“锡我百朋。” 明 张居正 《服阕谢降敕召见赐衣带金器疏》:“祗佩袞辞之蔼鬱,重永朋赐之駢蕃。”
分類:赏赐
《漢語大詞典》:锡年(錫年)
谓上天赐予的年祚。 唐 张九龄 《贺衢州进古铜器表》:“鱼为龙象,既彰受命之元;铭作久文,更表锡年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