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30
词典
3
分类词汇
427
共427,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防萌
讹缺
顺非
讹误
司非
私过
坦白
警告
豕亥
狂泉
荒谬
更正
养非
谬论
谬种
《漢語大詞典》:
防萌
谓消弭错误、祸患于萌芽状态。 汉 王符
《
潜夫论·浮侈
》
:“忧之劳之,教之诲之,慎微防萌,以断其邪。”
《后汉书·丁鸿传》
:“若勑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
:“故 孔子 发愤作
《
春秋
》
,大乎居正,復制
《
孝经
》
,广陈德行。杜渐防萌,预有所抑,是以 老氏 絶祸於未萌,岂不信邪!”
分類:
消弭
错误
祸患
萌芽
状态
《漢語大詞典》:
讹缺(訛缺)
亦作“ 讹闕 ”。亦作“譌缺”。 错误、残缺。
《
新唐书·艺文志序
》
:“自六经焚於 秦 而復出於 汉 ,其师传之道中絶,而简编脱乱讹缺,学者莫得其本真,於是诸儒章句之学兴焉。”一本作“ 讹闕 ”。 宋
陆游
《跋六一居士集古录跋尾》
:“及再得之,纔相距数年,讹闕已多,知古人欲传远者,必託之金石,有以也夫!” 元
袁桷
《陆道士墓志铭》
:“盖其传受讹缺,浮靡恣荡,摄思握神,罔不知所以。” 清
朱圭
《〈雁门集〉序》
:“ 露萧 农部慨然念其先世刻板之取於六丁也,乃就流传诸本考证譌缺,将重刻之,而质之於予。”
分類:
错误
残缺
《漢語大詞典》:
顺非(順非)
沿袭错误。 清
梁绍壬
《
两般秋雨盦随笔·者这
》
:“者回、者番、者般、者边、者箇,者之为言此也。今改作这字,这乃鱼战切,迎也。 郭忠恕
《佩觿集》
云:‘以迎这之这,为者回之者,其顺非有如此者。’”参见“ 顺非而泽 ”。
分類:
沿袭
错误
《漢語大詞典》:
顺非而泽(順非而澤)
顺从错误言行且加以润饰。
《
礼记·王制
》
:“学非而博,顺非而泽。” 孔颖达 疏:“顺非而泽者,谓顺从非违之事,而能光泽文饰。”
《
荀子·宥坐
》
:“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五曰顺非而泽。” 王先谦 集解:“泽,有润泽也。”
《
新唐书·窦群柏耆等传赞
》
:“ 孔子 所谓‘顺非而泽’者歟,‘利口覆邦家’者歟! 耆 掩众取功,自速其死,哀哉!” 严复
《救亡决论》
:“乡壁虚造,顺非而泽,持之似有故,言之若成理。”
分類:
顺从
错误
言行
行且
润饰
《國語辭典》:
讹误(訛誤)
拼音:
é wù
错误。南朝梁。武帝〈立选簿表〉:「谱谍讹误,诈伪多绪。」《聊斋志异。卷二。婴宁》:「但念无以阶进;欲呼姨氏,顾从无还往,惧有讹误。」
分類:
讹误
错误
文字
记载
《漢語大詞典》:
司非
(1).谓掌管人们的错误、过失。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
:“三官纪过,五帝司非,凭此懺祈,皆希洗荡。”
(2).星宿名。
《
宋史·天文志三
》
:“司非二星,在司危北。”
分類:
星宿
星宿名
掌管
宿名
管人
错误
过失
《漢語大詞典》:
私过(私過)
个人的错误。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
:“臣观 汝士 之所为,略无私过,盖盗憎民怨尔。”
分類:
个人
错误
《國語辭典》:
坦白
拼音:
tǎn bái
1.率直而无私念。宋。
范仲淹
〈
祭陕府王待制文
〉:「性清方以自处,政坦白而莫欺。」《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安老爷是坦白正路人,那里留心这些事。」
2.毫无隐瞒。如:「嫌犯把事实坦白说出,警方立刻宣布破案。」
分類:
坦白
直率
平正
翻白眼
错误
纯正
正清
清廉
罪行
如实
实地
《國語辭典》:
警告
拼音:
jǐng gào
1.使人警觉的告诫。如:「前方不远处有一个连续弯道的交通标志,警告驾驶人多加小心。」《旧唐书。卷三三。历志二》:「黑月尽是月蚀节,亦以吉凶之象,警告王者奉顺正法。」《宋史。卷二八五。列传。贾昌朝》:「近年寺观屡灾,此殆天示警告,可勿缮治,以示畏天爱人之意。」
2.一种对犯错者的处分。如:「他违反校规,因而被记了一次警告。」
分類:
警告
告诫
纪律
错误
处分
警觉
正当
当行
团体
国家
提出
七章
三九
《漢語大詞典》:
豕亥
语本
《
吕氏春秋·察传
》
:“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 河 。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於 晋 而问之,则曰 晋 师己亥涉 河 也。”后以“豕亥”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宋
曾巩
《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同观〈山海经〉》
诗:“自笑成豕亥,更微注虫鱼。” 清
黄遵宪
《感怀》
诗:“读史辨豕亥,订礼分袒袭。”
分類:
书籍
传写
刊印
文字
错误
《漢語大詞典》:
狂泉
(1).传说中使人饮后发狂的泉水。
《宋书·袁粲传》
:“昔有一国,国中一水,号曰狂泉。国人饮此水,无不狂。”
(2).喻指接受错误的思想、学术。 康有为
《法国革命史论》
:“乃益信吾国经三代之政, 孔子 之教,文明美备,万法精深,升平久期,自由已极,诚不敢妄饮狂泉甘服毒药也。”
(3).湍急的泉水。 清
陈梦雷
《行路难》
诗:“层峦争地迭苍翠,狂泉奔壑殷如雷。”
分類:
湍急
接受
中使
泉水
错误
思想
发狂
学术
《國語辭典》:
荒谬(荒謬)
拼音:
huāng miù
荒唐、错误。《儒林外史》第三回:「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分類:
荒谬
极端
错误
合情
情理
《國語辭典》:
更正
拼音:
gēng zhèng
改正发现的错误。如:「把错误的答案更正过来。」
分類:
更正
改正
发表
谈话
文章
关内
容或
字句
错误
《漢語大詞典》:
养非(養非)
谓纵容错误,使之滋长。
《
鹖冠子·近迭
》
:“养非长失,以静为扰,以安为危。”
分類:
纵容
容错
错误
滋长
《國語辭典》:
谬论(謬論)
拼音:
miù lùn
荒唐错误的言论。如:「别听他说得冠冕堂皇,其实是一派谬论。」《汉书。卷二三。刑法志》:「夫以孝文之仁,平、勃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于末流者乎?」《文明小史》第四○回:「王布衣的夫人,说的是破三从四德的谬论,女子也同男子一般,生在地球上就该创立事业。」
分類:
谬论
荒谬
错误
决狱
言论
《國語辭典》:
谬种(謬種)
拼音:
miù zhǒng
1.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等。
2.骂人的话。相当于坏东西、坏蛋。
分類:
詈词
荒谬
谬错
错误
坏东西
言论
坏蛋
学术
流派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