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卢士宗(字 公彦 )
马仲甫(字 子山 别称 能吏 )
完颜银术可( 蜀王 武襄 )
完颜永蹈(名 石狗儿、银术可 郑王 剌 )
张埏(字 叔信 号 银峰 )
岳银瓶( 银瓶 )
杨彝(字 宗彝 号 银塘生、万松老人 )
贺银
冯银(字 纯端 )
银镜(字 本明 )
王艮(名 银 字 汝止 世称 心斋先生 )
冯银(字 汝白 )
韦银豹
周维京(号 银台 )
其它辞典(续上)
吕公著(字 晦叔 正献 )卢士宗(字 公彦 )
马仲甫(字 子山 别称 能吏 )
完颜银术可( 蜀王 武襄 )
完颜永蹈(名 石狗儿、银术可 郑王 剌 )
张埏(字 叔信 号 银峰 )
岳银瓶( 银瓶 )
杨彝(字 宗彝 号 银塘生、万松老人 )
贺银
冯银(字 纯端 )
银镜(字 本明 )
王艮(名 银 字 汝止 世称 心斋先生 )
冯银(字 汝白 )
韦银豹
周维京(号 银台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8—1089 【介绍】: 宋寿州人,字晦叔。吕公弼弟。仁宗时登进士第。英宗时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初,知开封府,为御史中丞。反对行青苗法,言吕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颍州。起知河阳,召还知审官院,寻同知枢密院事。哲宗元祐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司马光同辅政,废除新法。三年,恳辞位,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卒谥正献。全宋诗
吕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时以父荫补奉礼郎。举进士,通判颍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知开封府。二年,为御史中丞,出知颍州。八年,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改知审官院,同知枢密院事。元丰五年(一○八二),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徙扬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谥正献。《东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八首。全宋文·卷一○九二
吕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夷简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登进士第,召试馆职,不就。通判颍州,与郡守欧阳修为讲学友。判吏部南曹,除同文院检讨、同判太常寺,改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英宗亲政,加龙图阁直学士,出知蔡州。神宗立,召为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熙宁初,知开封府。二年为御史中丞。以与王安石意见不合,出知颍州、河阳。召还提举中太一宫,迁翰林学士承旨,改端明殿学士,知审刑院,同知枢密院事。元丰五年乞去位,除资政殿学士、定州安抚使。徙扬州。哲宗即位,还朝为侍读,拜尚书左丞、门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四年卒,年七十二。《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潍州昌乐人,字公彦。举五经科登第。历审刑院详议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时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出知青州。英宗立,召对,论知人安民之要,劝帝守祖宗法。神宗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以儒者长于刑名之学,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主于仁恕。卒年七十一。全宋文·卷五五四
卢士宗(一○○○——一○七○),字公彦,潍州昌乐(今山东昌乐)人。举五经,历审刑院详议、编册删定官,提点江西刑狱。仁宗授天章阁侍讲,进待制,判流内铨,擢龙图阁直学士、知审刑院、通进银台司。英宗治平二年,以议仁宗神主祔庙事不合,出知青州,改忻州。熙宁初,以礼部侍郎致仕。熙宁三年六月卒,年七十一。士宗以儒者而长于刑名之学,故在刑部审刑,前后十数年。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无为军庐江人,字子山。马亮子。举进士。知登封县。累官天章阁待制,知瀛、秦、亳、许、扬五州,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复知扬州。所至兴利除害,时称能吏。提举崇禧观卒。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马仲甫,子子山,庐江(今安徽合肥)人,亮子。举进士,知登封县,通判赵州,知台州,为度支判官。使淮南,拜天章阁待制、知瀛州、秦州。熙宁初,守亳、许、扬三州,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复为扬州,提举崇禧观,卒。《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3—1140 【介绍】: 金宗室。太祖初为部落联盟长时,奉使赴辽。还言辽可伐之状,太祖始决意反辽。后从攻辽,历宁江州等役,追获辽天祚帝。后从完颜宗翰攻宋,屡有战功。累官中书令,封蜀王。卒谥武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3 【介绍】: 金世宗子,初名石狗儿,本名银术可。章宗时封郑王。谋夺位,事泄被杀。谥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埏,字叔信,号银峰,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孝宗乾、淳间,以承议郎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以朝奉大夫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除广西提刑(《粤西金石略》卷一○)。嘉泰二年(一二○二),由湖北转运使改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二)。开禧三年(一二○七),为广东提刑,与宫观(同上书七四之二五)。嘉定元年(一二○八),落职罢祠(同上书七四之二九)。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四九七二
张埏,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根孙,焘次子。乾道初为右宣教郎、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历通判建康府、知严州。淳熙七年知永州。著有《○陵志》十卷。见张揆撰《宋故致政参政大资张公墓碣》(《江西出土墓志选编》),《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宋史》卷二○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为宋岳飞幼女。闻飞被害,抱银瓶投井而死。一说飞幼女小字银瓶。按岳珂《金陀粹编》所录《忠武行实》,仅言飞女有安娘,无幼女,但宋末已有庙祀岳飞及银瓶娘子之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绍兴府馀姚人,字宗彝,别号银塘生。少卓荦,文章书画,无不精妙,尤长于诗。洪武间任长泰主簿。二十四年从明太祖游华山,献《览胜赋》。二十五年乞归东屯,开轩松林中,因又自号万松老人。卒年八十。有集。沧海遗珠
字宗彝,绍兴人。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宗彝,馀姚人。洪武中举人才累官长泰主簿以献诗擢吏部考功司主事谪居滇南有凤台贵竹东屯南游诸槁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九
彝字宗彝,馀姚人,侨寓普安。洪武中以人才举,为沔阳仓副使。迁都察院司狱,调长泰主簿,以献诗擢吏部主事。有《凤台》、《贵竹》、《东屯》、《南游》诸稿。 莫友芝《黔诗纪略》:宗彝馀姚人,晚居普安卫。自少卓荦擅诗名,工书画。洪武间,官长泰簿,子显被诬,死刑部狱,孙志编戍普安。宗彝弃官,谐阙自陈。以献诗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二十四年,从驾幸华山,献《榄胜赋》称旨。明年,请老,乞就养孙戍所,遂终焉。卫东屯多松,开万松轩以居,自号万松老人。又于卫西北结亭曰天风。年八十乃卒。高邮沈勖铭其墓曰:「才行兼伟,身与名全。雄词藻翰,蛟舞凤骞。耋耄而康,孰不曰诗之仙?峨峨佳城,观者仰止。讵云殊乡?于光万里。」 田按:吾黔普安卫明初隶云南。沐景颙《沧海遗珠》录谪宦云南及寓公诗,宗彝与焉。宗彝以孙志编戍普安,就养孙所。竹《诗综》云「谪居滇南」,非其实矣。《绍兴志》称:「宗彝别号银塘生,乘牛出入四明洞天,遇风景林壑之美,即箕踞长啸状其草木水石,题诗于上,墨光动荡,可谓韵士。」《贵竹》、《东屯》二集,皆寓黔吟稿也。吾黔寓公之以风雅擅名者,当以宗彝为开先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0 【介绍】: 明台州府黄岩人。洪武间举人。由桃源县学教谕升宛平知县。燕王朱棣起兵,率县吏民供给粮饷。永乐二年升通政司右参议,历工部右侍郎,坐事降主事,籍没家产丰厚。官至通政使。
人物简介
维基
冯银(1427年—?),字纯端,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进士出身。浙江乡试第一百三十九名。天顺元年(1457年)丁丑科会试第八千七百三十四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九十二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西忻州人。正德三年进士。授鸡泽知县,广储俭费,尽力农桑,颇有政绩。刘六部来攻,拒却之。以功升户部主事。维基
银镜(1466年—?年),字本明,山西太原府忻州人,军籍。治《书经》,行二,由国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山西乡试第三名举人,年四十三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九名,第三甲第七十名进士。授鸡泽县知县,升户部主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41 【介绍】: 明扬州府泰州安丰场人,初名银,字汝止。父为灶丁,役于官府,艮出代父役。以布衣谒王守仁,从之学,声名出诸弟子上。为学主顿悟,不睹不闻,不思不虑,于眉睫间省觉,便可悟天机。谓“百姓日用即道”。王学自此有泰州学派。学者称心斋先生。其孙之垣等辑其诗文、书牍、语录、年谱、历代祭文等编为《心斋全集》、《疏传合编》传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六
冯银,字汝白。琼山(今属海南)人。教谕冯源之女,归同邑贡生唐继祖。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白,琼山人。教谕源女归同邑唐继祖有孝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1 【介绍】: 明广西古田人。壮族。初随父参加桂林地区起事。正德末,与其从父韦朝猛攻陷洛容县,据古田。嘉靖四十五年降明,旋再起,攻占凤皇、连水二寨,杀知县魏文瑞;自永福入桂林,杀参政黎民衷。隆庆五年广西巡抚殷正茂命俞大猷等率军镇压,银豹等兵败被俘死。
人物简介
维基
周维京,号银台,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通判周梦斗侄。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科福建乡试第五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联捷进士,历官户部江西、河南二司清吏司郎中,除湖广右参政,去职。天启二年(1622)正月,起复任广东惠潮道参政。三年四月,升广东按察使,两奉敕督理整饬粮储兵备道。五年二月,升四川右布政使。六年十一月,升浙江左布政使,淮扬兵备。十二月,升应天府府尹。崇祯元年(1628),升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三月罢。子周廷鑨,天启五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