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铜驎(铜驎)
江总陈宣帝哀策文铜驎感泣银海埋田
《骈字类编》:铜坎(铜坎)
明一统志铜坎在苏州府城西三十里有铜坎十馀穴深者二十馀丈浅者六七尺乃汉吴王濞采山铸钱处
《漢語大詞典》:铜枓(銅枓)
见“ 铜斗 ”。
《漢語大詞典》:铜斗(銅斗)
(1).亦作“ 铜枓 ”。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史记·赵世家》:“﹝ 襄子 ﹞请 代王 ,使厨人操铜枓以食 代王 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 代王 及从官,遂兴兵平 代 地。” 唐 孟郊 《送淡公》诗之三:“铜斗饮江酒,手拍铜斗歌。” 宋 王观国 《学林·铜斗》:“ 孟东野 当时适有铜器,其状方如斗,而 东野 特以贮酒而饮,又击之以和歌声,故自形于诗句。” 清 陈维嵩 《水调歌头·赠西陵周勿庵》词:“拍手唱铜斗,蹋地舞迴波。”
(2).铜制的量器。《隋书·赵煚传》:“ 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 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肆,百姓便之。”《隋书·律历志上》:“ 后周 玉斗并副金错铜斗及 建德 六年金错题铜斗实,同以秬黍定量。”
(3).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 唐 苏颋 《壠上记·铜斗》:“有人开 玄武湖 ,於古冢得一铜斗,有柄。 文帝 以访朝士。 何承天 谓此亡 新 威斗, 莽 三公亡者,赐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内。” 宋 王观国 《学林·铜斗》:“《前汉·王莽传》曰:‘铸威斗,以铜为之。’盖厨人操铜斗者,食器也,威斗者,厌胜之器也,皆非饮酒之器。”
(4).形容富足而牢固。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二折:“自来不曾见这样财主,家私铜斗般,气量芝蔴大。”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铜斗儿》引 童斐 《元曲选》注:“铜斗, 元 时俗语,盖谓美富且牢固也。”
(2).铜制的量器。《隋书·赵煚传》:“ 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 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肆,百姓便之。”《隋书·律历志上》:“ 后周 玉斗并副金错铜斗及 建德 六年金错题铜斗实,同以秬黍定量。”
(3).指作为厌胜之器的威斗。 唐 苏颋 《壠上记·铜斗》:“有人开 玄武湖 ,於古冢得一铜斗,有柄。 文帝 以访朝士。 何承天 谓此亡 新 威斗, 莽 三公亡者,赐之,一在冢外,一在冢内。” 宋 王观国 《学林·铜斗》:“《前汉·王莽传》曰:‘铸威斗,以铜为之。’盖厨人操铜斗者,食器也,威斗者,厌胜之器也,皆非饮酒之器。”
(4).形容富足而牢固。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二折:“自来不曾见这样财主,家私铜斗般,气量芝蔴大。”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铜斗儿》引 童斐 《元曲选》注:“铜斗, 元 时俗语,盖谓美富且牢固也。”
《漢語大詞典》:铜符吏(銅符吏)
指郡县长官或相应的官职。 前蜀 韦庄 《九江逢卢员外》诗:“ 陶潜 岂是铜符吏, 田凤 终为锦帐郎。”亦作“ 铜章吏 ”。 宋 郭应祥 《点绛唇·祗林寺劝农》:“小队郊坰,耄倪争看铜章吏。”参见“ 铜鱼符 ”。
《漢語大詞典》:铜鱼符(銅魚符)
铜制的鱼形符信。古代官员用以证明身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 后周 世宗 显德 六年废除,但后世仍以“铜鱼符”、“铜符”作为郡县长官或官职的代称。《隋书·高祖纪下》:“丁亥,制京官五品已上,佩铜鱼符。”《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有大事,则出纳符节,辨其左右之异,藏其左而班其右,以合中外之契焉。一曰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又以鲤鱼为符瑞,遂为铜鱼符珮之。”亦省作“ 铜符 ”、“ 铜鱼 ”。 唐 白居易 《自到郡斋仅旬日方专公务未及宴游偷闲走笔题二十四韵》:“铜符抛不得,琼树见无因。” 唐 杜牧 《春末题池州弄水亭》:“使君四十四,两佩左铜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罢太守铜鱼》:“ 唐 制,太守交事皆合铜鱼为信, 周玄宗 显德 六年以除州自有制书,罢铜鱼不用。” 清 姚鼐 《癸丑重九无樽酒之会往问袁香亭同年亦独居寂然乃邀登雨花台临眺至暮香亭有诗和之》之二:“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髮白门前。”
《骈字类编》:铜斧(铜斧)
江淹铜剑赞序昔余为吴兴令凿池又获铜箭镝数十枚时有人复于彼山中伐木得铜斧一口古铜铸为兵岂为一据
《骈字类编》:铜釜(铜釜)
越绝书见铁䥶下而异苑长山朱郭夫妻采藻涧滨见二铜釜沿流 下取之而归有员盂满中铜器光辉耀目自然作声生大方便佛报恩经佛言善男子过去久远不可计劫 死中时以重烦恼起身口意业故堕在八大地狱所谓阿诃诃地狱阿婆婆地狱阿达多地狱铜釜大铜釜黑石大黑石乃至火丰地狱
《骈字类编》:铜腹(铜腹)
南北朝 萧统 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 善学同梵爪,真言异铜腹。
《骈字类编》:铜冈(铜冈)
宋史食货志广东漕司复奏端州高明惠州信上立溪场皆宜停闭韶州曹峒场英州银冈场皆并入英之清溪场惟黄坑场欲权存俟岁终会所入别奏惠州杨梅东坑康州云列潮州丰政连州元鱼铜坑黄田白宝广州大利宜禄韶州伍注岑水铜冈循州大佐罗翊英州钟铜凡十六场请并如旧 明一统志铜冈山在高州府化州东北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