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2,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铜墀
铜簧
铜岭
铜牛
铜甬
铜角
铜塔
炼铜
铜宝
铜钗
铜关
铜匦
铜鉴
铜雀砚
铜冶
《漢語大詞典》:铜墀(銅墀)
用铜套覆的台阶。借指宫庭。 明 陈汝元 《金莲记·便省》:“愁相看两鬢垂丝,喜吾儿犹侍铜墀。”
《國語辭典》:铜簧(銅簧)  拼音:tóng huáng
吹奏乐器内含的铜制小薄片,受气流震动,能发出声音。五代唐。李煜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词:「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骈字类编》:铜岭(铜岭)
明一统志:铜岭在淳安县东七十里,中有石洞出泉,岁旱祈雨多应。 刘孝胜咏益智诗:挺芳铜岭上,擢颖石门端。
《骈字类编》:铜牛(铜牛)
明一统志:铜牛人迹在金华府永康县西十七里,有石高丈五,上有牛人二迹,各长八寸,相传号铜牛人。又牛铜山,在绍兴府城东南五十八里,旧经昔有铜牛 见于灵汜桥。人逐之,奔入此山,掘地得铜屑,或云越王铸钱处。
《骈字类编》:铜甬(铜甬)
集古录:汉谷口铜甬,其铭云:谷口铜甬,始元四年左冯翊造。
《漢語大詞典》:铜角(銅角)
军中乐器名。铜制喇叭。上下二截,形如竹筒,故俗称号筒。旧唐书·音乐志二:“ 西戎 有吹金者,铜角是也。长二尺,形如牛角。” 元 张翥 《后出军》诗之四:“呜呜吹铜角,来来齐唱歌。”
《骈字类编》:铜塔(铜塔)
宋史真腊国传:见铜台下。
《國語辭典》:炼铜(煉銅)  拼音:liàn tóng
将磨成粉状的铜矿加水、油后,以浮选法取得含量较高的铜,置于锻烧炉内镕成铜块,再以电解法取得纯铜的过程。如:「这些炼铜的废水严重污染了河川。」《明史。卷四六。地理志七》:「西南有竹子山。东有劄龙山,石可炼铜。」
分類:炼铜精炼
《骈字类编》:铜宝(铜宝)
明一统志:铜宝山在铅山县治西南,石窍中涌泉,浸铁可为铜,天久晴,有矾可拾。一名七宝山。
《骈字类编》:铜钗(铜钗)
唐 王建 寒食 纱带生难结,铜钗重欲垂。
《漢語大詞典》:铜关(銅關)
比喻非常牢固的关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御制千字诏》:“铜关铁卡,汤池金城, 江 带山礪,海宴 河 青。”
分類:牢固关卡
《漢語大詞典》:铜匦(銅匭)
铜制的匣子。新唐书·则天武皇后纪:“三月戊申,作铜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她在朝堂放四个铜匦,其中一个收受告密文书。”
分類:匣子
《骈字类编》:铜鉴(铜鉴)
唐书薛廷老传:时造清思院,殿中用铜鉴三千,薄金十万饼。
《漢語大詞典》:铜雀砚(銅雀硯)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亦省称“ 铜研 ”、“ 铜砚 ”。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铜研,旦长数寸,有穗。” 元 倪瓒 《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
《漢語大詞典》:铜冶(銅冶)
谓冶铜铸币。《汉书·食货志下》:“铁布铜冶,通行有无,备民用也。” 金少英 集释:“ 钱大昭 曰:‘ 闽 本铁作钱。’按:前已言铁为田农之本,此不当重出。下又云‘通行有无’,则铁字应为钱字无疑。钱布谓币,铜冶则熔铸钱布也。”
分類:铜铸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