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6,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富户
宦橐
送钱
放空
入赀
敛钱
足钱
赀粮
私费
领钱
赀用
中饱
草鞋钱
赙钱
贴钱
《國語辭典》:富户(富戶)  拼音:fù hù
极富有的人家。《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濮阳城中有富户田氏,家僮千百,为一郡之巨室。」
《漢語大詞典》:宦橐
犹宦囊。指因做官而得到的钱财。《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对 白氏 道:‘我先人出仕三十餘年,何尝有此宦橐!我一来家世清白,二来又是儒素。只前次所赠,以足度日,何必又要许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府县·邑令轻重:“就中邑令,尤为人所乐就。盖宦橐之入,可以结交要路,取誉上官。”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之作》诗:“时平宦橐穷民力,乱起兵尘费国威。”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不数年太守死,而美人星散,宦橐萧然。”
分類:做官钱财
《国语辞典》:送钱(送钱)  拼音:sòng qián
1.送钱财给人。《醒世姻缘传》第二八回:「所以你们吃了药,有效验的,送钱还我不迟。」
2.笑人白费钱财而无所得。如:「他净做这种送钱的事。」
《國語辭典》:放空  拼音:fàng kōng
1.空车行驶。
2.放松。《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却说那殷家嫁资丰富,约有三千金财物,殷氏收藏,没一些儿放空。」
3.制造不利股市的因素或消息。
《漢語大詞典》:入赀(入貲)
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功名。 南朝 梁武帝 《更开赎刑诏》:“ 尧 舜 以来,便开赎刑,中年依古,许罪身入貲。”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季兴:“ 季兴 少为 汴州 富人 李让 家僮。 梁太祖 初镇 宣武 , 让 以入貲得幸,养为子,易其姓名曰 朱友让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纳粟民生高第:“惟 成化 丙午, 罗文肃 累试有司不録,遂以俊秀入貲,举 顺天 解元,次年登进士,为遮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汉 卜式 、 司马相如 皆入貲为郎,则知古者鬻爵之制,其来已久。”
《國語辭典》:敛钱(斂錢)  拼音:liàn qián
聚募钱财。《晋书。卷四九。阮籍传》:「修居贫,年四十馀未有室,王敦等敛钱为婚,皆名士也,时慕之者求入钱而不得。」
《漢語大詞典》:足钱(足錢)
(1).足陌钱。亦泛指足额的钱数。 宋 洪迈 容斋三笔·省钱百陌:“ 唐 之盛际,纯用足钱。 天祐 中,以兵乱窘乏,始令以八十五为百。 后唐 天成 ,又减其五。”《水浒传》第十六回:“众军道:‘多少钱一桶?’那汉子道:‘五贯足钱。’”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 张员外 是贪财之人,见了这带,有些利息,不问来由,当去三百贯足钱。”《中国现在记》第十回:“教习一手接角子往衣裳袋里去塞,一手掐指算了一回道:‘应该每月一百零八文。九个月,就是九百七十二个足钱。’”
(2).钱财富足。陈书·周文育传:“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文育 曰:‘足钱便可,谁望公侯。’” 宋 陈与义 《次韵答张迪功坐上见贻张将赴南郡任》之一:“足钱便可不须侯,免对妻儿赋百忧。”
《漢語大詞典》:赀粮(貲糧)
亦作“ 貲粮 ”。 粮食。泛指钱财粮食。貲,通“ 资 ”。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 汉 初,国家简易,制度未备,衣食貲粮无限,富者衍溢,贫者或不足。”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瑋 尝辞赴举,求貲粮而行,公命以千钱予之。”
见“ 貲粮 ”。
分類:粮食钱财
《漢語大詞典》:私费(私費)
(1).为私事而支出公家钱财。 汉 荀悦 申鉴·政体:“私费则官耗而无限,是谓伤制。” 黄省曾 注:“费出无经。”
(2).私人消费。晋书·王导传:“给布万疋,以供私费。”
《国语辞典》:领钱(领钱)  拼音:lǐng qián
领取钱财。《红楼梦》第六二回:「你只管拣新巧的菜蔬预备了来,开了帐,我那里领钱。」
分类:领取钱财
《漢語大詞典》:赀用(貲用)
钱财费用。貲,通“ 资 ”。 王闿运 《黄淳熙传》:“貲用乏絶,鬻马而还。”
分類:钱财费用
《國語辭典》:中饱(中飽)  拼音:zhōng bǎo
官吏侵吞公款、压榨人民而获巨利。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君之国中饱。』……『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后泛指经手公款,以不正当的手段,从中牟利者。《明史。卷一七六。李贤传》:「卢中饱而不货,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
《國語辭典》:草鞋钱(草鞋錢)  拼音:cǎo xié qián
旧日公人出差,向民间勒索的费用,称为「草鞋钱」。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我劝哥哥饶了你性命,有甚么草鞋钱与我些。」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我过去諕他一諕,吃他几钟酒,讨些草鞋钱儿。」
《漢語大詞典》:赙钱(賻錢)
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东观汉记·安帝纪:“ 新野君 薨,赠以元玉赤綬,賻钱三千万。”梁书·王规传:“ 大同 二年,卒,时年四十五。詔赠散骑常侍、光禄大夫,賻钱二十万。”
《國語辭典》:贴钱(貼錢)  拼音:tiē qián
1.典钱、质钱。《宋书。卷六四。列传。何承天》:「时有尹嘉者,家贫,母熊自以身贴钱,为嘉偿责。」
2.找回的馀款。《水浒传》第二三回:「酒家看了道:『有馀,还有些贴钱与你。』」
3.赔补钱财。《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这样激著他,他就替你用力,连贴钱都是肯的。」《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制台知道饶鸿生是个富家子,又兼年纪轻,肯贴钱,又肯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