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叔宝,自号罄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孤贫,失学,迨壮始知读书。家无典籍,游文徵明门下,日取架上书读之,以其余功点染水墨,便学心通。山水爽朗可爱,兰竹兼妙,翩翩不名其师学,而自腾踔于艺苑名公间。手录古文金石书几万卷。善书,行法苏,篆法二李,小楷法虞、欧,每得其妙于法外,识者以为真有渴骥奔猊、漏痕折钗之势。然为画掩,世罕知者。按明史附文徵明传作壬申(一五七二)六十五卒。考故宫博物字藏有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客金陵王氏修行馆作兰竹卷,时年七十一。
《國語辭典》:钱谷(錢穀)  拼音:qián gǔ
1.称赋税。《史记。卷五六。陈丞相世家》:「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唐。韩愈上宰相书〉:「钱谷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
2.旧时地方官署称司会计钱粮的师爷。
《漢語大詞典》:钱谷师爷(錢穀師爺)
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瞿秋白 《鞘声·无用的人与东方文化》:“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亦称“ 钱粮师爷 ”。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
《漢語大詞典》:钱谷库(錢穀庫)
太平天囯 所设掌管财政的机构。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兴省郡县钱穀库,以司文武官员俸值公费。立官司理,每月报销。”
《高级汉语词典》:钱谷幕友
官府主持钱粮事务的幕僚
《漢語大詞典》:钱谷师爷(錢穀師爺)
旧时地方官所聘主管钱粮会计的幕僚。 瞿秋白 《鞘声·无用的人与东方文化》:“旧时的钱谷师爷,刑名师爷,秀才,举人的饭碗实在危险得不了。”亦称“ 钱粮师爷 ”。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这些干部、农民、秀才、狱吏、商人和钱粮师爷,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
《骈字类编》:钱榖(钱榖)
史记陈丞相世家: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榖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榖,责治粟内史。 汉书元帝纪: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榖以相救。又王莽传:诸宝物名帑藏钱榖官皆宦者领之。 魏志胡质传: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榖。又田豫传: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嘉平六年下诏褒扬,赐其家钱榖。 唐书百官志:户部尚书一人,侍郎二人,掌天下土地、人民、钱榖之政、贡赋之差。
又食货志:文宗病币轻钱重,诏方镇纵钱榖交易。又柳仲郢传:有刘习者,以药术进,诏署盐官,仲郢以为医有本色官,若委钱榖,名分不正。帝悟,乃赐缣遣还。五代史张延朗传:梁兴,始置租庸使,领天下钱榖。急就篇:司农少府,国之渊。注:司农领天下钱榖,以供之常用钱。韩愈上宰相书:幸今天下无事,小大之官,各守其职。国榖甲兵之问,不至于庙堂论道经邦之暇,舍此宜无大者焉。刘长卿送度支刘侍御诗:国用忧钱榖,朝推此任难。
《國語辭典》:司农(司農)  拼音:sī nóng
职官名。汉九卿之一,武帝时置大司农,主管钱粮。东汉末年改为大农,魏以后改为司农或大司农。历代沿置,至明初始废。清代因户部掌理钱粮田赋,所以户部尚书称为「大司农」,侍郎称为「少司农」。
《漢語大詞典》:直学(直學)
官名。 宋 元 时路、府、州、县等书院掌管钱谷者。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下:“ 关子开 ,颇有前辈风。尝为乡校直学。”元史·选举志一:“凡路府州书院,设直学以掌钱穀,从郡守及宪府官试补。”
《漢語大詞典》:行利
指器用钱谷等物。逸周书·大武:“四攻者,一攻天时,二攻地宜,三攻人德,四攻行利。” 朱右曾 校释:“行利,器用财贿。”
《國語辭典》:幕友  拼音:mù yǒu
军中或官署中,办理文书及助理的人员。也称为「幕宾」。
《漢語大詞典》:照磨
元 代以后设置的掌管宗卷、钱穀的属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司钱穀出纳缮科例,凡数计文牘簿籍之事。”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为将嗜杀:“时 王元吉 为本府照磨, 元吉 能备言其详,且有抄録公文。”《醒世姻缘传》第九七回:“ 周相公 叫人取出礼去,央了照磨,禀知粮厅,説他偶然被了火毒,不敢穿衣,代他给假送礼。”
推磨。 赵树理 《老定额》:“我十来岁上就常替我妈照磨,还没有磨过个杂面。”
《國語辭典》:粟红贯朽(粟紅貫朽)  拼音:sù hóng guàn xiǔ
粟米红腐,贯钱的绳索朽腐。比喻生活富裕,钱谷丰饶。语本《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也作「粟陈贯朽」。
《國語辭典》:藩库(藩庫)  拼音:fán kù
清代布政司所管辖的仓库,用以储藏钱谷。《儒林外史》第三回:「金有馀将著银子,上了藩库,讨出库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