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漕司
亦称“ 漕运司 ”。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 北宋 称转运司, 南宋 称漕司, 元 代称漕运司。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财归於漕司,而兵各归於郡。”宋史·选举志二:“ 淳祐 元年, 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 元 危素 《元海运志》:“﹝ 至元 ﹞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帅、宪、仓一人而已,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國語辭典》:比较(比較)  拼音:bǐ jiào
1.古时官府对差役未能于限期内完成差事,加以杖责。参见「比卯」条。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禀爷,这两个名下,欺侵窝脱银一百多两,带累小的们比较,不知替他打了多少。」《醒世恒言。卷十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三日一比较,强得利无可奈何,只得将田产变价上库。」
2.较量高下、轻重、长短、距离、好坏、快慢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比较材能,斟量功伐。」《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这行人,就和比较起来。」也作「比校」。
《漢語大詞典》:资粮(資糧)
亦作“ 资粮 ”。
(1).粮食。泛指钱粮。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 陈 郑 之间,共其资粮屝履,其可也。” 杨伯峻 注:“资粮,同义连绵词,资亦粮也。” 晋 刘琨 《扶风歌》:“资粮既之尽,薇蕨安可食。”粮,一本作“ 粮 ”。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孤鸿--致成仿吾的一封信》:“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糊口的资粮,这求之于国外,比在国内是还要困难的了。”
(2).按规定发给的米粮。旧唐书·裴胄传:“收其资粮,分为月进, 胄 至,奏其本末,罢之。”
(3).粮食为人生存之本,故佛教用以比喻善根功德。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大忍恶对门》:“是故发大乘者,多来此土,以救苦为资粮,以拔恼为要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按者亦以死论,僧求假七日,令持念为将来资粮, 郑公 哀而许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藏经中有《俱舍论》,载颂曰:‘欲往前路无资粮,来往中间无所止。’ 东莱先生 吕居仁 临终诗云:‘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盖用前语。”
《國語辭典》:册书(冊書)  拼音:cè shū
古帝王册封臣下的诏书。分祝册、玉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十一种。《文选。班彪。王命论》:「全宗祀于无穷,垂册书于春秋,而况大夫之事乎。」《文选。潘勖。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
《國語辭典》:四柱  拼音:sì zhù
1.人的生辰,年、月、日、时。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一折:「你把那先天周易细循环,将我那五行四柱从头算。」
2.旧时官署交代款项的帐簿。可分为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福惠全书。卷九。编审部。查原册》:「今次编审,先取前届印册,勘阅管收除在四柱。」也称为「四柱册」。
《漢語大詞典》:进纳(進納)
(1).犹引进。梁书·羊侃传:“ 景 遣仪同 傅士哲 呼 侃 与语曰:‘ 侯王 远来问讯天子,何为闭距,不时进纳?’”
(2). 宋 时称交纳钱粮买取官爵。 宋 李纲 《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 纲 昨过 衢州 ,窃见都督行府札子,颁降官告,劝诱上户进纳。”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一书用好纸数十幅,近年纸价高,田俸入尽索於此,亲朋间目之为纸进纳。盖纳粟得官号进纳。”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元年:“按贡举条制,进纳及工商杂类有奇材异行者,亦听取解。”
《漢語大詞典》:逋欠
(1).拖欠;短少。 唐 元稹 《当州两税地》:“自此贫富彊弱,一切均平,徵敛赋租,庶无逋欠。”《醒世姻缘传》第五回:“况近来闻説钱粮也多逋欠,常被参罪。”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贺相国》:“本宅无生事之僕,钱粮无分毫升合之逋欠。”
(2).拖欠的赋税钱粮。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征伐既下诸国,必先已逋欠,涤烦苛,賙乏絶,雪寃滞,惠农民,拔人材,申命郡邑,反復不倦。”《元典章·圣政二·贷逋欠》:“积年逋欠,并与除免。” 清 张景苍 《喻邑劝谕歌》:“逋欠清完且踊跃,不负数年予教育。”
《漢語大詞典》:破白
(1).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或有关官署的荐举状。 宋 赵升 朝野类要·破白合尖:“选人得初举状,谓之破白;末后一纸凑足,谓之合尖,如造塔上顶之意。” 宋 叶适 《刘靖君墓志铭》:“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託於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於及格之际也。”
(2).指开始征收钱粮,在空白的籍帐上登录缴纳情况。《续御寇略》引 清 咸丰 四年五月《催完钱粮示》:“而一县之大,屈计素封有力之家,实亦不少,显係藉端观望延挨,以致上年旧欠为数甚鉅,本年新粮尚未破白。”
《国语辞典》:缓徵(缓徵)  拼音:huǎn zhēng
1.对发生灾荒的地方,暂行停徵钱粮。
2.延缓徵集。依兵役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徵兵及龄男子,因在学及犯罪者,得予缓徵。
《漢語大詞典》:赤历(赤曆)
亦作“ 赤历 ”。 宋 至 清 初,上级财政机关稽核各州县官府钱粮的册籍。 宋 庄简 《论王子献等札子》:“ 襄城 一邑,科率至十七万,谓之助国钱,更不抄上赤歷。”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四年:“其后 元鼎 奏:‘驱磨本州财赋,惟凭赤歷,难以稽考。’”《醒世姻缘传》第四二回:“ 侯小槐 又説:‘小人只有四十亩地,赤歷可查。’”清史稿·食货志二:“﹝ 顺治 十一年﹞有赤历,令百姓自登纳数,上之布政司,岁终磨对。”清史稿·食货志二:“﹝ 康熙 ﹞十八年,令州县每岁将日收钱粮流水簿解使磨对,罢赤历。”
见“ 赤歷 ”。
《漢語大詞典》:宿藏
指积年储藏的钱粮等财物。 宋 苏辙 《南京祈晴青辞》:“飢者未饱,而淫雨为沴,秋稼殄瘁,沦为涂潦,宿藏将尽,岁计莫续。”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张氏银窖》:“彼方毁旧垣,再筑於旧基,得乌银数十大笏,皆掩有之,盖 张 氏之宿藏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加耗之始》:“仓廩宿藏,动经数岁,若取之如此,后岂免折閲乎?”
谓从前所埋藏。 宋 王得臣 麈史·古器:“ 安陆 石嵓村 耕夫,得宿藏一镜,光明莹然,不为土所蚀。”
《漢語大詞典》:蠲贷(蠲貸)
谓免除租税,借放钱粮。新唐书·韩滉传:“ 大历 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 黎干 言状, 滉 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明史·詹兆恒传:“又言 楚 豫 之疆尽青燐白骨,新徵旧逋,断无从出,请多方蠲贷。” 清 冯桂芬 《〈江阴捐赈录〉序》:“后世民无世业,遂无遗积,凶岁所仰望者蠲贷耳。”
《漢語大詞典》:耗米
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耗米之名,起自 五代 周 显德 年。詔云:漕运自 晋 汉 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自合每石给耗一斗。至 宋 詔止絶之。今之俗,则里胥或藉耗米名色害及纳户矣。”《清文献通考·国用五》:“耗米每正额米一石, 江 南加徵三斗, 浙江 四斗。”参见“ 耗羡 ”。
《國語辭典》:耗羡(耗羨)  拼音:hào xiàn
旧时官吏徵收银粮时,为防止漕运的耗损,于正额之外多收若干,称为「耗羡」。《儒林外史》第四回:「一岁之中,钱粮、耗羡、花、布、牛、驴、渔船、田房税,不下万金。」
《漢語大詞典》:催钱(催錢)
催索钱粮。 宋 苏轼 《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我是 朱陈 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分類:钱粮
《漢語大詞典》:钱额(錢額)
指钱粮收入的数额。宋史·食货志下二:“时御府之用日广,东南钱额不敷, 宣和 以后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