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物不成,两物见在(一物不成,兩物見在)
谓买卖不成功,但双方钱物仍在,俱无损失。《水浒传》第十二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只恁地肯卖便收去了。不肯时,勉强不得。正是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国语辞典》:兜肚儿(兜肚儿)  拼音:dōu dù ér
腰间盛装钱物的袋子。《醒世恒言。卷一六。陆五汉硬留合色鞋》:「看见前边一个单身客人,在地下检了一个兜肚儿,提起颇重,想来其中有物。」
《國語辭典》:扒窃(扒竊)  拼音:pá qiè
自他人身上偷取财物。如:「小偷专门扒窃别人的财物。」
《國語辭典》:拜见钱(拜見錢)  拼音:bài jiàn qián
1.见面礼。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有些零碎金银在这里,送与嫂嫂做拜见钱。」
2.元代官吏向部属索取钱财的名目。凡部属第一次参见所献的钱,称为「拜见钱」。明。叶子奇《草木子。卷四。杂俎篇》:「元朝末年,官贪吏污,……其向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
《漢語大詞典》:白折子(白摺子)
(1).旧时用于练字习文的空白折子。《花月痕》第二六回:“适有 荷生 习楷的白摺堆在案头,随手取一本,却已套有印格,便磨墨蘸笔,作起楷书来。”
(2).旧时用于写呈文、公文的空白折子。亦借指呈文、公文。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他考过几回学部的录事,白折子写不好,作录事的希望只好打消。”
(3).记录钱物的折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漢語大詞典》:白摺子
1.旧时用于练字习文的空白折子。《花月痕》第二六回:“适有 荷生 习楷的白摺堆在案头,随手取一本,却已套有印格,便磨墨蘸笔,作起楷书来。”
2.旧时用于写呈文、公文的空白折子。亦借指呈文、公文。 老舍 《二马》第二段二:“他考过几回学部的录事,白折子写不好,作录事的希望只好打消。”
3.记录钱物的折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各钱庄﹞将两年多的往来帐目,抄了一张清单,一齐开了个白摺子,连这信封在一起,打发人来投递。”
《漢語大詞典》:衬施钱(襯施錢)
施舍给僧道的钱物。衬,通“ 嚫 ”。《宣和遗事》前集:“至於贫下之人,亦买青布幅赴斋,日得一飫餐,又获衬施钱三百,谓之‘千道会’云。”亦省作“ 衬钱 ”。《西游记》第四八回:“ 行者 用指尖儿捻了一小块,约有四五钱重,递与 唐僧 道:‘师父,也只当些衬钱,莫教空负二老之意。’”《金瓶梅词话》第八回:“ 西门庆 听见,一面令 王婆 ,快打发衬钱与他。”
《國語辭典》:褡膊  拼音:dā bó
一种长形布袋。参见「搭连」条。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这老人家,这衣服怎么破了,把我这红绢褡膊与你补这破处。」
《國語辭典》:打酒坐  拼音:dǎ jiǔ zuò
客人在酒店中赏给卖唱妓女的钱。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又有下等妓女,不呼自来,筵前歌唱,临时以些小钱物赠之而去,谓之『剳客』,亦谓之『打酒坐』。」
《漢語大詞典》:搭袱
一种中间有小口袋,可以裹系钱物的宽腰巾。《天雨花》第二八回:“ 尤氏 摸索钱搭袱,止剩铜钱六十文。”
《國語辭典》:收条(收條)  拼音:shōu tiáo
收据。《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是三百两头一张票子,悔生连忙收下,代写收条,付与来人去了。」
《國語辭典》:收据(收據)  拼音:shōu jù
收领金钱或其他物件的凭證单据。《文明小史》第五回:「次日,柳知府将银子一并找足,矿师出立收据。」
《漢語大詞典》:赎徒(贖徒)
交纳钱物以减免徒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台省·汤刘二御史再谴:“ 鼐 论风宪官受财,议革职赎徒,上特旨发 肃州卫 充军。”明史·姜埰传:“乃命移刑官定罪,尚书 徐石麒 等拟 埰 戍, 开元 赎徒。” 清 吴伟业 《鹿樵记闻·粤西二臣》:“又以奸民訐其贪肆不法,逮治坐赎徒。”
《漢語大詞典》:赎免(贖免)
交纳钱物而免除刑罚。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德 ﹞后为太常,坐法当死,赎免为庶人。”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王招宣 赎免 张士廉 罪犯,将家私给还,仍旧开胭脂绒线铺。”
《漢語大詞典》:剪荷包
谓窃取钱物。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楔子:“我如今烧了山寨,散了贼兵,我也不做贼了,我去羊市角头学剪荷包去也。”参见“ 剪綹 ”。
分類:窃取钱物
《國語辭典》:剪绺(剪綹)  拼音:jiǎn liǔ
绺,丝线。剪绺指剪开他人的衣带以窃取钱财,即扒手。《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仔细看时,袖底有一小孔,那老者赶早出门,不知在那里遇著剪绺的剪去了。」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令史云)这个是甚贼?(张千云)这是剪绺的。」也作「剪柳」、「剪绺」。
《國語辭典》:剪绺(翦綹)  拼音:jiǎn liǔ
剪开他人衣带以窃取钱财。亦用于泛称扒手。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这老子倒乖,哄的我低头自取。你却叫有剪绺的,倒著你的道儿。」也作「剪绺」、「剪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