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孝敬  拼音:xiào jìng
1.孝顺尊敬。《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清庙祭祀,追往孝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自此那儿子当真守分孝敬二亲,后来却得善终。」
2.敬献。《儒林外史》第四八回:「我小侄没有孝敬老师和世叔,怎反受起老师的惠来?」《红楼梦》第四三回:「这是凤丫头孝敬老太太的,算他的孝心虔,不枉了老太太素日疼他。」
《漢語大詞典》:那用
挪用。把原定用于某方面的钱物移作他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惟衰庸闒茸,平时衙役蒙蔽,内外通同,作獘侵渔,或本官那用无力补偿。”
《漢語大詞典》:借贷
谓监守者将自己保管的官物非法送人。《唐律疏议·名例四》释文“借貣”:“谓监临主守,将官物与人也。”
《國語辭典》:收支  拼音:shōu zhī
1.钱物的收入与支出。如:「收支平衡」。
2.掌管财物收入与支出的人。《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新近又兼了收支一席,馆况极佳。」
《漢語大詞典》:监河(監河)
庄子·外物:“ 庄周 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后因以“监河”或“监河侯”泛指出贷钱物的人。 唐 杜甫 《奉赠萧二十使君》诗:“监河受贷粟,一起辙中鳞。” 宋 陆游 《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傅》诗:“会当拂衣归故丘,代书贷粟监河侯。” 明徐复祚《投梭记·应聘》:“相公,你赋《长门》不媿 相如 ,贷监河真同 庄叟 。” 清 朱奕恂 《秋日杂感》诗:“监河赊许供江水,营室虚偿贷聘钱。”
分類:指出钱物
《國語辭典》:身边(身邊)  拼音:shēn biān
1.身旁周遭。《红楼梦》第二四回:「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能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
2.身上。
《國語辭典》:科敛(科斂)  拼音:kē liàn
按定例分派捐款敛财。《元史。卷二四。仁宗本纪一》:「吾虑卫士不法、胥吏科敛,重为民困。」《水浒传》第一二回:「天汉州桥那几个大户,科敛些银两钱物,等候杨志到来。」
《國語辭典》:赎罪(贖罪)  拼音:shú zuì
1.用行动或财物来抵销罪过或免除刑罚。《三国演义》第二九回:「某素知于道人能祈风祷雨。方今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赎罪?」《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道:『小子情愿赎罪罢!』即忙叫家人到家中拿了两个元宝,跪著讨饶。」
2.基督教及犹太教徒称祭献上帝以赎己罪为「赎罪」。
《漢語大詞典》:例物
按规定发给的钱物。 宋 李纲 《建炎进退志总叙下》:“盗贼强壮不能还业者甚众,乘此遣使四路,优给例物以招募之,新其军号,勒力部伍。”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从 琦 请,简 陕西 弓手,悉刺面充保捷指挥,仍给例物。”
分類:规定钱物
《漢語大詞典》:借便
(1).犹得便,得到方便的机会。 唐 岑参 《咏郡斋壁画片云》:“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唐 张鹭 《莺出谷》诗:“一枝如借便,终冀託深仁。” 明 袁宏道 《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诗:“ 辽阳 虽左謫,前箸可借便。”
(2).官吏因地方急需而就便支借官库钱物。 唐 刘禹锡 《谢恩放先贷斛斗表》:“承前长吏,例有借便,以救一时之急,皆成积欠之名。”
《漢語大詞典》:倒囊
倾囊,倒出囊中所有的钱物。亦喻慷慨助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气义:“﹝士人﹞曰:‘前 尧山 令 樊泽 ,举制科,至此,马毙囊空,莫能前进。’ 执易 造焉,遽輟作乘马,倒囊济之。” 宋 叶适 《承事郎致仕黄君墓志铭》:“﹝ 黄正己 ﹞约嗇凡用……然客至,輒具酒食中礼,或一日忽倒囊与人钱,不吝也。”
《國語辭典》:借支  拼音:jiè zhī
未至发薪日而先支用工资。如:「最近手头不方便,可否先行借支?」
《國語辭典》:帐籍(帳籍)  拼音:zhàng jí
登记人口或财货出入事项的簿籍。《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户部郎中、员外郎,掌户口、土田、赋役、贡献、蠲免、优复、姻婚、继嗣之事,以男女之黄、小、中、丁、老为之帐籍,以永业、口分、园宅均其土田。」
《國語辭典》:伸手  拼音:shēn shǒu
1.伸出手臂。《红楼梦》第六○回:「贾环见了,喜的就伸手来接。」《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便伸手抓了一把,塞在口袋里。」
2.介入、参与。如:「这件买卖他既然出面了,就不容许别人伸手。」
《國語辭典》:书仪(書儀)  拼音:shū yí
以买书为名送给老师的礼金。旧时送礼须写礼帖和封签,作为送礼的名目。后即以书仪作为馈赠财物的雅称。《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便吩咐门子,于库房取书仪十两,送与苏雨为程敬。」《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差人送三两书仪,就致看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