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铜人(銅人)  拼音:tóng rén
古代以铜铸为人形,用来装饰宫殿、庙门,上面常刻有文字。《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及天禄、虾蟆。」宋。苏轼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之二:「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计。」
《漢語大詞典》:小海
(1).见“ 小海唱 ”。
(2).海洋近陆地边缘部分或内陆广阔的湖泊。新唐书·西域传下·波斯:“其国三面阻山,北濒小海。” 宋 杨万里 《题南海东庙》诗:“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 元 马祖常 《杨花宛转曲》:“石桥横直人家好,小海白鱼跳碧藻。”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徐太尉 赴 广南 ,渡小海,於浅水中得一琉璃瓶。”
(3).中医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小海喉齦肿痛痊。”注:“小海穴,主治咽喉、牙齦肿痛等症。”
《漢語大詞典》:小海唱
古代 吴 人悼念 伍子胥 的歌曲。晋书·隐逸传·夏统:“ 伍子胥 諫 吴王 ,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亦省称“ 小海 ”。 宋 苏轼 《复次放鱼前韵答赵承议陈教授》:“为君更唤木肠儿,脚扣两舷歌《小海》。” 清 王士禛 《与董苍水彭骏孙小饮叶子吉学士斋同限箇字寄诸乾一进士》诗:“未须木石笑 吴 儿,《小海》歌成我当和。”
《漢語大詞典》:针石(針石)
亦作“鍼石”。
(1).用砭石制成的石针。古代针灸用石针,后世用金针。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肌肤,鍼石之所及。”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 和 鹊 虽不长生,而针石不可谓非济命之器也。” 唐 元稹 《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汤沐具而蟣虱相吊,针石炽而痈疽立溃。” 明 李东阳 《吴原博修撰医俗亭》诗:“託君多病躯,藉此鍼石手。”
(2).即砭石。形如玉,可以制针灸用的石针。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四·砭石:“按《东山经》云: 高氏之山 , 鳧丽之山 ,皆多针石。 郭璞 注云:可为砭针也。”
(3).比喻摆脱困阨或解除弊病的手段。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病:“万里之朝,日闻唯唯,而后闻诸生之愕愕,此乃公卿之良药鍼石。”
《國語辭典》:尺泽(尺澤)  拼音:chǐ zé
1.小水池。《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
2.手脉的一部分,位于前臂内侧,诊脉时第三指所按之处。也称为「尺脉」。
《漢語大詞典》:外治
(1).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望陛下遵用 仁宗 、 高宗 故事,令侍讲之臣,仰稽《三朝寳训》所举外治数条,详悉讲明,以备观览。”
(2).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漢語大詞典》:灵枢(靈樞)
(1).对中央枢要的美称。 南朝 梁 王揖 《在齐答弟寂》诗之一:“氛氲代记,菴蔼宗图,凝禎道祕,动庆灵枢。”
(2).犹神机。灵巧机变的谋略。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灵枢密运,闢仁路而长鸣;慧刃高挥,斩邪关而洞照。”
(3).指有谋略的军将。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看辕门外布阵的灵枢,笑垓心裡搦战的方术,看时节都是碌碌军前一走卒。”
(4).指天枢。北斗第一星。 宋 秦观 《代贺兴龙节表》:“大吕飞灰,爰属星迴之序;灵枢绕电,实当圣诞之期。”
(5).古代论述针灸的医书。与《素问》合称《内经》,旧传为 黄帝 所作,实为 唐 王冰 所伪托。 清 钱谦益 《〈昨非庵日纂三集〉序》:“‘六经’、《语》《孟》之书,犹医经之《灵枢》《本草》也。”
(6).泛指医书、医方。 清 陈梦雷 《抒哀赋》:“进 卢氏 而命诊兮,剂既和而增剧。援灵枢以示余兮,指肌腠之所络。” 清 魏源 《廖含虚先生墓志铭》:“先生不由师傅,自灵枢、遁甲、形家言,放而至於丹青、琴、弈、诗、古文词,靡不通。”
《國語辭典》:巨阙(巨闕)  拼音:jù què
1.古代名剑。汉。袁康《越绝书。卷一一。越绝外传记宝剑十三》:「穿铜釜,绝铁鬲,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也作「钜阙」。
2.泛指利剑。唐。僧鸾赠李粲秀才〉诗:「笔下铦磨巨阙锋,胸中静滟西江水。」
《國語辭典》:指法  拼音:zhǐ fǎ
学习技艺时,运用手指的各种技巧。如弹琴的指法、打字的指法及中医针灸时捻针的指法。《老残游记》第一○回:「初听还在算计他的指法,调头,既而便耳中有音,目中无指。」
《漢語大詞典》:神藏
(1).中医学谓神气蕴藏于内腑。《素问·三部九候论》:“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王冰 注:“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藏五也。”
(2).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藏,在彧中下一寸六分陷者中,足少阴脉气所发。仰而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壮。”
《漢語大詞典》:银针(銀針)
(1).指细笔划的篆书。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银针玉薤芝泥封, 秦 疏 汉 密 齐 梁 工。”
(2).指针灸用针。《诗刊》1977年第10期:“银针呵,挑起了多少片朝霞;药锅呀,熬落了多少黄昏。”
《漢語大詞典》:神庭
(1).祭奠神灵的处所。隋书·礼仪志三:“古者天子征伐,则宜于社,造于祖,类于上帝……战胜,则各报以太牢,又以太牢赏用命战士于祖,引功臣入旌门,即神庭而授版焉。而罚不用命于社,即神庭行戮讫,振旅而还。” 宋 沈遘 《奉祠西太乙宫赋》:“戒前期之三日兮,祗祓而造乎神庭。”
(2).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庭,在髮际,直鼻,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禁不可刺,令人癲疾,目失精。灸三壮。”
《漢語大詞典》:针药(針藥)
亦作“鍼药”。
(1).针灸、药物。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 扁鹊 不能治不受鍼药之疾。”《宋书·袁粲传》:“共执国主,疗其狂疾,火艾针药,莫不毕具。”
(2).施针用药,治疗。 隋 王通 中说·魏相:“子谓北山 黄公 善医,先寝食而后针药。”
(3).针剂。 茹志鹃 《百合花》:“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漢語大詞典》:神堂
(1).供神的处所。 唐 白居易 《草茫茫》诗:“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 明 沈常 《再生纪异录》:“元宵夜,月光澄湛,皎如白日。邑前神堂火起, 严大尹 拜灭之。戒市人勿张灯。” 许地山 《无忧花》:“那个神堂,不晓得还有没有神,若是有,咱们光着身子下去,怕亵渎了受责罚。”
(2).中医针灸穴位名。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卷三:“神堂,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三寸陷者中,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灸五壮。”
《漢語大詞典》:针膏(針膏)
针灸和药物。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若见明於凝滞,幸求教於针膏。”
《國語辭典》:水沟(水溝)  拼音:shuǐ gōu
疏通流水的沟道。如:「定时清除水沟污秽,保持水道畅通。」
《國語辭典》:人中  拼音:rén zhōng
鼻子下方,嘴唇上方凹下的部位。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人中》:「唇之上何以谓之人中?若曰人身之中半,则当在脐腹间。盖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暨二便皆单窍,三画阴,三画阳,成泰卦也。」《红楼梦》第五七回:「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嘴唇人中上边著力掐了两下,掐的指印如许来深,竟也不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