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03,分81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完颜雍(庙号 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金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 别称 金世宗 名 乌禄 雍 葛王 )
万庚(字 先之、汝金 )
金靖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郑兴裔(字 光锡 名 兴宗 忠肃 )
杨万里(字 廷秀 号 诚斋 文节 )
李若川(字 子至 )
杨王休(字 子美 )
金元龙
钱之望(字 表臣 )
纥石烈志宁(名 撒曷辇 金源郡王 武定 )
詹体仁(字 元善 )
陈文中(字 文秀 )
赵师𢍰(字 从善 号 无著居士、东墙 宣敏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师愈(字 与正、齐贤 )完颜雍(庙号 世宗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金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 别称 金世宗 名 乌禄 雍 葛王 )
万庚(字 先之、汝金 )
金靖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郑兴裔(字 光锡 名 兴宗 忠肃 )
杨万里(字 廷秀 号 诚斋 文节 )
李若川(字 子至 )
杨王休(字 子美 )
金元龙
钱之望(字 表臣 )
纥石烈志宁(名 撒曷辇 金源郡王 武定 )
詹体仁(字 元善 )
陈文中(字 文秀 )
赵师𢍰(字 从善 号 无著居士、东墙 宣敏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2—1190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正,一字齐贤。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为潘良贵门人,又从杨时、吕祖谦、张栻游。知中朝诸老言行之善。历崇政殿说书、知饶州,迁浙西提点刑狱。以直焕章阁致仕。全宋文·卷四八八九
王师愈(一一二二——一一一九○),字与正,一字齐贤,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初从杨时游,受《易》、《论语》,又学于吕本中。登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为临江军军学教授,调和州教授。改京秩,知长沙县,历知严、婺二州。乾道七年召对,除金部郎官,寻兼崇政殿说书。出知饶州,徙鄱阳,迁江南东路转运判官。以疾请祠,再除福建转运判官,移两浙西路提刑。以直焕章阁致仕。绍熙元年七月卒,年六十九。师愈为政以仁恕为本,而纲目严整,守之有常,颇著政绩。见朱熹《中奉大夫直焕章阁王公神道碑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3—1189 【介绍】: 即金世宗。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乌禄,改名雍。太祖孙,完颜宗辅子。封葛王。海陵正隆六年,乘海陵攻宋之机,在辽阳即位,改元大定。旋至中都,海陵亦为将士所杀。镇压移剌窝斡等起事,与宋议和,为叔侄之国。禁女真人改汉姓及学南人衣冠。屡次括田,拨给猛安、谋克户。在位二十八年。时号小尧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先之,一作汝金。万世延子。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上舍及第,授缙云尉,以忧不赴。调全州教授,郡将异其才,使兼摄幕职。秩满,改洪州录参。善词赋,为文雄深雅健,时湖南诸郡碑碣,多其所撰。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9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初,知处州,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除中书舍人。淳熙五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奉祠。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卒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诗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编类高宗圣政所兼敕令所检讨官。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为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静江知府、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工诗词,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集》等。孝宗淳熙四年(1177)中秋,由四川卸任东回临安,经过武昌时曾数次登临黄鹄山南楼,作《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并载入其所撰《吴船录》,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开登南楼题黄鹤楼词之先河。并在南楼题诗七律《鄂州南楼》,描绘武昌中秋之夜的迷人景象,表达出对江城的赞美之情。全宋文·卷四九七五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号此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乾道元年升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三年,起知处州。五年,召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擢起居舍人兼侍讲,仍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五月,迁起居郎。使金还,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九年,出为广西经略安抚使兼知静江府。淳熙元年,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四年,以病丐归。入对,除权礼部尚书。五年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以中大夫参知政事,兼权修国史日历。出知婺州、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帅江东兼行宫留守、知建康府。十年丐闲。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辞。绍熙三年,知太平州,旋丐归。四年薨,年六十八。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本传,于北山《范成大年谱》,孔凡礼《范成大年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99 【介绍】: 宋开封人,字光锡,初名兴宗。徽宗郑后外家三世孙。以外戚恩授成忠郎。孝宗乾道初,徙福建路兵马钤辖。知庐、扬二州,皆有政绩。光宗绍熙中,迁保静军承宣使。宁宗即位,知明州。告老,授武泰军节度使。卒谥忠肃。有《奏议》。全宋文·卷四九九○
郑兴裔(一一二六——一一九九),初名兴宗,字光锡,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徽宗郑皇后侄孙。初以后恩授成忠郎,充干办祗候库,累至江东路钤辖。乾道间徙福建路。淳熙间,历差浙东、浙西、江东提刑,入知閤门事兼干办皇城司,又兼枢密副都承旨,出知庐州、扬州。绍熙元年,迁保静军承宣使,召领内祠。宁宗即位,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告老,授武泰军节度使。庆元五年卒,年七十四,谥忠肃。见《武泰军节度使赠太尉郑公兴裔神道碑》(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宋史》卷四六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1206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零陵丞。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名其书房“诚斋”。孝宗初知奉新县,以荐为国子监博士。历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进太子侍读。淳熙十四年以反对吕颐浩配享庙祀,出知筠州。光宗立,召为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宁宗嗣位,乞致仕。后屡召不起。性刚直,不附韩侂胄。立主恢复之计。工诗,自成诚斋体,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号称南宋四大家。有《诚斋集》。全宋诗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历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召为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为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秘书少监(同上书《秘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为序,遂以失职丐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谥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乾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为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乾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为第四十四卷。词学图录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有《诚斋集》,词附其中。全宋文·卷五二八五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时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就除提点刑狱,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孝宗亲擢为东宫侍读。累迁左司郎中,秘书少监,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出为江东运副,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遂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宁宗时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开禧二年卒,年八十(《宋史》本传作「八十三」,误),谥文节。万里早年受学于张浚,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易传》二十卷(存)、《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存)等。见《宋史》卷四三三本传,清邹树荣编《杨文节公年谱》。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若川,字子至,徐州丰(今属江苏)人。若谷弟。高宗绍兴十六年(一一四六),权金部员外郎,以事放罢。三十一年,由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移东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一八八)。三十二年,总领淮西江东财赋军马钱粮。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司农少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以吏部尚书使金(《宋史》卷三三《孝宗本纪》)。二年,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一之一五)。《两宋名贤小集》存有《延月楼诗稿》一卷。今录诗十三首。全宋文·卷四二六二
李若川,字子至,洺州曲周(今河北曲周)人,参知政事李若谷之弟。绍兴中尝干办文思院上界,迁金部员外郎。十六年末,言者论其恃兄妄作威福罢。绍兴季年,累官右朝散大夫、江南西路转运判官,移东路,迁直秘阁,以户部郎总领淮西江东财赋军马钱粮。隆兴中迁刑部侍郎,参赞江淮都督府军事。乾道初为户部侍郎。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三之一三、七○之三二、兵三九之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一八八、一九六,《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1195 【介绍】: 宋庆元象山人,字子美。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授黄岩尉。改南康军判官,时朱熹守郡,事悉委之。除益州路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有政声。为光宗时四著名监司之一。官终吏部侍郎。全宋诗
杨王休(一一三五~一二○○),字子美,象山(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初为黄岩尉,历南康军签判,知洋州、金州。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除利州路转运判官,三年,移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兼常平事。四年,除成都府路转运使。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召为太府卿。五年,除秘书监,迁礼部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六。事见《攻愧集》卷九一《杨公行状》。《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两浙路提举市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1—1199 【介绍】: 宋常州武进人,字表臣。孝宗乾道五年进士。少放达,喜奇计。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亮入寇,以策干虞允文,谓金人有内溃之势。允文用其言,亮果兵变被杀。宋师符离兵败,道谒张浚,请出边并进,使敌疲于奔命,则大功可成,不为所纳。登第授江西帅属,累迁知广州,所至有御盗功。官终华文阁待制、知卢州。全宋文·卷五四一九
钱之望(一一三一——一一九九),字表臣,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登乾道五年进士第,授官襄阳府大军仓,差江西帅属。以宣教郎添差通判镇江府,历知和州、楚州、扬州。进直宝文阁,知襄阳府、静江府、真州。除华文阁待制、知隆兴府,改知庐州。庆元五年七月卒,年六十九。见叶适《水心集》卷一八《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2 【介绍】: 金上京女真人,本名撒曷辇。宗弼婿。海陵王时,历兵部尚书、枢密副使,任北面都统,镇压契丹人撒八起事。大定初,为临海节度使,镇压移剌窝斡。旋从仆散忠义南下攻宋,为左副元帅,败宋李显忠、邵宏渊军于宿州。拜右丞相,封金源郡王。卒谥武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6 【介绍】: 宋建宁浦城人,字元善。詹慥子。少从朱熹学。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光宗朝,历提举浙西常平、太常少卿。密赞赵汝愚定策立宁宗。除太府卿,寻知福州,以论山陵事罢。后知静江府,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博极群书,疏荐皆当世名士。郡人真德秀早从其游。有《詹元善先生遗集》。全宋诗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浦城(今属福建)人。幼出为伯舅张氏子,后复本姓。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饶州浮梁尉、泉州晋江丞。召为太学录,累迁摄金部郎官。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湖广总领。召为太常少卿。孝宗卒,因与宰相议葬事不合,退居霅川。宁宗嘉泰中起知静江府,移知鄂州,复总湖广饷事。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作已佚,清朱秉鉴辑有《詹元善先生遗集》二卷。事见《西山文集》卷四七《詹公行状》、《清献集》卷一九《詹体仁传》,《宋史》卷三九三有传。今录诗十首。全宋文·卷六三五三
詹体仁(一一四三——一二○六),字元善,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初出为伯舅张氏后,后复詹姓。隆兴元年进士,调饶州浮梁尉,历晋江丞,召为太学录。光宗即位,提举浙西常平,除户部郎官、湖广总领,累官太常少卿。宁宗即位,除太府卿,寻直龙图阁、知福州,历知静江府、鄂州,除司农卿,再为湖广总领。开禧二年卒,年六十四。著有《象数总义》一卷、《历学启蒙》二卷、《庄子解》五卷。见真德秀《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行状》(《真文忠公集》卷四七),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一五),《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宿州符离人,字文秀。初居金地,逃归南宋,寓居涟水十五年。精通医道,明大小方脉,于小儿痘疹尤造其妙。曾官和安郎判太医局,兼翰林良医。涟水官民甚重其术,凡群医缩手之症,延之多愈。救治贫病,全活不可枚举。有《小儿病源方论》、《小儿痘疹方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1217 【介绍】: 宋宗室,字从善,自号无著居士,又号东墙。赵伯骕子。孝宗淳熙二年进士。除司农簿、金部郎中,奏请设财政总计,以绝吏奸。后知吉州,即山炼铜,铸钱积二十万贯。进户部郎官、淮东总领。光宗初,知秀州,改淮南运判。时铁钱不行,盐商弗至,师𢍰请发度牒、出仓粟,以收铁钱,盐利遂通。宁宗时,谄事韩侂胄,得转工部尚书知临安府。侂胄将用兵伐金,师𢍰持异议而遭劾罢。侂胄死,获起用。凡四尹临安府,有能声。然以谄附权贵,为时论所鄙。卒谥宣敏。全宋诗
赵师𢍰(一一四八~一二一七),字从善,自号无著居士,又号东墙。太祖八世孙伯骕子。举进士第,累迁司农卿,三知临安府,除宝谟阁直学士,进兵部尚书。卒年七十。《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六四一二
赵师𢍰(一一四八——一二一七),字从善,宗室。第进士,除司农簿,迁金部郎中,历知吉州,进户部郎官、淮东总领。光宗初,擢太府少卿、知秀州,改淮南运判。累迁司农卿、知临安,媚韩侂胄,进工部尚书。侂胄用兵,师𢍰持异论,侂胄死,以此除宝谟阁直学士知镇江府,复除兵部尚书。嘉定十年卒,年七十,谥宣敏。见《宋史》卷二四七《宗室传》四,《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