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96,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商量
舍无量心
深量
现量
现量相违

二量
四量
五量
六量
量果
量等
量等身
悲无量心
无量
商量
【佛学大辞典】
(杂语)商贾量度物事也。祖庭事苑一曰:「商量如商贾之量度,使不失中平,以各得其意。」【又】学人参禅辨道而问答也。
舍无量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四无量心之一。(参见:四无量心)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所缘众生,无憎爱心,名之为舍;复念一切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无瞋、无恨、无怨、无恼,故名舍无量心。
深量
【佛学大辞典】
(杂语)深高之分量也。唐华严经二十一曰:「见无量佛起深量信。」净影大经疏上曰:「舍凡成圣,荷恩深量。」
现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识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现量。此总出于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惟五识与五同缘,五俱之意识而已。因明入正理论曰:「现量谓无分别。(中略)现现别转,故名现量。」因明大疏上本曰:「能缘行相,不动不摇,自唯照境,不筹不度,离分别心,照符前境,明局自体,故名现量。」又同下末曰:「五根各各明照自境,名之为现。」
【佛学常见辞汇】
三量之一。(参见:三量)
【三藏法数】
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是楷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藏法数】
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揩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三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量有二种:一、因明之三量:即现,比,圣教,之三也。(参见:量)。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于物体。能缘之心,不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于声,眼识之向于色,是也。二、比量,于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识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于现在之境与非现在之境,以逆乱之心错分别取不实之事者。即以似现量似比量,而为非量也。就八识所知而分之,则第八识与眼等之五识唯为现量,第七识唯为非量,第六识通于三量。说见百法问答抄二。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现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又曰至教量声量正教量。尚有现量比量非量之三量。(参见:三字部三量)
【佛学常见辞汇】
1。现量、比量、圣教量。现量是在根境相对时,用不著意识思索就能够直觉亲證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为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现量、比量、非量。现量和比量如前所说,非量谓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是。
【佛学次第统编】
三量者:
一、现量 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境,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二、比量 谓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
三、非量 谓似现似比,总名非量。
一、似现量 有分别智,于境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
二、似比量 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如于雾等,妄谓为烟,邪證有火,由彼邪因,妄起邪智,不能正解,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是楷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二、比量〕,比即比类,谓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三、圣教量〕,谓于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
现量相违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因明宗法九过之一。即相违于现量所得之事实而立宗之过失也。如立宗而说声非所闻,声所闻之法,为与耳识同起之意识(五俱之意识也),现量所證知,若谓声非所闻,则与此现量之證知相违,故名现量相违。见因明大疏中本。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宗因喻之三支为比量,因明之作法为立量。
二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现量,如以眼识见色以耳识闻声。二比量,如见烟知有火。以已知之法比显未知之法也。
四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于三量加譬喻量也。人生之无常,如水泡之无常,以喻而显者。
五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上四量加义准量。义准量者,若准于法之无我,必知为无常也。
六量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量加无体量是也。如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往之处。此中陈那菩萨之因明法,废馀量,各随其所应,摄于现与比中,唯立现比之二量。见因明大疏一。
量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量之一。相宗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而了知终之结果也。
量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量等身之略。
量等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如来之身,相等于一切有为无为诸法之量也。经举十三个量等身。华严经曰:「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成正觉时。得一切众生量等身,得一切法量等身,(中略)得寂灭涅槃界量等身。佛子!如所得身言语及心,亦复如是。如是等无量数清净三轮。」同经疏曰:「今初有十三身,前六等事。次三等理,次一等事理,事事无碍。后三等因果,略举十三,俱云无量,晋经但云等身。」
悲无量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无量心之一。于一切众生起悲心而无量也。
【佛学常见辞汇】
四无量心之一。
【三藏法数】
悲名悯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故名悲无量心。
无量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多大而不可计量也。又数目之名。摄大乘论释八曰:「不可以譬类得知为无量。」胜鬘经宝窟中本曰:「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同上末曰:「依华严经是百二十数中一数之名也。非是汎尔言无量也。」
【佛学常见辞汇】
多到不可计量。
【俗语佛源】
梵文aqarimana的意译。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的名称。大而不可计算。语本出《摄大乘注释》卷八:「不可以比类得知为无量。」《胜曼经》:「无量义者,犹是广大异名。」俗语中沿用其义。如夏衍《两个座谈会书面回答》:「电影事业的前途是无量的。」(文贤)
【三藏法数】
谓从阿僧祇、阿僧祇为一阿僧祇转,阿僧祇转、阿僧祇转为一无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