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鹿野
【佛学大辞典】
(地名)佛始说法度五比丘之处。(参见:左)
【三藏法数】
鹿野是太子第三妃也,其父名释长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Ca又,援,者。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离迁变之义也,四圣谛Catur-a%ryasatya之声也。金刚顶经曰:「左字门,一切法离一切迁变故。」文殊问经曰:「称左字时,是圣谛声。」
鹿野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Mr!gada%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谛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堕于此,故名仙人堕处。为诸鹿之住处,故名鹿林。梵达多王以此林施鹿,故名施鹿林。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二曰:「问何故名仙人论处?答若作是说诸佛定于此处转法轮者,彼说佛是最胜仙人,皆是于此处初转法轮,故名仙人论处。若作是说诸佛非定于此转法轮者,彼说应言仙人住处,谓佛出世时有佛大仙及圣弟子仙众所住,佛不出世时有独觉仙所住。若无独觉时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处恒有诸仙住已今住当住,故名仙人住处。有说:应言仙人堕处。昔有五百仙人飞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缘一时堕落,问何故名施鹿林?答恒有诸鹿游止此林,故名鹿林。昔有国王名梵达多,以此林施与群鹿,故名施鹿林。」西域记七曰:「波罗尼斯国大林中有窣堵波,是如来昔与提婆达多俱为鹿王断事之处。昔于此处大林之中有两群鹿各五百馀。时此国王畋游原泽,菩萨鹿王前请王曰:大王校猎中原,纵燎飞天,凡我徒属命尽玆晨。不日腐臭无所充膳,愿欲次差日输一鹿。王有割鲜之膳,我延旦夕之命。王善其言回驾而返,两群之鹿更次输命,提婆群中有怀孕鹿次当就死,白其王曰:身虽应死,子未收也。鹿王怒曰:谁不宝命。雌鹿叹曰:吾王不仁,死无日矣。乃告急菩萨鹿王。鹿王曰:悲哉!慈母之心,恩及未形。吾今代汝,遂至王门。道路之人传声唱曰:彼大鹿王今来入邑,都人士庶莫不驰观。王闻之以为不诚,门者白至,王乃信然。曰鹿王何遽来耶?鹿曰:有雌鹿当死,胎子未产,心不能忍,敢以身代。王闻叹曰:我人身鹿也,尔鹿身人也。于此悉放诸鹿不复输命,即以其林为诸鹿薮,因而谓之施鹿林焉。鹿野之号自此而兴。」智度论十六所记与此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参见: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Y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野字门一切法一切乘不可得故。」由Ya%na(乘)释之。文殊问经曰:「称野字时是佛通达声。」又为诸药叉之种子也。又者为声之语尾也。仁王仪轨下释陀罗尼曰:「野,依声明法,八转声中第四为声,为彼作礼故名。」
野干
【佛学大辞典】
(动物)(参见:狐)
【佛学大辞典】
(动物)昔有一人在山中诵刹利书,有一野狐住其傍,专心听诵书,有所解。谓我解此书,足为诸兽中之王矣。于是游行而遇瘦狐,威吓之使之服从,展转伏一切之狐,伏一切之象,伏一切之虎,伏一切之狮子,遂得为兽中之王。乃作此念我今为兽中之王,应得王女而婚,乘白象,率群兽,围迦夷城。城中智臣白王言:王与兽期战日,且索彼一愿,愿使狮子先战后吼,彼必谓我畏狮子,使狮子先吼后战。野狐果使狮子先吼,野狐闻之心破,由象上坠地死。于是群兽一时散走。见五分律,法苑珠林五十四。【又】智度论十四,说野干诈死,虽截其耳尾,亦忍之,及断命,乃惊走。【又】有野狐往狮子所乞食,每得残馀。适值狮子饥,便呼野狐取吞之。未死,于咽中呼言大家活我,狮子心念养汝使肥大,以备今日耳,汝复云何?见经律异相四十七。
野布施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花钱。于丧场分与之施物也。
野巫
【佛学大辞典】
(杂语)草野之巫师,唯解一术者,以譬寡闻之禅人。止观七曰:「又如野巫唯解一术,方救一人获一脯胖,何须神农本草耶?欲为大医,遍览众治,广疗诸疾,转脉转精,数用数数验,恩救博也。」
野狐身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古人误一转语,五百世为野狐身。(参见:百丈)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百丈野狐)
百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元三。
【佛学常见辞汇】
指唐时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他始创禅门的规式,即百丈清规是。
百丈野狐
【佛学大辞典】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师使维那白槌告众曰: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亦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欲转转不错,作个什么?师曰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师与一掌。师打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见会元三,大智章,从容录八则,无门关二则。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一老人,在百丈禅师处听法,对百丈说:昔我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答他:「不落因果」,以此错误,五百世堕野狐身,请和尚为我下一转语,师说:你问吧,老人便问,师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说:今我已脱野狐身,明日在山后,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
野狐精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野狐之精灵,变幻诳人者。传灯录十二(潭空章)曰:「有尼欲开堂,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试一变。尼曰:变了也,野狐精。」
野狐禅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家以外道为野狐禅。传灯录曰:「有老人参百丈禅师云:昔住此山,因错对一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四家玄录曰:「百丈大智禅师,一老人听法,曰僧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遂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禅。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汝但问。老人便问。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后住,乞依亡僧例焚烧,岩中果见一死狐,积薪化之。」
【俗语佛源】
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见《五灯会元》卷三)原来,佛教的修因證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慧开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李明权)
野盘僧
【佛学大辞典】
(杂语)奔走诸方无閒暇之村野僧也。
野鹿
【佛学大辞典】
(譬喻)善心之难系,譬之野鹿也。涅槃经十五曰:「如家犬不畏于人,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恚难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往生要集中末曰:「野鹿难系,家狗自驯。」
野葬
【佛学大辞典】
(仪式)四葬之一。舍置尸骸于野中也。
恶癞野干心
【佛学大辞典】
(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之四曰:「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但大论无此语,萨遮尼犍经九曰:「若不持戒,不得疥癞野干身,况当功德之身。」
圣贺野纥哩缚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圣贺野纥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二卷,唐不空译。马头明王之仪轨也。
钵罗步多啰怛曩野
【佛学大辞典】
(佛名)Prabhu%taratna,多宝佛之梵名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抱休兰,佛名也,正音钵罗步多啰怛曩野(与格),唐云多宝。」萨昙分陀利经曰:「抱休罗兰,汉言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