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蛮野(蠻野)
野蛮。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自 豳 岐 以至 春秋 ,又数百年,休养生息,遂一脱蛮野固陋之态。”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文明如华,蛮野如蕾;文明如实,蛮野如华。”
分類:野蛮
《漢語大詞典》:狞犷(獰獷)
犹野蛮。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青羌 部落等﹞既通中国互市,狞獷,良费羈縻。”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穷村深谷之家不知甲子,愚冥狞獷之辈不信鬼神。”
分類:野蛮
《國語辭典》:开明(開明)  拼音:kāi míng
1.由野蛮进化到文明。
2.思想开通,不顽固守旧。如:「他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的人。」
《漢語大詞典》:开明兽(開明獸)
传说中的神兽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 南渊深三百仞。 开明兽 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嚮立 昆仑 上。” 袁珂 校注:“ 开明兽 即《西次三经》神 陆吾 也。”按,庄子·大宗师称 肩吾 。亦省称“ 开明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开明》:“ 开明 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眎 崑山 ,威慑百灵。” 明 刘基 《述志赋》:“ 开明 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
分類:神兽
《國語辭典》:蹲踞  拼音:dūn jù
张开双腿蹲著。《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正要将砖放在棺上,只见棺上有一件东西,蹲踞在上面。」
《漢語大詞典》:生番
(1).旧时侮称文明发展程度较低的人。多指少数民族或外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惟 凉山 内生番……多不火食。”清史稿·穆宗纪二:“ 日本 兵船抵 臺湾 登岸,与生番寻衅。”
(2).喻凶残野蛮的人。 杨朔 《春在朝鲜》:“那些挂着文明幌子的食人生番不能扳着地球倒转,就永远不能毁灭人类光明灿烂的世界。”
《漢語大詞典》:动蛮(動蠻)
方言。指动手打人等野蛮行为。 克非 《春潮急》十六:“﹝ 李克 ﹞刚才在厅旁那边留神细看这场并不寻常的父子纷争。及见 李春山 动蛮,才两步插过来横挡在中间,阻住那‘家法’的挥舞。”
《國語辭典》:兽行(獸行)  拼音:shòu xìng
违反人性的秽乱、残暴行为。如:「这种天理难容的兽行,稍有人性的人都不可能做得出来。」
《漢語大詞典》:狉獉
亦作“ 狉榛 ”。 原始野蛮。 明 张煌言 《上延平王书》:“若以中国师徒,委之波涛漂渺之中,拘之风土狉獉之地,真乃入于幽谷。” 清 龚自珍 《辨仙行》:“一双仙犬无狉獉,人间儒派方狺狺。” 清 王树荣 《〈元秘史润文〉序》:“且观是书所述,始则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以为生,既而渐成部落,既而渐立君长,不翅游目古初,亲见狉榛形状,而人类由野蛮以日进化於文明,亦愈信而有徵。”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试察今之蛮民,虽状极狉獉,未有衣服宫室文字,而颂神抒情之什,降灵召鬼之人,大抵有焉。”
分類:原始野蛮
《漢語大詞典》:文野
(1).文明与野蛮。 梁启超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自由与制裁》:“是故文明人最自由,野蛮人亦最自由,自由等也,而文野之别,全在其有制裁力与否。”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然而文野不同, 中国 人是古文明国人,大约只是心折而不至于实做的了。”
(2).文雅与俚俗。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二》:“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
《國語辭典》:兽性(獸性)  拼音:shòu xìng
1.野性。如:「动物园的驯养员开始测试小狮子的兽性。」
2.残忍凶暴的性情。如:「他突然兽性大发,犯下滔天大罪!」《南齐书。卷四八。列传。孔稚圭》:「臣以为戎狄兽性,本非人伦,鸱鸣狼踞,不足喜怒,蜂目虿尾,何关美恶。」
《漢語大詞典》:蹲夷
亦作“ 蹲跠 ”。
(1).蹲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玄熊舑舕以齗齗,却负载而蹲跠。” 李周翰 注:“言玄熊吐舌出齿,却负戴栋梁而蹲踞也。” 清 吴伟业 《田家铁狮歌》:“ 田 家铁狮屹相问,舑舕蹲夷信殊状。”
(2).踞坐。古代看作是野蛮、无礼的举动。 汉 贾谊 新书·等齐:“诸侯王所在之宫衞,织履蹲夷,以皇帝所在宫法论之。”后汉书·鲁恭传:“夫戎狄者,四方之异气也。蹲夷踞肆,与鸟兽无别。”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或乱项科头,或裸袒蹲夷。”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东方 日本 ,有 少连 焉,其民蹲夷不恭,故贤者犹侏张。”
《國語辭典》:兽欲(獸慾)  拼音:shòu yù
没礼仪规范,如野兽般的性欲。如:「他的兽欲行为,令人发指。」
分類:野蛮性欲
《漢語大詞典》:凶蛮(兇蠻)
凶恶野蛮。 萧乾 《栗子·昙》:“游行的人们驻足…… 启昌 也是中间的一个。他伸出瘦小的胳臂,指着那些凶蛮的洋兵嚷着。”
分類:凶恶野蛮
《漢語大詞典》:犷野(獷野)
强悍野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云爱国者有人,崇武士者有人,而其志特甚獷野……假使傅以爪牙,若餘勇犹可以蹂躪大地,此其为性,狞暴甚矣。” 闻一多 《女神之地方色彩》:“哦!我们不要被叫嚣犷野的西人吓倒了。”
分類:强悍野蛮
《漢語大詞典》:畜生道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教轮回之说,谓人作恶,死后当变为禽兽、畜生等。法苑珠林卷三一引《大庄严论》:“畜生道若干,歷刼极久长。” 清 吴趼人《俏皮话·投生》:“一人罪孽深重,死后见 阎王 , 阎王 命判官议其罪。一判官拟之入畜生道中,一判官拟罚作草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亦省作“ 畜道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阴司﹞畜道、剑山,种种具在,宜得何罪,不劳挹取。”
(2).指非人类社会。形容卑鄙、野蛮。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这不但对于文字,就是女人们的名誉,我今年也看见有用了这畜生道的方法来毁坏的。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