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重压(重壓)
谓沉重的压力或负担。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将给读者一种‘重压之感’的作品,却特地竭力抽掉了。” 巴金 《在门槛上》:“我已经把我肩膀上多年来的黑暗的重压摔掉了。” 茅盾 《子夜》一:“四小姐 蕙芳 像是摆脱了什么重压似的松一口气。”
《漢語大詞典》:重压纸(重壓紙)
即镇纸。用铜、铁或玉石等制成的压纸的文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放告》:“放告时,官坐捲棚,桌置墀砌上,安放重压纸一枚。”
《國語辭典》:三山  拼音:sān shān
1.神话传说中,东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参见「三神山」条。宋。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2.山名。位于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上有三座山峰,晋太康中王浚伐吴,自牛渚顺流鼓棹,造三山,即此。
3.福州市的别名。参见「福州市」条。
《漢語大詞典》:三山骨
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一弄儿打扮的实难赛,大信袋滴溜着三山骨,硬布衫拦截断十字街。”
《國語辭典》:积压(積壓)  拼音:jī yā
长时积存而未处理、解决。如:「积压公文的结果,终于让秘书受到记过的处分。」
《國語辭典》:吃重  拼音:chī zhòng
负担重。《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现在我们江南顶吃重的是江防要紧,口子上,都有炮台。」《老残游记》第七回:「不过千金,尚不吃重。」
《漢語大詞典》:起茧(起繭)
(1).体表因常承受重压或摩擦而生成硬皮。 艾芜 《南行记·我的旅伴》:“抬你妈的,肩膀皮都起茧了,还没抬够?”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
(2).比喻听得腻烦、讨厌。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大家略有一点兴奋,但又很淡漠,不大相信,因为这一类不甚可靠的传闻,是谁都听得耳朵起茧了的。”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七章:“翻来翻去还不就是说那些事,耳朵都听得起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