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444,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河里孩儿岸上娘
河里淹死是会水的
汗八里
豪牦之差,将致千里
豪氂之差,将致千里
毫厘千里
跛鳖千里
不知就里
不远万里
变里旌闾
表里冲融
表里寒洞
表里烘明
表里如新
表里如一
《國語辭典》:河里孩儿岸上娘(河裡孩兒岸上娘)  拼音:hé lǐ hái ér àn shàng niáng
孩子溺水在河里,岸上的亲娘却无法搭救。比喻眼看亲人受苦而毫无办法。元。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做儿的上法场,做娘的痛著忙,抵多少河里孩儿岸上娘。」
《國語辭典》:河里淹死是会水的(河裡淹死是會水的)  拼音:hé lǐ yān sǐ shì huì shuǐ de
(谚语)不会游泳的人根本不敢下水,所以不会淹死;会淹死在河里的反而是善于游泳的人。比喻越是有本领的人,反而容易因疏忽大意而遭到失败。《三侠五义》第八八回:「俗语说的好:『惯骑马的惯跌跤,河里淹死是会水的。』焉知他不是艺高人胆大,阳沟里会翻船,也是有的。」
《漢語大詞典》:汗八里
元 代的 大都 (今 北京市 )突厥语称之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城、汗城。 鲍昌 《庚子风云》第二部第二七章:“ 大元 一统,你是那举世闻名的 汗八里 ,城围万丈,鼎立三宫。”
《漢語大詞典》:豪牦之差,将致千里
见“豪氂之差,将致千里”。
《漢語大詞典》:豪氂之差,将致千里(豪氂之差,將致千里)
谓极细微之差错,结果将造成很大的错误。豪,通“ 毫 ”。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於内,事败於外,豪氂之差,将致千里,使 荆 蛮乖离,西嵎不守,脣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國語辭典》:毫釐千里  拼音:háo lí qiān lǐ
开始相差极小,结果则差距很大。参见「豪釐千里」条。《水浒传》第九七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釐千里之谬!」
《國語辭典》:跛鳖千里(跛鱉千里)  拼音:bǒ biē qiān lǐ
跛足的鳖行走缓慢,但坚持不懈,依然可以爬行千里。比喻只要努力不懈,虽然条件很差,也会有所成就。《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淮南子。说林》:「故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邱阜。」
《漢語大詞典》:跛鳖(跛鼈)
(1).瘸腿的鳖。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楚辞·严忌〈哀时命〉》:“駟跛鳖而上山兮,吾固知其不能陞。” 王逸 注:“言己念君信用众愚,欲以致治,犹若驾跛鳖而欲上山,我固知其不能登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序》:“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清 陈文述 《哀冻死者》诗:“山魈走躑躅,跛鳖行蹣跚。”
(2).比喻驽钝;低劣。 宋 梅尧臣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驄。” 清 唐孙华 《责猫》诗:“形虽小於菟,伎俩但跛鳖。”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宋 周必大 《送光禄寺丞李德远请春祠》诗:“寸莛那许撞洪鐘,跛鳖近将随騏騄。” 清 冯舒 《虞山妖乱志》卷上:“ 復社 者, 吴中 人 孙孟朴 辈所倡也。稂莠杂揉,入其籍者,跛鳖劣犬亦为清流。”
《國語辭典》:不知就里(不知就裡)  拼音:bù zhī jiù lǐ
不知详细的情况。《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蜚英起初还推一向在阁下睡,不知就里,被打不过,只得把来踪去迹细细招了。」《文明小史》第一○回:「两旁看审的人不知就里,见了奇怪,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私议。」也作「不知究理」。
《國語辭典》:不远万里(不遠萬里)  拼音:bù yuǎn wàn lǐ
不以路途遥远为苦。形容来人的热忱。晋。王嘉《拾遗记》卷六:「门徒来学,不远万里。」也作「不远千里」。
《分类字锦》:变里旌闾(变里旌闾)
南史孝义传论:变里旌闾。义存奖劝。
分类:里闾
《分类字锦》:表里冲融(表里冲融)
阎朝隐 晴虹赋 上下明媚,表里冲融。
分类:
《分类字锦》:表里寒洞(表里寒洞)
刘清 止水赋 浅深潆渟,表里寒洞。
分类:
《分类字锦》:表里烘明(表里烘明)
河东记:唐贞元中,扬州坊市间忽有一伎术丏乞者,不知所从来,自称姓胡名媚儿。一旦,怀中出一琉璃瓶子,可受半升,表里烘明,如不隔物,遂置于席上。初谓观者曰:有人施与,满此瓶子,则足矣。瓶口刚如苇管大,有人与之百钱,投之,琤然有声,则见瓶间大如粟粒,众皆异之。复有人与之千钱,投之如前。又有与万钱者,亦如之。俄有好事者,与之十万、二十万,皆如之。或有以驴马入之瓶中,见人马皆如蝇大,动行如故。须臾,有度支两税纲,自扬子院部轻货数十车至,驻观之。以其一时入,或终不能致,将他物往,且谓官物不足疑者。乃谓媚儿曰:尔能令诸车皆入此中乎?媚儿曰:许之则可。纲曰:且试之。媚儿乃微侧瓶口,大喝,诸车络络相继悉入瓶,瓶中历历如行蚁然。有顷,渐不见,媚儿即跳身入瓶中。纲乃大惊,遽取扑破求之,一无所有。从此失媚儿所在。
分类:
《分类字锦》:表里如新(表里如新)
遁斋閒览:唐末墨工李起与其子廷圭,自易水渡江,迁居歙州,本姓奚,江南赐姓李氏。廷圭始名庭邽,其后改之。故世有奚廷圭墨,又有李廷圭墨。祥符中,治昭应宫,用廷圭墨为染饰,今人间所有,皆其时馀物耳。有贵族偶误遗一丸于池中,疑为水所坏,因不复取。既踰月,临池饮,又坠一金器焉。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其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其人益宝藏之。
分类:
《國語辭典》:表里如一(表裡如一)  拼音:biǎo lǐ rú yī
内外一致。指思想和言行一致。如:「他是个表里如一的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也作「内外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