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08,分128页显示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苏跌里舍那
苏颉里离祛
髑髅里眼睛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螺蛳壳里做道场
上者八十里
中者六十里
下者四十里
回眼千里
百里奚妻(别称 百里傒妻 )
忖乙(别称 符里、付里乙、史附里、付乙 )
后处(字 子里 )
百里
佛类词典(续上)
闇密里帝军荼利菩萨苏跌里舍那
苏颉里离祛
髑髅里眼睛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螺蛳壳里做道场
上者八十里
中者六十里
下者四十里
回眼千里
其它辞典
百里奚(别称 百里傒、五羖、五羖大夫 奚 字 里 )百里奚妻(别称 百里傒妻 )
忖乙(别称 符里、付里乙、史附里、付乙 )
后处(字 子里 )
百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奚一作傒。春秋时人,百里氏,一说百氏,名奚,字里。或说字井伯。事虞公为大夫。晋献公灭虞,被俘入晋。晋嫁穆姬于秦(秦穆公夫人),被用为陪嫁之臣。后,走楚国宛地,为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牡黑羊皮赎回,为大夫,世称“五羖大夫”。与蹇叔、由余等共佐穆公以建霸业。一说,以虞公不可谏而至秦。又一说,本楚之鄙人,闻秦穆公贤,乃自卖于秦,被褐饲牛,为穆公所识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人。百里奚离家游宦,为之烹母鸡以饶。后奚为秦相,作乐于堂。所佣浣妇自言知音,乃援琴抚弦而歌,述百里奚夫妇在虞相别时状。奚因寻问之,乃其故妻。还为夫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符里、付里乙、史附里、付乙。春秋时齐国人。居处聚徒成群,言谈饰邪惑众,为管仲所诛。孔子以比少正卯,谓乃小人之雄杰,不可不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齐国人,字子里。孔子弟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许国人。许庄公时大夫。鲁隐公十一年,郑与鲁、齐之师伐许,许庄公奔卫。郑乃使百里奉庄公弟许叔居许之东鄙以奉其社稷。
闇密里帝军荼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Amr!tikun!d!alin,译曰甘露瓶。集经云:闇密里帝(甘露金刚)军荼利(瓶)。
(菩萨)Amr!tikun!d!alin,译曰甘露瓶。集经云:闇密里帝(甘露金刚)军荼利(瓶)。
苏跌里舍那
【佛学大辞典】
(人名)Sudars/ana,比丘名。译曰善见。见毗奈耶杂事四十。
(人名)Sudars/ana,比丘名。译曰善见。见毗奈耶杂事四十。
苏颉里离祛
【佛学大辞典】
(书名)Suhr!-lekha,译曰密友书。龙树与南大国檀越之书名。见寄归传四。求那跋摩三藏译之,谓之劝发诸王要偈。义净三藏译之。谓之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并在藏中。
(书名)Suhr!-lekha,译曰密友书。龙树与南大国檀越之书名。见寄归传四。求那跋摩三藏译之,谓之劝发诸王要偈。义净三藏译之。谓之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并在藏中。
髑髅里眼睛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言:「棺木里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谓至道者非识之所识,此道之不现,实由于此识。一旦心识丧尽了,即有大活处,此为髑髅无识之活境界。即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也。碧岩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髅里眼睛。」
(术语)或言:「棺木里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谓至道者非识之所识,此道之不现,实由于此识。一旦心识丧尽了,即有大活处,此为髑髅无识之活境界。即枯木里龙吟髑髅里眼睛也。碧岩二则颂评曰:「僧问香严:如何是道?严云: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严云:髑髅里眼睛。」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俗语佛源】
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谓好事情难以张扬开去,而坏事情却流传的很快。「如何是西来意?」这是古代禅宗丛林中经常提起的话头,意思是: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的含意是什么。禅师对这句头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见《景德传灯录·绍宗禅师》。后俗语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县把这件事当做新闻,沿街传说。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后多变式。如《水浒传》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丑事就传遍了全胡同。」(李明权)
螺蛳壳里做道场
【俗语佛源】
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道场是梵语mandala(曼荼罗)的意译,或译为「坛」,指供奉佛菩萨像,依据一定的要求布置并举行法会的宗教场所。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说:「延请僧道作法事曰作道场」。佛教中有名的法会道场有水陆道场、慈悲道场等。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称为菩提道场,在中印度摩揭陀国尼连禅河侧的菩提树下。(参见《大唐西域记》卷八)道场亦泛指修行佛法的场所乃至喻指所修的佛法,如《维摩诘经·菩萨品》:「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此外,在隋炀帝时,曾诏改佛寺之名,亦称道场。在古例中如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欣见素以抱朴,果甘露于道场」。(李明权)
在狭窄简陋处做成复杂的场面和事情,今谓之「螺蛳壳里做道场」。道场是梵语mandala(曼荼罗)的意译,或译为「坛」,指供奉佛菩萨像,依据一定的要求布置并举行法会的宗教场所。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二说:「延请僧道作法事曰作道场」。佛教中有名的法会道场有水陆道场、慈悲道场等。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称为菩提道场,在中印度摩揭陀国尼连禅河侧的菩提树下。(参见《大唐西域记》卷八)道场亦泛指修行佛法的场所乃至喻指所修的佛法,如《维摩诘经·菩萨品》:「众生是道场,知无我故;一切法是道场,知诸法空故。」此外,在隋炀帝时,曾诏改佛寺之名,亦称道场。在古例中如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欣见素以抱朴,果甘露于道场」。(李明权)
上者八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平易,故量为八十里也。
谓其中边山川平易,故量为八十里也。
中者六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稍险,故量为六十里也。
谓其中边山川稍险,故量为六十里也。
下者四十里
【三藏法数】
谓其中边山川险阻,故量为四十里也。
谓其中边山川险阻,故量为四十里也。
回眼千里
【三藏法数】
谓于天下众生之类,若好若丑,城郭屋舍,山岩树木,回眼之时,无有远近,皆悉能见,是为回眼千里。
谓于天下众生之类,若好若丑,城郭屋舍,山岩树木,回眼之时,无有远近,皆悉能见,是为回眼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