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1,分325页显示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74  75  76  7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子恒
释子良
释祖师
僧静泰
释智威( 留 )
释崇拔
释慧明( 王 )
释威秀
释宣业
释元范
释元则
僧会宁
僧会隐(禅林要钞 )
释道亮( 朱 )
释昙光( 张 )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金山则本龙湫。深不测。在母岳山南。新罗时。祖师以盐累万填实之。龙徙。仍筑基建大殿。殿四角阶。细涧环围。至今楼阁㟴焕洞省深邃。亦湖南大名蓝(择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洛阳人。有才辩,善嘲谑。高宗显庆五年,奉诏于洛阳宫中与道士李荣辩论。龙朔三年,诏住洛阳大敬爱寺。麟德元年,奉敕编次经论。撰成《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洛阳(今属河南)人。唐初僧。有才辩,能诗,善嘲谑。高宗显庆五年(660)奉诏于洛阳宫中与道士李荣辩论。后诏住洛阳大敬爱寺。麟德元年(664)后,著《众经目录》5卷。《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载其事迹,并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静泰,显庆间洛邑僧。诗一首。(《全唐诗》无静泰诗)
释智威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0 【介绍】: 唐僧。处州缙云人。俗姓蒋。家世业儒,年十八出家,投天台山国清寺章安为师。受具足戒。高宗上元元年,居轩辕炼丹山法华寺传教,号“法华尊者”。昼讲夜禅,手写藏典,习禅者三百,听讲者七百余。以法传慧威,时称智威为大威,慧威为小威。富有辞藻,有《桃岩寺碑》、《头陀寺碑》。为天台宗六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缙云蒋氏子。少出家千轩辕黄帝鍊丹山。未几。负笈往依灌顶禅师于沃州石城寺。受天台止观之学。然才藻富丽。作桃岩寺头陀寺二碑。为文人所传诵。识者以为徐陵后身云。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智威。姓蒋氏。缙云人也。颖脱尘蒙心游物表。少事师于轩辕氏鍊丹山。闻天台宗教盛。遂负笈往沃洲石城寺。亲灌顶禅师求请心要。既而得一融道体二居宗。定慧方均寂照相半。虽云自了急在利他。天与多能富有辞藻。著桃岩寺碑与头陀寺碑。气度相表。后以法眼付授慧威焉。时传威是徐陵后身。其利智雄才断可知矣。又释慧威。姓留氏。东阳人也。总角之年露其旧习。抉开爱网。径入空门。不滞一方仍参三益。闻缙云大威禅师盛行禅法。裹足造焉。刻志忘劳睹威墙奥。一日千里罔不推称。至有成业时谓小威。然其乐静居山罕交人事。指教门人不少。杰出者左溪玄朗矣威常修止观匪弃光阴。说与行而并驰。语将默而齐贯。落落然汪汪然。人无得名焉。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崇拔。龙朔中襄州禅居寺沙门。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王。杭州人。少出家。访道。无所不至。常持大布衣。从越之敏法师。二十五年。其玄解。于千众中为第一。时共目之青布明。后咨禅法于蒋山岩禅师者。十年。尝以积雪塞路。七日不食。独念曰。吾闻七日不食则死。今不死岂其业耶。吾兹试观之。因自以绳悬之崖间。顿若有割断其绳者。竟坠崖底。歘又若有擎之以出者。复置前所在处。无少损。未几。行头陀于荆之四望山。形与影俱。寒暑一衲。物我相忘。而两虎之斗者。能使之解。专以思益经。为脩行轨则。龙朔间。偶游终南。遂观览京师不久而去云。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 习禅六之馀
释惠明。姓王。杭州人。少出家。游道无定所。时越州敏法师。聚徒扬化远近奔随。明于法席二十五年。众侣千僧解玄第一。持衣大布二十馀载。时共目之青布明也。翘勇果敢策勤无偶。后至蒋州岩禅师所。一经十年咨请禅法在山禅念。经雪路塞七日不食。念言。我闻不食七日便死。今明知业也。若业自在可试知之。以绳自悬于高崖。恍恍如人割断。因落崖底。如人擎置一无所损。复至荆州四望山头陀。二虎交斗自往分解。冬夏一服行止形俱。所去无恋。即经所谓如鸟凌空。喻斯人矣。诵思益经依经作业。近龙朔年。从南山出至京游观。与其言论无得为先。不久旋返云往江曲。依闲修道莫知定所。
释威秀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威秀。龙朔中大庄严寺沙门。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史未详乡里氏族。博达善辞章。尤勇于义。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诏僧道。于君亲。自今皆当致拜如礼。其时二宗。莫知计之所出。秀乃援引晋宋典故。及本朝事迹。所未尝行。然后按据经论。言所以不可之理。明白洞达。切于事情。以表进于上。即诏百官。于中台集议。谓不宜拜者。五百三十九人。宜拜者。三百五十四人。六月诏。不拜君。以全其节。在亲则拜如前指。寻亦废。秀之抗表。寔是月之二十一日也。继时诸僧于蓬莱宫。欲再进表申请。闻中台方集议。遂止。乃各投启状于所与往来勋贵。以求其营护而已。时宣律师。亦上雍州牧沛王启。荣国太夫人启等。则皆秀唱之也。微秀。先佛之制斯隳矣。
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护法篇第五
释威秀。不知何许人也。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掞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裁。秀嗟教道之中微。叹君玉之慢法。乃上表称沙门不合拜。徵引诸史爰历累朝抑挫。朝才发令夕又改图。皆非远略也。方引经律论以为量果。词皆婉雅理必渊明。如云故出家不存家人之礼。出俗无沾处俗之仪。其道显然百代不易之令典也。表上敕百官集中台都议其事。时朝宰五百三十九人请不拜。三百五十四人请拜时大帝至六月。敕不拜君而拜父母。寻亦废止。秀之为法实谓忘身乎。抗表之际当年四月二十一日也。时京邑僧等二百馀人往蓬莱宫申表上请。时相谓秀等曰。敕令。详议拜否未定。可待后集。秀等乃退。于是大集西明寺。相与谋议。共投启状闻诸达官贵戚。若救头然。时宣律师上雍州牧沛王。启别上荣国太夫人启等秀之批鳞。所谓以身许法也。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掞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时则僧徒惶惑。罔知所栽。秀嗟教道之中微。叹君臣之慢法。乃上表。称沙门不合拜。徵引诸史。爰历累朝。引经律论。以为量果。词皆婉雅理必渊明。如云出家不存家人之礼。出俗无沾处俗之仪。其道显然。百代不易之令典也。表上敕百官集中台都议其事。时朝宰五百三十九人。请不拜。三百五十四人。请拜。时京邑僧等二百馀人。往蓬莱宫申表上请。于是大集西明寺。相与谋议。共投启状。诸达官贵戚。若救头然。秀之批鳞。所谓以身许法也。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宣业。龙朔时司成寺沙门。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元范。龙朔中普光寺沙门。著有别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九百八
元则。龙朔中洛州天宫寺沙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居成都。善三藏学。高宗麟德中往天竺观礼圣迹,路经南海波凌,与其国僧若那跋陀罗同译《涅槃》。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会宁律师。益州成都人也。禀志操行意存弘益。少而聪慧投迹法场敬胜理若髻珠。弃荣华如脱屣。薄善经论尤精律典。志存演法结念西方。爰以麟德年中仗锡南海。汎舶至诃陵洲。停住三载。遂共诃陵国多闻僧若那跋陀罗。于阿笈摩经内译出如来涅槃焚身之事。斯与大乘涅槃颇不相涉。然大乘涅槃西国净观见目云。其大数有二十五千颂。翻译可成六十馀卷。检其全部竟而不获。但得初大众问品一夹有四千馀颂。会宁既译得阿笈摩本。遂令小僧运期奉表赍经还至交府。驰驿京兆奏上阙庭。冀使未闻流布东夏。运期从京还达交阯。告诸道俗蒙赠小绢数百疋。重谄诃陵报德智贤(若那跋达罗也)与会宁相见。于是会宁方适西国。比于所在每察风闻。寻听五天绝无踪绪。准斯理也即其人已亡。伤曰嗟矣。会宁为法孤征才翻二轴启望天庭。终期宝渚权居化城。身虽没而道著。时纵远而遗名。将菩萨之先志。共后念以扬声。春秋可三十四五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玄奘弟子。高宗时选高僧,会隐获选。麟德中,奉敕与西明寺僧玄则等于各种佛经中略出精义玄文,名《禅林要钞》。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史失载氏族。素以道德学问。有名京师。麟德二年。诏与西明寺玄则等十人。撰禅林要钞于北门西龙门。修书所其书盖集大藏诸经。精义所成也。进呈。诏藏之秘阁。隐亦尝预翻译。兹不录。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会隐。不详何许人也。精明之气绰有盈馀。处于等夷若鸡群之见鹤也。天皇朝慎选高学名德。隐膺斯选。麟德二年敕北门西龙门修书所。同与西明寺玄则等一十人。于一切经中略出精义玄文三十卷。号禅林要钞。书成奏呈。敕藏秘阁。隐亦尝预翻译。玄则颇闻著述。高宗朝。斯为龙象之最焉。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生越之朱氏。八岁出家。淹贯经业。既受具。禀河中三论。复开涅槃大经。寻居幽僻习定。名响海寓。神龙元年。诏与宗师十人。入长乐内道场坐夏。上时从受菩萨戒。睿宗为相王。送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园问道。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书张锡国子监周业崔融秘书监贺知章睦州刺史康诜皆结师资。传香火请问禅要。卒年八十二。门人慧远等建塔。万齐融铭。
宋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道亮。姓朱氏。越州人也。厥考前刺会稽郡。亮年八岁。出家极通经业。受具后学河中三论。复讲涅槃经。寻入深谷破衣覆形蔬食资命。不交俗务直守童真。神龙元年孝和皇帝诏亮与法席宗师十人。入长乐大内坐夏安居。时帝命受菩萨戒。睿宗及妃后送异锦衾毡席。二年诏于西园问道。朝廷钦贵。大都督李孝逸工部尚书张锡国子监周业崔融秘书监贺知章睦州刺史康诜。同心慕仰请问禅心。多结师资或传香火。卒年八十二。门人慧远等建塔。万齐融为铭纪述。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汴之张氏子。自幼及长。洁志清范。诸胜阃奥。莫不登践。逮乎立年。盛明律藏。命宗树义。人所推崇。则皆励烁二。师之规诲矣。励公尝指以谓人曰。使吾道流通于河右者。繄亦赖此予而已。俄而又听法华地论于玉法师所。修止观法门于嵩岳相禅师所。定慧交资。戒捡益著。会东都以光有素德。举以住持。诏住天宫寺。仍充寺之上座。以抚绥清众。然而汎爱之诚。终古罕类。西方律学。莫不咨询。故其房宇门人。肩联踵接。有所成就。西明寺律师。君度奕奕标举一时俊烈。亦光之所进也。麟德二年。东都讲说。师资导达。弥所钦羡焉。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明律下之馀
释昙光。姓张氏。汴州人。自幼及长洁志清范。诸有胜徒莫不登践。于砺烁两师听受成教。逮至立年盛明律藏。命宗章义是所推崇。砺叹曰。使吾道流河右。诚此人乎。又往玉法师所听法华地论。高达胜乘玄理权实坦然。又往嵩岳相禅师学修止观。因屏绝尘恼不羁名利。会东都盛德须有住持。以光有素德景行难拥。遂敕召住天宫寺。又以教受新成众徒胥集纲管之任非人不传。因又召为寺之上座。绥抚清众不肃而成。然而汎爱之诚终古罕类。四方律学莫不咨询。故其房宇门人肩联踵接。成就所举远近遵承。西明寺律师君度。奕奕标举一时俊烈。亦光之所进也。今麟德二年。东都讲说师资导达。弥所钦羡焉。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
昙光律师者。荆州江陵人也。既其出俗远适京师。即诚律师之室洒善谈论有文情。学兼内外戒行清谨。南游溟渤望礼。西天承已至诃利鸡罗国在东天之东。年在盛壮不委何之中访寂无消息。应是摈落江山耳。 又见诃利鸡罗国僧。说有一唐僧。年馀五十。得王敬重秉权一寺。多赍经像好行楚挞。即于此国遇疾而瘗他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