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诠释
考释
涣释
入释
释网
释学
获释
除释
次释
释帝
释侣
释神
原释
辩释
释解
《國語辭典》:诠释(詮釋)  拼音:quán shì
对文字解释或指解释的文字。如:「这书将庄子的思想诠释得很好。」唐。颜师古策贤良问五道〉:「厥意如何?伫问诠释。」
《國語辭典》:考释(考釋)  拼音:kǎo shì
对古文物作考證并解释。
《漢語大詞典》:涣释(涣釋)
犹冰释。隐居通议·骈俪二引 宋 欧圣弼 《进〈周礼六官辨〉表》:“臣退揆蒙愚,未能涣释。” 明 范濓 《云间据目抄》卷一:“定盟且誓,永焉不諼,沉恨幽疑,泮然涣释。” 章炳麟 《文学说例》:“虽似涣释,方更穷詰,抑亦贤智之过歟?”
《高级汉语词典》:入释
参加佛教;进入佛门
《漢語大詞典》:释网(釋網)
(1).脱网。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2).指佛法。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释网更维,玄津重枻。” 张铣 注:“释网、玄津,并佛法也。”
分類:佛法
《漢語大詞典》:释学(釋學)
指佛学。北史·李同轨传:“ 梁武 ( 梁武帝 )深耽释学,遂集名僧於其 爱敬 、 同泰 二寺,讲《涅槃大品经》,引 同轨 豫席。”
分類:佛学
《國語辭典》:获释(獲釋)  拼音:huò shì
获得释放。如:「由于法官明察秋毫,伸张正义,他终于无罪获释。」
《漢語大詞典》:除释(除釋)
犹解除。宋书·孝武帝纪:“六月甲子,以国哀除释,大赦天下。”
分類:解除
《韵府拾遗 陌韵》:次释(次释)
后汉书祢衡传衡进至操前而止吏诃之曰鼓吏何不改装而敢轻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馀服裸身而立颜色不怍
《漢語大詞典》:释帝(釋帝)
梵语“释提桓因”的略称。 唐 杨炯 《梓州惠义寺重阁铭》:“借如梵天之闕, 释帝 之宫,两曜城池,五云楼观。”参见“ 释提桓因 ”。
分類:梵语略称
《國語辭典》:释提桓因(釋提桓因)  拼音:shì tí huán yīn
1.印度婆罗门、印度教的神名。原是雷雨之神,为众神之首。他征服人间和魔界中的许多敌手,所以后来渐渐发展成战神。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2.佛教的护法神。为忉利天之主。也称为「帝释天」、「因陀罗」。
《漢語大詞典》:释侣(釋侣)
僧侣。 宋 朱熹 《夏日》诗之二:“望山怀释侣,盥手閲仙经。”
分類:僧侣
《漢語大詞典》:释神(釋神)
释放心神,无所计较。谓抛却一切意念。庄子·在宥:“解心释神,莫然无魂。” 成玄英 疏:“解释,遣荡也。”
《韵府拾遗 陌韵》:原释(原释)
齐书武帝纪永明六年春正月壬午诏曰二百里内狱同集京师克日听览自此以外委州郡讯察三署徒隶详所原释
《漢語大詞典》:辩释(辯釋)
(1).犹辩解。 明 李东阳 《澹轩记》:“每勾稽戎籍,贫而当遣者,必为资送;或诬相告引,则力为辩释。”
(2).辨析阐释。辩,通“ 辨 ”。晋书·儒林传·徐邈:“论议精密,当时多諮稟之,触类辩释,问则有对。”
《漢語大詞典》:释解(釋解)
(1).解释,说明因由。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悰 ( 杜悰 )尝以事怪琳( 欧阳琳 )客或有为 琳 释解者。”
(2).解决疑难事件或问题。 五代 冯延巳 《昆仑奴传》:“生曰:‘汝辈何知,而问我襟怀间事。’ 磨勒 曰:‘但言,当为郎君释解,远近必能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