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观所缘缘论释
释梵护法
六十二见 其六 释六十二见
四苑──帝释四苑
七字──观心释华严经题七字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十门释经
天台通别释题
贤首能所释题
应身,释迦牟尼如来
释义相
不得作帝释
难晓须释
释迦牟尼佛
释迦毗棱伽
观所缘缘论释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护法菩萨造,唐义净译,释观所缘缘论中破外执之与夺意者。
释梵护法
【佛学常见辞汇】
帝释和梵天是护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六十二见 其六 释六十二见
【佛学次第统编】
六十二见所立之六十二论,下分释之。
一、常论四:
一、外道入禅定,得忆识过去二十劫以来之事,而计其中之众,为常住不灭也。
二、某外道忆识过去四十劫以来之事,计之为常住也。
三、某外道忆识过去八十劫以来之事,计之为常也。
四、某外道以捷疾智或天眼,计现在之众生及世间为常住也。
二、亦常亦无常四:
一、自梵天没而来生于人间,得宿住智,观前之来处,言彼大梵天王自然而有,一向是常,我等为彼所化,故为无常。
二、彼天众为戏笑放逸,失定而没,落于此土者,后得宿住智,知前之来处,计曰,彼众之不戏笑放逸者,在彼为常住,我等戏笑,故致此无常。
三、彼天众生欲染之心者,为之失定而没,在于无间,后得宿住智。计言彼天众之无相无染者为常住,我等生欲染之心,乃致此生死无常。
四、某人以捷疾智,分别思量,计我及世间为常无常也。
三、边无边四:
一、有人入定,观世间有边际,而起边见。
二、有人入定,观世间无边际,而起无边见。
三、有人入定,观世间之上下有边,四方无边,或四方有边,上下无边,起亦有边亦无边之见。
四、有人以捷疾智,观察世间,起非有边非无边之见。
四、种种之四者。
一、有人自不知世间有报无报,而他人来问此事,耻以不知答之,强随自己之所解而答之也。
二、有人自不知有他世无他世,而有人来问此事,若记别有无,则恐为妄语。反问于彼,而随彼之所见,答以如是也。
三、有人不知善与非善之法,而有人来问此事,以非善非恶答之也。
四、有人自愚钝不知他之问,他若有问,则随他之言而答之也。
世有四种之人,于他问而住于如此见解,是为种种论之四见,瑜伽论名为不死矫乱论,外道所事之天,名不死。事不死天者,遇他人问不死天之事。一种人以怖己之无知故,一种人以心有谄曲故,一种人以心怀恐怖故,一种人以愚钝故,为种种矫乱之答也。
五、无因见论二:
一、有人先自无想天中,生于人间,后修禅定,见前生之无想无心,世间无因而计为有也。
二、有人以捷疾智分别之,世间无因而执为有也。
六、有想论十六。
一、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色身,有想念。
二、计无色身,唯有想念。
三、计亦有色有想,亦无色有想。
四、计非有色有想,非无色有想。
是为以想对色之四句:
五、计我死于此,而后有边际,有想念。
六、计无边际,有想念。
七、计亦有边有想,亦无边有想。
八、计非有边有想,非无边有想。
是为以想对边无边之四句:
九、计我终于此,而后有苦有想。
十、计有乐有想。
十一、计亦有苦有想,亦有乐有想。
十二、计非有苦有想,非有乐有想。
是为以想对苦乐之四句:
十三、计我死于此,而后有一想。
十四、计有若干想。
十五、计有小想。
十六、计有无量想。
是为以想对多少之四句。
七、无想论八。
无想对于色身四句:
一、我终于此后,有色而无想。
二、亦无色亦无想。
三、亦有色无想,亦无色无想。
四、非有色无想,非无色无想。
无想对于边无边四句:
五、我终于此后,有边际而无想。
六、无边无想。
七、亦有边无想,亦无边无想。
八、非有边无想,非无边无想。
彼既为无想论,故无对苦乐之四句,亦无对多少之四句,以是皆为有想上之见解故也。
八、非有想非无想八。
对于色四句,对于边四句,皆同无想论,亦无苦乐之四句,多少之四句,以亦非想非无想故也。
九、断灭七:
一、我今此身为四大所成,父母所生,衣食之所养,是为无常,终归于断灭。
二、我今此身,不得灭尽,生于欲界天,乃终断灭。
三、欲界天之身,未得灭尽,至于色界天,诸根具足,彼之报尽,竟归于断灭。
四、在色界地中,未得灭尽,生于无色界之空无边处,而可断灭。
五、在空无边处中,未得灭尽,在生于识无边处,而可断灭。
六、在识无边处中,未得灭尽,生于无所有处,而后可灭尽。
七、无所有处中,尚不可灭尽,生于非想非非想处,彼之非想报尽,断灭无馀。
十、现在泥洹五:
一、有人言我今此身泥洹,何则?我于现在之五欲自恣受快乐,此身即是泥洹,过之更无泥洹,是指欲界为泥洹也。
二、有人指色界之初禅天为泥洹。
三、有人指色界之第二禅天为泥洹。
四、有人指色界之第三禅天为泥洹。
五、指色界之第四禅天为泥洹。
四苑──帝释四苑
【三藏法数】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梵华兼举也。须弥山顶是诸天所住之处。有城名曰善现,乃帝释所都。城有千门,严饰壮丽,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其城四隅,有四台观,金银等宝所成,甚可爱乐。城外四面,面各一苑,形皆正方,中央各有一如意池,八功德水盈满其中,是彼诸天游戏之处也。(八功德水者,一澄清、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八饮已长养诸根也。)
〔一、众车苑〕,谓帝释诸天若欲游玩,随天福德之力,种种宝车,于此苑中自然出现。
〔二、粗恶苑〕,谓帝释诸天,若欲斗战之时,随其所须,甲仗等器于此苑中自然出现。
〔三、杂林苑〕,谓帝释诸天,若游此苑,于诸众妙之境所玩皆同,俱生胜喜。
〔四、喜林苑〕,谓帝释诸天,若游此苑,极妙欲尘种种皆集,历观遍览,喜乐无穷,而不生厌。
七字──观心释华严经题七字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一、大是心体〕,大即常也,遍也,体即心体也。谓此心体含容法界,称性周遍,平等广博,不变不迁,无外无际。故云大是心体。
〔二、方是心相〕,方即方法,相即轨持也。谓无边法相,恒沙性德,皆由此心轨持含摄。故云方是心相。
〔三、广是心用〕,广即包博,用即业用也。谓此心业用,广博无际,而能出生万法,应用无尽。故云广是心用。
〔四、佛是心果〕,佛即觉也,果即菩提之果也。谓能离诸烦恼,觉了万法,具一切智,而得无上菩提,乃是證此心之果,非从外得。故云佛是心果。(梵语菩提,华言道。)
〔五、华是心因〕,华即喻也,因即行也。谓以种种万行之因华,皆由此心而能开觉。故云华是心因。
〔六、严是心功〕,严即庄严,功即功用也。谓能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体,皆由此心运用之功。故云严是心功。
〔七、经是心教〕,经即能诠之名,教即言量也。谓于一文一句,诸法众理,行布圆融地位法门,皆由此心诠量该通。故云经是心教。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三藏法数】
(出观音玄义)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馀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有所以也。疏即义疏,别解品内之文。疏,通也、决也,谓令经文所诠义理,通决而无壅碍也。)
〔一、人法〕,人即观世音,法即普门。观世音者,谓此菩萨以中道妙智,观于世间众生受苦求救之声,一时皆令解脱也。普门者,普遍也。门即能通之义,谓实相妙理,互通遍摄,无所障碍也。此品具两问答:依前问答,论观世音人。故经云:以是因缘,名观世音?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种种说法。故经云:方便之力,其事云何?以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前后问答者,无尽意初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答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等。是也。次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等。答云: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等。是也。)
〔二、慈悲〕,慈即爱念,谓以爱乐欢喜,起大慈心,能与他乐也;悲即悯伤,谓以恻怆怜悯,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今依前问答,论观世音大悲拔苦,百千苦恼皆得解脱也。依后问答,论普门示现大慈与乐,即应以得度而为说法也。良由观音之人,观于普门之法,达于实相之理,悯诸众生,理具情迷,枉受众苦,失于本性之乐。是以即起慈悲,誓拔其苦,而与其乐。故以慈悲次人法而明之也。
〔三、福慧〕,福即福德,谓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五度也;慧即智慧,谓般若一度也。五资于慧,慧导于五,犹目与足,不可互阙。今观世音智慧庄严也,普门福德庄严也。以智慧庄严,则大悲誓满,拔苦义成;以福德庄严,则大慈誓满,与乐义成。故以福慧次慈悲而明之也。
〔四、真应〕,真即真实,谓真身也;应即应现,谓应身也。真身是体,应身是用。今观世音中道妙智,契于实相之境,即是真身;普门说法,随所应现,即是应身。若福资于慧,显出真身;慧导于福,显出应用。故真应次福慧而明之也。
〔五、药珠〕,药即药树,珠即如意珠。药能愈病,喻观世音真身益物,以真身冥理,理显则三惑皆消;珠能雨宝,喻普门应身益物,以应身对机,机感则众善普会。故药珠次真应而明之也。(如意珠者,天上胜宝,状如芥粟,能出众宝,随心降雨也。冥理者,契合于理也。三惑者,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也。)
〔六、冥显〕,冥即冥密,显即显现。谓观世音真身被物,冥作利益,以众生不见不知,称之为冥;普门应身,对机说法,显作利益,以众生有见有知,称之为显。故以冥显次药珠而明之也。
〔七、权实〕,权即权巧,权智也;实即真实,实智也。今观世音随自意,以实智照之众生,即得冥益;普门随他意,以权智照之众生,即得显益。如是冥显获益不同者,盖由二智之力,权巧无方,赴机允当,不失其宜。故以权实次冥显而明之也。(权、实二智者,权即一切智、道种智;实即一切种智也。)
〔八、本迹〕,本,犹根本;迹,犹足迹。譬人所居之处,则有行往之迹。今观世音不动本际,而能实智益物;普门曲垂迹化,而能权智益物。观音既是过去正法明佛,其本已高,所作权、实之迹则妙。故以本迹次权实而明之也。
〔九、缘了〕,缘谓缘助,了谓晓了。即性德本具缘了二因也。前之八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顺论生起也。今挹流寻源,逆而推之,则真身智慧悲誓,及观音之人,皆是性德了因种子而显发也;应身福德慈誓,及普门之法,皆是性德缘因种子而显发也。自行次第既尔,化他次第亦然。谓本證实智冥益药树属乎了种,迹化权智显益珠王功归缘种。故缘了次八双之后而明之也。(缘助者,以缘资了也。本具缘了二因者,谓缘了二因,一切众生本性元具也。若顺性而修,了因显至果,则成智德;缘因显至果,则成断德。缘、了二因,皆名种子者,种有发生之义,谓果上智、断二德之显,皆从因中缘、了二因而发生也。)
〔十、智断〕,智能照理,断能断惑。即果上所显智、断二德也。智德即般若,断德即解脱,亦涅槃也。前明缘了,是却讨因源;此明智断,是顺论究竟。所谓始则起自了因,终至菩提大智;始则起自缘因,终至涅槃断德。若入涅槃,众行梵息,故居第十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却讨者,却退也,谓从果德之中,却退推讨因德之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十门释经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三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三论义理分齐。既知圆义包含广博,未审被何根器,故第四论教所被机。虽知正被圆机,未知能诠,何为教体?故第五论教体浅深。已知教体该罗,未知所宗尊崇何义?故第六论宗趣通局。既知旨趣冲深,未委能诠文言广狭,故第七论部类品会。既知部类广则无尽,略乃百千,而亦未知何年传译?有何感应?使宗承有绪,故第八论传译感通。大旨既陈,随文解释,先明总目,故第九论总释经题。总意虽知,在文难晓,故第十论别解文义。故云十门释经也。(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百千者,十万也;此经有十万偈,故摄论谓此经名百千经也。)
〔一、教起因缘〕,教起因缘者,明此经教法兴起之因缘也。谓如来出现,最初欲说甚深大法,即从眉间白毫相中,放大光明,以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知不见。于是称法界性,而说此经,令诸众生修习圣道,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此则开示众生等有佛智因缘,而令斯教兴也。
〔二、藏教所摄〕,藏即含藏之义。谓经律论之三藏,各能包含无量义理也。教即契经、重颂、授记、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十二分教也。所摄者,谓此经与彼三藏十二分教,互相摄也。若彼摄此,于三藏中,属经藏摄;十二分中,属契经、方广二分所摄。若此摄彼,则三藏十二分教皆属此经摄也。盖此经一法,能含无尽法门,而况法法圆融,重重无尽。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契经者,谓长行散说之文也。重颂者,谓再颂长行之文也。授记者,谓佛授菩萨作佛之记也。讽颂者,谓不颂长行而直说偈也。自说者,谓佛不待他问而自说也。因缘者,谓有人问故为说是事也。譬喻者,谓假譬而说也。本事者,谓说弟子前世之事也。本生者,谓说菩萨所修行之事也。方广者,谓说正理之广大也。希有者,谓佛现神力种种等事也。论议者,谓决择辩论一切法义也。)
〔三、义理分齐〕,义即圆教所诠玄妙之义,理即法界所显圆融之理,谓此经所诠义理,正属圆教,说一法则诸法皆摄,谈一位则诸位咸收;是故尘含法界,念摄僧祇,一切法门同归华严性海也。分齐者,以圆教所明,事事无碍,法界及一切尘毛,称性圆融,所显之理,正是此经分齐也。(僧祇,梵语具云阿僧祇,华言无数。)
〔四、教所被机〕,教所被机者,谓此圆融具德之教,正被一乘圆顿之机。诸大菩萨及无信等从类收摄,略有十机。令其信解悟入,同游华严性海。经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乃至深入如来境界。是也。(十机者,无信机、违真机、大实机、狭劣机、守权机、正为机、兼为机、引为机、权为机、远为机也。)
〔五、教体浅深〕,教体浅深者,谓如来说教,必有其体。若演华严之教,则以海印三昧,及事事无碍为体。今通论一大藏教,从浅至深,略而明之,有十体也。(梵语三昧,华言正定。海印三昧者,谓大海澄渟,万像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在如来三昧智中,犹海现像也。十体者,音声语言体、名句文身体、通取四法体、通摄所诠体、诸法显义体、摄境唯心体、会缘入实体、理事无碍体、事事无碍体、海印炳现体也。)
〔六、宗趣通局〕,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通者,总论一代时教,从狭至宽,以为十宗。局者,别局一经也。此经总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不思议为宗,故所谈所尚之语,不出乎此。盖令人寻宗归趣,称性起修,證入法界,成佛果德。若馀诸经,则说法各异,归趣不同也。(十宗者,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三性空有宗、真空绝相宗、空有无碍宗、圆融具德宗也。)
〔七、部类品会〕,部即诸部,类即流类。谓从此经部内,流出别行之经也。盖此经教海难思,无穷无尽,从狭至广,略显十类一略本经即今所传之经,一部,三十九品,八十卷文。九会所谈,四万五千偈。其馀九类部品会数,广略各不同也。(十类经者,略本经、下本经、中本经、上本经、普眼经、同说经、异说经、主伴经、眷属经、圆满经也。九会者,一会菩提场,二会普光明殿,三会忉利天宫,四会夜摩天宫,五会兜率天宫,六会他化天宫,七会、八会皆在普光明殿,九会逝多林也。)
〔八、传译感通〕,传译者,谓西天传至东土,译彼梵语,成此华言也。盖此经前后凡二译。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僧佛度跋陀罗,于扬州谢司空寺,译梵本为三万六千偈,成六十卷。一唐證圣元年,于阗国僧实叉难陀,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增益九千偈,共前四万五千偈,成八十卷。即今流传者是也。感通者,佛度跋陀罗译经之时,感龙王遣二青衣童子,每日从池而出,以给瓶砚之水。实叉难陀译经之时,感天降甘露,徵应良多,备载传记也。(梵语佛度跋陀罗,华言觉贤。梵语实叉难陀,华言喜学也。)
〔九、总释经题〕,总释经题者,谓总以妙义解释大方广佛华严经之题目也。盖大方广者,所證法也;佛、华严者,能證人也。又云大以体性包含,方广乃业用周遍,佛谓果圆觉满,华喻万行披敷,严乃饰法成人。经谓贯穿常法。故一经体用,尽大方广;五周因果,皆佛华严。斯乃人法双标,法喻齐举,具体具用,有果有因,理尽义圆,统摄无外,为一部之宏纲也。(业用者,谓佛不思议功德之业,称体之力用也。五周因果者,所信因果,差别因果,平等因果,成行因果,證入因果也。)
〔十、别解文义〕,别解文义者,谓既总释经题,则当别解经文,使妙义之不壅也。此经文富义博,一文一句,包含法界,科释难尽。略而言之,大科三分。盖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说微言,先显因由。故此经从世主妙严品为序分。因缘既彰,当机受法,故此经从如来现相品至入法界品为正宗分。正宗既陈,务于流通,复令末叶传芳,法灯永耀。故此经从入法界品内,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已下,为流通分。故祖师作疏述钞,尝释其义焉。(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天台通别释题
【三藏法数】
陈隋间,天台智者大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通别二义而判释之。如妙法莲华经上之四字是别,别在此经故;经之一字是通,通于一切诸经故。馀经亦然;是为天台通别释题。
贤首能所释题
【三藏法数】
唐朝贤首国师,凡解一经题目,必以能诠之文,所诠之义,而判释之。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上之六字是所诠,经之一字是能诠,馀经亦然;是为贤首能所释题。
应身,释迦牟尼如来
【三藏法数】
智与体冥,能起大用,随机普现,说法利生,故名应身。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如来者,成实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是也。(智与体冥者,谓自报之智与法身之体冥合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释义相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为众生故,施无碍辩,解经释义,以最上法而摄受之,是名释义相。
不得作帝释
【三藏法数】
谓帝释勇猛少欲,修持戒善,报为天主。若女人杂恶多欲,则不得作帝释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即忉利天主也。)
难晓须释
【三藏法数】
谓佛所说经教,义趣深远,卒难晓了,必须解释,方能解悟,故名难晓须释。
释迦牟尼佛
【三藏法数】
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是姓,寂默是字。以寂默故,不住生死。以能仁故,不住涅槃。悲智双运,利物无穷,故立此号也。人寿减至一百岁时,出世,为贤劫中第四佛。
释迦毗棱伽
【三藏法数】
梵语释迦毗棱伽,华言能胜。谓此宝能胜一切世间众宝,世所希有,故名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