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280 281 282 283 284 286 287 288 289 下一页
释能义
释普亮
释普照
释契灵(字 仲光 )
释清
释清梵(字 竺音 )
释清荫(字 宏泉 )
释全俊
释如本(字 南询、妙圆 )
释如观(字 蕴虚 )
释如慧(别称 兀斋 如慧 )
释如念(别称 幻斋 如念 )
释如山(字 鹫峰 )
释如唐
其它辞典(续上)
释能蠲(字 宝藏 刘 )释能义
释普亮
释普照
释契灵(字 仲光 )
释清
释清梵(字 竺音 )
释清荫(字 宏泉 )
释全俊
释如本(字 南询、妙圆 )
释如观(字 蕴虚 )
释如慧(别称 兀斋 如慧 )
释如念(别称 幻斋 如念 )
释如山(字 鹫峰 )
释如唐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能蠲。字宝藏。河间献县人。姓刘氏。少孤。诣戒坛。从大千震公圆具。有僧自伏牛山来。请戒语及炼魔事。蠲跃然即裹足往。遇大川。授以念佛法门。遂立期修般舟三昧。历七夏。既而过乾河沟。谒通天老人。留度岁。一夜独立至旦。如弹指顷。闻板声。心意豁然。成一偈上通天。通天亟止之曰。毋为狂魔摄也。后闻楞严。于徵心处有解。复入炼魔场。九旬行坐。间得定相宛然。又走终南山。依孤月禅师四年。偶山行得一小室。因留止。日掘山蔬充腹。极意禅寂。孤月劝令质于遗教曰。毋为三昧酒所醉。此深坑不可堕也。随入燕。参龙华通讲主崇寿秀法师。多所开解。乃叹曰。孤月为我何深至也。虽然。耽寂非矣。趋喧宁是哉。古人得旨之后。岩边树下。甘澹受辛。安有如今日易蓬户于朱门。守净檀为世业者。余有愧道德。未能垂手入廛。盖头一把茆。终当尘不到耳。乃四众坚请住广济寺。不获已许之。而绳衲粝餐。视山居不异也。报缘欲谢先三日。集诸方。至日称佛名三千声。跏趺而逝。世寿八十四。坐夏七十三。塔于德胜门外观音庵之后。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能义者。四明人。与如同时。道望亦相等。埒皆为僧录司官。受知于皇上。杨东里序如塔云。吾行四方。所遇其人。器识论议。伟然出乎众人。而汲汲以修。废举坠光。大师门为任者。亦不少矣。则岂独昔之时为然或。而求夫渊然。其存泊然。其行望之如无能。即之而有味者。盖在昔已不多得。亦何独于今也。太宗皇帝。临御四方之名高僧。皆尝入觐。而圣心所重者。独四明之能义。会稽之一如。噫。是岂偶然哉。又云。二师。恂恂温恭。言若不出口。如。深于法华。义。深于楞严。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四
释普亮,未知何许人。识怀温敏,风仪遒远。弱冠剃染,慧解兼人,博涉内外,独契真如,而道贵利他,更思弘济,振锡荆楚,卜居妙峰山,创建兰若。其山在远安城外五十里许,地隔尘嚣,林壑深秀,乃刳辟荒坏,剪除榛秽,道流引渠,寥廓泓漾。俯视澄清,镜空心澈,诚安禅之福地,初启之灵源也。天顺丁丑,奉礼部劄付敕赐额曰福河。亮亦深蒙褒许,自是厥后,神宇栉比,堂殿相望,弥漫山阿,萦回河岸。一时士大夫归向,玄素蒸蒸,宏护之雄,莫之与京。隆庆初,有弘参、深润者,重振家声,高大楼观,覆以琉璃。法席所宣,直阐向上,开悟来学,亦临济之秀,法教光显,实寄其人。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遗身篇第七之一
释普照,未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初梁武帝时,有释宝志者,屡见神异,卓锡斯山,故旧有志公庵。明嘉靖时,圯废已久,荆榛丛杂,狼虎窟之,人不敢近。照乃审迹寻址,燔其林莽,搆庐而居,纂修其绪。虎犹群聚,高据洞穴。照断臂祭之,虎乃散去。人谓诚心所感,自是游迹复通,志公之业,赖以弗湮。至万历间,其徒明律复张拓之。后妙峰液铜为殿,卜吉山中。明律以庵基山场田亩,悉献之。而宝华山之名始著。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光,萧山人。居杭州理安寺,有《山居诗》。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清公者。不知何许人。重兴南京永宁寺。以清苦自励。亲执劳役。寒暑无厌倦心。天子嘉其勤。授以左觉义。以尸祝釐。虽处荣遇。而苦节弥竖。一室萧然。朝夕称佛名号拜礼。求速超脱。忽所事大士像。放白光萦萦如丝缕。盘旋于室。至夜如秉烛。复梦。大士谓曰。尔以精心恳祷。宜即参访。了心为上。师拜受之。即掩关于弘济寺。提无字话。心念相依。胁不沾席者三年。忽一念不生。三世际断。经三日。夜见大千世界。光若琉璃。闻远鸡唱乃起。说偈曰。喔喔金鸡报晓时。不因他响讵能知。三千世界浑如雪。井底泥蛇舞柘枝。他日以偈呈善世古林香公。公喝曰。多嘴汉。明日特为师上堂。才竖起拂子。师随夺之。自是得无碍机。人不敢婴其锋。且言。人吉凶无不悬应。自奉极淡薄。每有金帛之供。视之漠然。悉付尝住为公。众须一心恳恳。为人惟恐不及。凡于法门无益之事。毫发不经念虑。所以兴永宁。莫大之功。举之如掇。实。自道行中来。非缘报偶然也。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清梵,字竺音,秀水东禅寺僧。有《半秋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照兼)弟子清荫,字宏泉,嘉兴蔡氏子。少聪敏薙发,外麓袭照。业以医鸣,于时而修持益力。因往平窑闻谷大师所,受具足戒。归请径山义航法师说《楞严》、《般若》诸经。有楚才者,重建圆通阁,未毕而殁,荫为勉力成之。复倡修大雄殿,木商倪作霖曾受病,几濒于危,为荫所全活,因施三百金,购大木以毕其愿。及荫寂,塔于西山月桂峰下。后数十年,开拓禅房,犹用其遗材不尽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日本人。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如本,字南询,嘉兴白莲寺僧。善书。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六
释如本,字妙圆。万历时与妙光慧禅师同游黄山,止于佛岭,把茅葺亭,设姜施茗,弘其愿力,相与胼胝,百具更新,遂成胜地。慧为歙岩王氏子,本则遗其氏里。尝自述《佛岭纪事》一篇,略云:“万历甲辰,自浙之虎跑来游黄山,至歙西潜口之上五里曰‘佛岭’。前后十里间,悄无人烟,岭头有亭,额曰‘佛岭云亭’。时当炎夏,行人苦渴,因与道侣雪樵,行头蛇(陀)行,煮水以赡行旅,就亭右诛茅,为蔽风雨计。忽于荒草中见一断碣,苔藓㳽漫,大半剥蚀,然隐隐可辨,于唐有志满,于宋有云林,具见林传,而亭亦于淳祐甲辰为汪桢珉所建,工费壮固。自宋至元,废兴不常。明洪武甲子,亭将圯,众为修治,有僧栎庵居之。正德丙寅,里人汪以辅氏,又为更新,盖佛岭之名,由来旧矣。本既爱其叠峰排空,中通一线,松声涧响,云影山光,鸟鸣喈喈,掩映其间,诚佳境也。爰与道友定居焉,此可见本之志愿矣。又亭之北麓有水,一泓乳汁,涔涔出石骨中,白拟流酥,清同法鉴者,雪照泉也。泉以石为腹,泉心清彻,可鉴毛发,偶立久之,凉气沁人,不待洗涤,尘垢自消。慧初辟地时,疏凿成池,用以济行旅饥渴。因给庵僧食饮,至今赖之。”本尝参憨山清,清有《示妙圆禅者》,偈曰:“湛湛青莲花,居泥而不染。明明出世心,雪在玻瓈盏。”足状其禅心澈悟,功候圆成。故寂时,辞众偈云:“打破虚空,如风扫叶。天外山青,岭头日白。”正岩豁堂《雪霁寄妙圆老宿》有“寄言久卧寒岩柏,共拂高枝仰太阳”之句。岩康熙中始寂,本盖有高年者。又谢彦章《赠妙光上人》诗,叙曰:“十年前为作《募修石路疏》,今路已成,经楼佛阁,亦复焕然。观其愿力,可谓无负厥功。”其诗云:“四十年如一日过,入泥入水意如何。从他觉路光明殿,不比山僧愿力多。”可见本与慧开拓之勤。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如观,字蕴虚,海盐云岫庵讲僧。有《梦花幻住》二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蕴虚,海盐人。居云岫寺,有《梦华幻住》、《禅馀》诸集。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兀斋。幻斋二比丘。俱出襄阴钟氏。为同祖兄弟。同师素庵法师。称高足。兀斋。名如慧。法师与慧。在俗父子也。母汪腹之时。师已入留山矣。慧生三历不语。一日父归省其祖。一见喜曰。我父子同出家去。家人异之。五岁失母。养于伯母江。即幻斋之母也。慧。幼习世典通大意。会法师集讲京师。因来省。遂祝发座下。时十三岁。初听楞严。至徵心辩见会五阴三科处。愕然自失。乃登坛受具。昼夜六时。除听讲外。即跏趺习定。兀然如槁木者三年。同学呼为兀斋。一日定中。见大光明身等虚空。自是掩关不语。妙悟益发。内外典籍。寓目即了。无滞义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幻斋。名如念。为人温厚老成。嗜学经论如渴。二人同心执侍。如阿难难陀。以故栖霞法席。为江南最。二公俱善达观老人。观方佩南宗心印。勘辩诸方。而二公与之出入议论。时蒙许可。其人可知矣。丙戌十一月初七日。慧忻然谓弟子曰。我愿毕将去矣。遂七日不食。而精神挺然。至十三日。端坐将逝。弟子请曰。着甚么衣好。曰。不干他。遂逝。其夕。观师在京之潭柘。梦慧掉臂西行而无侣。呼之不答。讣至。方验其异。又三年戊子十一月十三日。慧方大祥。而念忽叹曰。我更十日逝矣。至期果逝。与慧同塔龙化庵后。慧。世寿四十四。僧腊三十二。念。世寿三十八。僧腊二十五。方今丛林衰替。二公俱精进光明幢。使不夺其年。庶几为大法栋梁。而竟为报缘所局。未终下寿。遂弃人天。伤哉。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如山,字鹫峰,秀水天宁寺僧。陈眉公曰:“山公匠心刻意,语多警拔,真秋潭的骨弟子也。”有《碧莲院稿》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如唐者,关中人。初至滇,栖鸡足山罗汉崖下,日讽《法华》。久之,泉自崖根迸出,众多叹异,乃为造寺,曰“西来寺”,本所自也。如唐性本慈祥,善心化物。每于食后,以手承钵,立向阶前,念佛一声,则林中群鸟,翩翻随至,集肩而食。殊行甚多,后不测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