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1,分325页显示  上一页  273  274  275  276  277  279  280  281  282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道仁(惟诚 郑 )
释德润(香谷 俞 )
释古汝(似石 )
释今龙(枯吟 )
释今覞(石鉴、翰序 杨大进 )
释具宗
释性藏(紫芝 )
释本画(天岳 寒泉子 萧 )
释法华
释今二(一有 陈 )
释今沼(铁机、自昭 炜 )
释祥晖(瑞林 孙 )
释养心
释仁策(截流 梦憨 )
僧福慧( 思修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道仁,字惟诚。姓郑氏,福唐人。父玉立,母吴氏。将诞之夕,祥光满室,邻里异之。幼而失怙,养于舅氏。仁体貌清俊,举止端凝。毁齿之岁,便厌火宅,其种性然也。年十三,礼福唐灵岩良真出家,左右服勤,无间寒暑。随真入黄檗祖山,而福严费隐方开法席,仁祝发入堂。时祖席重光,英俊云集。有西堂时恒师,解行兼优,通内外典,仁常亲炙,奉为楷模,而默究本分,晨宵无间。因参赵州衫子䛡,久碍胸次,一夕经行堂中,举头见琉璃灯将灭复明,瞥然有省,遂颂曰:“赵州用处天然别,提起布衫重七斤。只是寻常家里物,令人千古乱纷纷。”即书呈费,费颔之,自是益加奋厉。受具后,云峰亘来继主席,见仁弥加器重,勉以法语,随众入堂,屡受钳锤。生平所得,涣然若释,虽久往檗山,几阅炉鞴,而脚跟脱落,实在此际。洎亘迁罗山,至住漳之报劬广严,仁皆殚力辅赞,众咸皈仰。庚寅岁,始承属付,应青山之请。丙申游金浦,有懒云上人请居梁山白云洞,丁酉,重兴清泉岩。亘命专使,赍赠源流法衣。庚子冬,受总镇王公敏斋请,出世兴教万寿禅寺。寺自唐妙应开辟以来,已𠪾千载,香烟灰冷,钟梵无音。仁来莅止,道风远播,四众云臻,数年间佛殿、法堂、山门、廊庑,一以新之,而金像夹辉,华丽胜昔,虽曰檀护倾输,亦仁之德诚感孚,有以致之也。癸丑秋,偕众游月江,归而示疾,日以耗损,缁素踵至,勉以精诚。自来知好,修书言别,若话平生。临化之夜,呼行者汎埽曰:“吾将行矣。”弟子元升问末后一句。仁曰:“踏遍周沙界,脱体月明前。”曰:“毕竟向何处去?”仁曰:“何处不风光。”遂奄然而寂,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也。塔于青泉之左,释超弘为之铭。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德润,字香谷,姓俞氏,新添人也。以明万历己未正月二十一日生,生时有僧到门口唱偈云:“元正三七,眉横鼻直,日月同明,川流不息。”其父问之,不答而去。因记之,以占其异。稍长,习文艺颇不后人,独喜近僧侣,谭内典,尝与宝华上人相契,后其父宦滇,随之任,每叹世路崎岖,超然名利。丁酉,抵腾越,入云峰山,从心安剃度,精勤罔懈。后谒阿山,示以无踪迹三字,研穷晨夕,因行头陀行。建刹接众,聚食千指,常坐门外诵咒祈求,香供依蒲连翩而集,众赖以赡。经行四十馀日,夜闻钟声,静中一惊,汗流浃背,觉无踪迹三字悠悠窅窅,浑然无间,身心俱空矣。庚子岁荒,斗米数金,加以大疫,润恻然悯之,更募赈饥,率徒掩骼不可亿计,郡县钦崇,为额其寺曰普济。由是道风远鬯。复叩诸方,亲承妙谛,后谒半生老人于昆明五华寺,机缘有契,授以拂偈。庚子春初,率众为破老人拈香祝寿,亦正月二十一日,与己生辰月日相同,忽悟前僧遗偈日月同明者,信有因也。壬子冬,崔方伯之英延主常乐,岁久荒废,张公国忠、何公拱极感润精诚,施拾 钜资,重修殿宇,新建廓庑。壬戌冬,主昆明胜因。癸亥九月,镇安将军马公遣使相迓,谓常乐重经修饰,大功告成,毕乃愿力,率众归来,当所欣许。即翩然还止,然润已先期走柬,谢诸檀越,及远近二众,故复院一日,即示疾遄化,口吐白气,悠然而逝,寿六十五。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三
古汝,字似石。琼山(今属海南)人。十岁衣缁,明桂王永历十三年(一六五九)登具。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龙,字枯吟。茂名人。礼石波禅师受具。明桂王永历十三年(一六五九),参天然于雷峰,为典客,随入丹霞。会石鉴禅师分座怡山,奉命以监寺辅行。洎石公退院,从福州往参天童,当机大悟,木陈和尚付以大法。寻示寂天童。著有诗稿。事见高雷旅港同乡会《高雷文献专辑》。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一
今覞(一六一九—一六七八),字石鉴。新会人。本姓杨,名大进,字翰序。鼎革后遂谢诸生,明桂王永历十四年(一六六〇)落发雷峰,为天然第二法嗣。著有《石鉴集》、《直林堂全集》。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具宗,无锡人。讲天台止观,修念佛三昧,诲人不倦。顺治十六年示疾,具汤沐浴,著一履诵《弥陀经》,复唱佛,书“廓落虚灵,无往来处”二语,掷笔而逝。
释性藏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性藏,字紫芝,渝城人。年十五祝发,主白水寺三十年,九开阐,祗有语录数卷,康熙癸丑抚军延至江左,乙卯寂于扬州上方寺,其别众偈云:“年光五十七,世缘今已毕。东海石头枯,大峨如铁壁。”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本画,字天岳,别号寒泉子,姓萧氏,蕲春人。幼性聪慧,年方四周,听塾师诵书,随声咿唔,曰:“我亦能诵。”试之果然。因令从读,日数百言,颖异迈俦。稍长,随父避寇匡卢,恍然旧游,白父出家,就大林慧剃染,锐志苦学。偶尔婴疾,乃礼诵习禅,以资静摄。因阅镫录“藏身处灭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怀疑不已。一日晓起,宿鸟飞鸣,有省。时往参雪峤信于开先,问:“某也坠地二十年,未知坠地事。”机语契合,从兹服膺。后依山翁忞于布木台,会天童密云示寂,相随过四明,乃于龛前受具足戒。明年,忞继席,尝于侍立次,问:“大慧谓:参禅贵得命根断,若命根未断时如何?”忞喝曰:“汝识何为命根!”乃豁然而悟。后再参信于云门,书云门大树授之。又参箬庵问于夹山、玉林琇于大雄,皆器重之。忞往台州广润时,招画至,忞即升座告众,授以衣拂。后结茅于黄石岩,三年移牧石庵,首开法于龙门。迁海会,历杭之佛日清流,越之平阳,尝再至焉,为日最久。康熙丙子,延居天童,年已七十六矣。圣祖南巡,赐宸翰石砚诸物至山,画对使赋诗,恭谢盛典。癸未冬,营寿藏于东谷。乙酉春,搆归来庵退休,命弟子伟载乘主院事。是冬,书偈云:“辞世向谁辞,西方太远哉?不如遗蜕葬山阿,日听长松响天籁。”伏枕数日,吉祥而逝,寿八十五,腊七十三。有《六会语录》及《牧石吟诗卷》《直木堂》《晚云楼》诸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法华尊者,不知何许人。清康熙间至滇,居无定所,日背持《法华》,以为恒业,寒暑无间,因以名之。寂于辛酉,及阇维时,有贝子见烟气上腾,若见人形,遣使驰骑致讯,人以为感召神速,群相叹息。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二,字一有。新会人。俗姓陈。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从天然禅师受具,往来匡庐、丹霞,卒于清远。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沼(一六二一--一六六五),字铁机。番禺人。天然禅师族侄。原姓曾,名炜,字自昭。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迎天然老人返雷峰。十四年开戒,与石鉴禅师同日受具,命司记室,寻升按云堂。随杖居东官芥庵,益自淬励。一夕坐亡,卒年四十五。有全集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九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祥晖,字瑞林。姓孙氏,天津人也。方在娠时,母感异徵,私祷弥勒院得举子。六岁随祖母王氏诣院礼佛,虽在龆龄,触事通晓。近听梵音,辄形喜跃。祖母知有宿根,不堕麈劳。久之,入里之无量院,礼济舟薙染。教习经论,髣如记忆。年二十,诣宝华受具于定庵。三载安居,专精律部,研究止持。壬午春,辞定南下,兼慕禅学。历普陀、天童、育王、显圣诸刹,凡浙中名匠,莫不参谒。闻济舟病,招之北还。明年过柏林遇独超,痛领钳锤,方得了悟。壬辰春,从檀波来瑞应,命掌监院。律法大弘,寺声复振,皆晖唱导之力也。丙申,将登五台。口偈有云:“摩尼宝积光辉满,定向无人觅处逢。”盖文理通彻,自成妙旨,非徒眈吟咏可以企及。辛丑,檀波寂灭,继主瑞应。十载精勤,以律持躬,内外肃然。康熙庚戌 ,京师地震,殿宇倾颓,乃竭资修葺如故。复构法云、金汤二宇。壬子夏五月二十五日辛巳,示微疾,集聚诫曰:“尘劳幻影,推穷莫测。稍涉安排,即成大错。随缘所遇,莫生节目。谨持斯语,莫或怠息。”言讫坐化。春秋五十有二,腊二十有六,塔于都城德胜门外古塔之右。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又养心尊宿者,耀州陈氏子,初谒博山无异,苦行力参,久之有得,乃北来,历叩名宿,居无常所。顺治辛丑,至磐山,重兴法藏寺,衲子归之,后不知所终。
释仁策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行策,字截流。姓蒋氏,宜兴人。父曰全昌,躯躯老儒,颇耽内典,与憨山清相友善。清已寂三年,昌复梦其杖锡而来。入室听然,俄而生子。小字梦憨,策既长,父母相继逝,始有志出世。年二十三投武林理安寺依箬庵问五载,胁不至席,顿彻法源。住报恩寺,遇息庵瑛劝修净业。又遇钱塘樵石法师,引阅台教,乃同入净室,修法华三昧,宿慧淹通,穷究教义。康熙二年,结庵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间,专修净业,因名所居曰“莲柎庵”。九年住虞山普仁院,倡兴莲社,学者翕然宗之。寂于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十九日。时有孙翰者病死,一昼夜忽苏,语人曰:“吾见阎罗伏迎西归大师,问之为截流,吾以光明所烛,遂得放还。”同日有吴氏子者,亦病死复活,具白所见,并如翰言。

人物简介

简介
明末清初临济宗僧。渝州(四川)长寿人,俗姓叶。字思修,后改野竹。二十二岁时,父母双亡,乃参谒东明晓,依其落发出家。三十岁于独山天竺庵遇龙门之雪林,受其指示,礼谒龙门之山晖完璧禅师而得法,于万寿院受具足戒,后辞返独山。康熙(1662~1722)初年,开法于昆明嵩山院,学侣数千。康熙二十六年,时年六十五,于长松院受山晖付嘱。历住云南府慈云院、蒙化府竹林院、顺宁府云州五福院及树宗山善法院、富民县卧龙山法华院、征江府潞南州弥勒院。上记诸寺刹均在云南。后以乱起,不知所终。有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十四卷、嵩山野竹禅师后录八卷行世。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福慧野竹者,亦蜀之长寿人,得法砖镜,本天童正派。康熙初至滇,闳法于昆明嵩山寺,众数千指,士庶皈依恐后,诸方宗仰,极一时法会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