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247  248  249  250  251  253  254  255  256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善来(石门 )
释觉达(彦通 )
释妙恩( 倪 )
释达益巴( 祐圣国师 )
僧希陵( 佛鉴、大圜、慧照、佛鉴禅师 西白 大辨 )
僧一宁( 一山 )
释定演
释英辩(普觉 赵 )
释广铸(钟山 )
释清壹
释万恒( 慧鉴国师 古潭 )
释希坦(率庵 )
释知祖
释自南
释混丘( 宝鉴国师 丘乙 塔曰妙应 无极老人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善来,号石门,象山樊氏子。亦得法大川济,常作《剪刀颂》曰:“浑钢打就冷光浮,两刃交锋未肯休。直截当机为人处,何曾动著一丝头。”至元十七年主雪窦,二十五年四月大火,惟涅槃堂存,善来复之,三年而成。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觉达,字彦通,桂庵其别号也,尉氏李氏子。幼颍悟,年十三礼龙门宝应嵩岩为师,披剃之后,登坛受具,施以钳锤,便有入路。尝造燕京之万寿,复庵一见,待若故人,授以衣钵。复参林泉,心清目冷,室奥门深,屏退红尘,消残白日,百煆千炼,刮垢磨光,林泉付以衣颂。至元二十二年,出世椵谷山龙岩禅寺。人怀优足,物庆丰荣,四载而退,居燕山药师小刹,粥鱼有序,斋鼓依时,寒谷生春,烬灰发焰。及宝峰退院,灵岩虚席,遽疏礼请,辞让再三,殷勤六祀,百废具兴,渡河而南,至于法王,暂为小隐。又为法侣延居香山普门,阐化无穷,浮生有数。达既能文,颇复擅书,所传塔碑多出达手,笔力质劲,今有存者。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妙恩。生倪氏。泉人也。持律精苦。胁不沾席者四十馀年。遍参名宿。旋入雪峰。谒湘和尚蒙印可。声价日腾起。至元中。僧录鉴义。白行省。请合开元百二十院。为一大刹。请师为第一世。师慧解圆融。不以禅废教。尝注释弥勒上生经。以见意焉。武林南山罗汉殿灾。师梦五百僧求依止。未几。传闻至。乃即梦夜也。因建罗汉殿于寺东厢。如数像之恢焕。一仿武林旧时。是以虚空心。为福德相。益见其慧门无量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妙恩者,全州倪氏子。去家入桑门,清苦自励,始终无斁,胁不沾席者四十二年。恩初事游参,历谒宗匠,旋入雪峰湘室,湘器之。至使分坐,退归善见居,深自晦匿。元至元二十二年,泉州僧录刘鉴义建言行省合开元百二十院为一禅刹。明年秋,以恩为第一世,上堂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三家村裹,十字街头,秽语諠嚣,恶言漫骂,总是面门放光,助佛扬化。其奈学此道者,如人画龙,真龙见时,郤又惊怕,何以如此?识真者寡。”恩履行纯实,语言无华,而人服之,丛林法敝以之具兴。有作,人必式之曰:“是开山创也。”尝梦五百僧求依止,黎明,传武林南山罗汉以灾燬,乃构殿于寺,其雕塑瑰伟,闽中无出其右者。二十九年春,应诏入京,锡紫伽黎,进号帝师。三十年春三月望日,辞众,以弟子契祖补其处。越三日而寂,偈曰:不须剪剃,不用澡浴。一堆红燄,千足万足。既火,而雨设利,歛其骨藏西山,谥广明通慧普济禅师。著有《上生经解》,及语录行世。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达益巴未知何国人。少为苾刍事帝师。十有三年侍听言论。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归。帝师西还。送至临洮命依绰思吉大士。十有九年闻所未闻。道益精萃。秦人请居古佛寺。其六波罗蜜靡所不修。兼通贤首之教。于是名誉四表道重三朝。元武宗践祚召问法要称旨所赐虽厚辞不受。未久乞归许之。将谋以终自许。俄而复召还京。大宣法化。帝亲临听特赐弘法普济三藏之号。命铸金印及紫方袍以旌异之。敕王公大臣皆咨决心要。延祐五年八月十有六日无疾端坐而化。寿七十有三。帝命两宫赐币助葬。皇太子宰辅致奠敕有司卫送全身建塔。谥曰祐圣国师。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达益巴,未知何国人。少为苾刍,事帝师十有三年,侍听言论,陶熏滋久,郁成美器。凡大小乘律论及秘密部,皆得乎理之所归。帝师西还,送至临洮,命依绰思吉大士十有九年,闻所未闻,道益精萃。秦人请居古佛寺,其六波罗蜜靡所不脩,兼通贤首之教,于是名誉四表,道重三朝。元武宗践祚,召问法要称旨,所赐虽厚,辞不受。未久乞归,许之。将谋以终自许,俄而,复召还京,大宣法化,帝亲临听,特赐“宏法普济三藏”之号,命铸金印及紫方袍以旌异之,敕王公大臣皆咨决心要。延祐五年八月十有六日,无疾端坐而化,寿七十有三,帝命两宫赐币助葬,皇太子宰辅致奠,敕有司卫送,全身建塔,谥曰“祐圣国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322 【介绍】: 元僧。婺州义乌人,字西白,俗姓何。家贫而苦学,十九岁在东阳资寿院出家。世祖召见,说法称旨,赐号佛鉴禅师。成宗加号大圜,诏住径山。仁宗又加号慧照。卒谥大辨。有《瀑岩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西白,义乌何氏子,出家东阳。世祖召见,赐号佛鉴。成宗加号大圜。仁宗加号慧照。至正壬戌,说偈而逝,谥大辨。有《瀑岩集》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希陵,字西白。姓何氏,义乌人也。年十九落发东阳资寿,依东叟隐于净慈,掌内记,后侍石林巩兼外记。径山云峰高尤敬之,分座设法,凛凛诸老之遗风。元世祖召见,作法施仪,适合上旨,赐号“佛鉴”,成宗加号“大圜”,仁宗更加号“慧照”,三朝圣眷,恩宠无比。至正壬辛四月十二日,手书付属,说偈而逝,谥“大辨”,塔曰“宝华”。著有《瀑布集》及《语录》行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7—1317 【介绍】: 宋元间僧。台州人。俗姓胡,号一山。幼为僧,居普陀山。道行素高,为众尊仰。入元,充江浙释教总统,号妙慈弘济大师。奉使至日本劝降,为北条贞时所执,囚于伊豆修普寺,寻被释,尊为西京南禅寺主。仁宗延祐间寂于居所,赠国师。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定演。三河王子氏。具宿根。儿时。人教之佛经。应声成诵。为崇国隆安和尚弟子。研精圆顿教旨。隆安付以传明之任。总统清慧。寂照大师志公。师兄也。赞师出世。授之麈尾。勖之曰。正法不可以无传。人天眷眷。望有所归。师唯唯而已。即入五台。居上方寺。探藏海。尤注意于毗尼。净水香光。人不得窥其室。及隆安顺世。崇国席虚。众恳补处。学徒大集。日以杂华为讲课。训释孜孜。曾无厌斁惮烦意。世祖。闻而嘉之。赐号佛性圆融崇教大师。至元丁亥。别赐地大都。乃与门人协力兴建。化块砾为宝坊。幻蒿莱为金界。凡丛林所宜有。以次成之。故崇福有南北寺焉。时昊天宿德雄辩大师。授师辽道宗刺血金书戒本。徒万馀。众咸稽首座下。秉受持犯之说。师自莅席以来。显受皇眷。所得赐予。及净檀施奉。凡至岁六月十九日。尽出以饭僧诵经设供。彻底一空。而后已。祝曰。愿国家平安。众生受福。某无与焉。年七十四。无疾而化。上闻。特旨有司赙丧。旧制。近郭禁火化。师即城西净土院茶毗。或以为言。上曰演非常人。近庸何伤。获舍利百馀颗。圆洁如珠。塔于鲁郭之野。越二年。仁宗御宇。其大弟子。请于朝曰。先师入涅槃。遗骨舍利。既奉以塔。以先师道行。承列圣宠遇甚厚。非著之文字。无以示永久。在廷之臣。孰宜为之铭。惟陛下择焉。仁宗命翰林赵孟頫为文。谓。师戒行严洁。如净琉璃。然其登大坛临广众。洪音下被。则如大将誓众。无不惕然仰受。非道成德备。其孰能至于斯乎。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 解义篇第二之二
释英辩号普觉。俗姓赵。垂髫为驱乌沙弥。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传于柏林潭法师之学。未三䆊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声驰四表。摧伏异见树正法幢。辩之资性真纯如玉含璞。不加雕绘人爱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为无佛世之佛也。每得衬币悉以创梵刹食僧伽施贫乏。元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无疾辞众坐寂。焕异景于易箦之夕。标于迹于火葬之馀。塔于普觉寺之后。阅世六十有八。腊六十有一。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英辩。姓赵氏。七岁从师具戒。二十五。依柏林潭公习教。为慈恩宗主。所至以传持为务。师为性。真纯如美玉含璞。虽不加雕绘。而人自爱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人谓。无佛之世。足为佛也。每得钱弊。悉以创佛祠。食守道之侣。故君子高其风。而从化者众。年六十有八。以延祐元年六月。终于景福寺焕异景。于易箦之夕。标奇迹。于火葬之馀。塔于普觉寺之后。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英辩,号普觉,俗姓赵。垂髫为驱乌沙弥,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学于柏林潭,才三䆊,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声驰四表,推伏异见,树正法幢。英辩资性真纯,如玉含璞,不加雕绘,人爱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展敬,以为无佛世之佛也。每得衬币,悉刱梵刹,食僧伽,施贫乏。元世祖闻其高风,降旨旌异。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无疾辞众坐寂,塔于普觉寺后,年六十有八,腊六十有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广铸,字钟山,未详所出族里。元至大中,敕主玉泉。禅藻蕴藉,翔声士林。会好事者,欲毁唐贤题碣。铸请于有司,移之寺𠊓,自撰跋语。其略云:“玉泉覆船,盖神龙宅也。自智者大师开山,二神护法。高僧硕德,继续提倡,遂为楚汉丛林之首。殿堂楼阁,岁时增修。方丈而上,悬崖峭然。亭观相望,曰楞伽峰,曰慈云,曰山月,曰松风,曰惺惺,曰彼岸,曰翠寒。亭危径曲,折迥隔尘。凡巨栋飞甍,修篁古木,参差于烟云杳蔼间,得唐代名公曲江诸贤题咏,而覆船之名,增重于昔。逮宋真宗景德初元,颁赐田庄二所。越四十馀载,至庆历八年,荆门太守谢侯,与悟空禅师撰录唐贤题咏八篇。大理评事张公为之序,镵石于郡亭。至大辛亥,又历二百六十馀年矣。近岁泉上碑刻,率皆散失,而此碣亦为好事者取去。深虑玑珠锦绣,久即漫灭,负前人之盛心。因请于郡侯杜公,迎载而归。荡拭尘垢,表而出之,以补山中之缺文云尔。”皇庆元年,入都朝觐。亲聆天语,锡号“佛光慧日普照永福大师”,并赐紫衣、金杯、甘露。有敕护归,都城法侣,思议功德,止严首倡,赋诗祖饯。硕德名儒,依韵赓和,累轴盈篇。荆门太守杜公,州判李公,邑令达鲁花赤那怀,劝之立石,以彰宠惠。首座宝渊,字古源,道行高卓,词翰清超。为之作记,详具别集。是秋,复命惠溥取寺中田土四至遗迹碑文汇奏呈览,特蒙俞允,照勘明白,给付搭牒,勒碣于寺。溥好清修,而勇于护法,极其苦心。与渊同志,宣之出世,皆屡诏不行。渊后坐化于寺,溥则隐于翠寒绝顶以终。(释广铸)铸住山五十馀年,事理双融,性修一贯。尝与自智、福明、白善、明见辈举扬向上,不落言诠。而维持像教,则使至悟、宗元、至福、至荣诸子,各阐厥力,一时宗门鼎盛,海内贤宿,闻风戾止。有若能仁寺宝渊,由建康而至。南源寺绍中,由江西而至。径山寺虚谷,由浙江而至。而僧录司福资又来自徽州。相与讲肄经论,研晰秋豪。居常千僧环绕,四众倾心。法会之盛,远追梁隋,近接唐宋。故能作卫道之干城,泯无形之外侮。以至正元年八月望日中夜而寂,寿九十四,腊七十二,塔于罗汉山麓。铸示疾时,奏请广铭继领院事。先是延祐间,黄门伏氏妙善舍宅为寺,赐额“永福”,命铭主之。及至玉泉学徒日众,铭造大镬三,以营日膳。会元季荒乱,寺众散逸。铭携幼弟广鏔,匿于深山。草衣木食,卒老于是。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清壹,宋末仙居僧(《吴礼部诗话》)。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万恒 古潭 慧鉴国师 俗姓朴氏。进士景升之子。熊津郡人。己酉生。师赴九山选中魁科。忠烈王命住三藏社。弟子至七百。延祐己未遘疾。前一夕。南峰大木自仆。赤祲亘山谷。年七十一。腊五十八。王赐谥。塔曰广照。 师以儒家子为僧。幼颖悟。能自强于学。长益不怠。赴九山选中魁科。拂衣往枫岳。夏满。移栖智理山。饥不重味。寒不袭裘。胁不至席者累稔。迹晦而名彰。忠烈王。命住三藏社。其师曹溪圆悟和尚亦谕之。乃往。后历主朗月云兴禅源等社。凡经指授。若聩而聆。若𨠯而醒。弟子至七百。士大夫抠衣入社者。不可胜计。中吴异蒙山。见其文偈。叹赏不已。赓和十数。仍贻书致古潭之号。皇庆癸丑。大尉王宴。居永安宫。安车卑辞。邀至京城。时方聚禅教名流。日以次讲论。师主棒喝风生。辩若悬河。王喜甚。行同舆。手捧馔。加法号别传宗主重续祖灯妙明尊者。袈裟衣裙帽袜先银币五十镒以赆。师还山。悉以付常住。不归于私。 浴更衣。修遗书。自占葬地。夜艾唤侍者檛鼓。披袈裟。据禅床声喝告别。其略曰。廓清五蕴。真照无穷。死生出没。月转空中。吾今下脚。谁辨玄踪。告尔弟子。莫谩扪空。禅者景瑚。问以告住之意。则有何处不相逢。渡河不用筏等语。拍膝久手。含笑而化。 初母郑氏梦。天降翠幕。有童子。肌肉如冰玉。就视之。遂合掌跃入郑氏怀。反寤。如纳斗大石胞中。砭药之不效。以己酉八月六日诞师。因名幕儿。淮示寂带方郡民名白太者。梦师登翠幕天去。怪而明日奔至寺。师已逝(并李齐贤撰碑序)。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希坦,号率庵,宋末居青阳九华净信寺。工吟咏,有《九华诗集》,已佚。事见清光绪《九华山志》卷六。今录诗十一首。
释知祖 朝代:南宋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一
知祖,宋末岳州僧人。自题「楞伽云溪知祖」,盖居岳州楞伽峰(在今岳阳东南郊)云溪寺也。见所撰《岳州洞庭君山崇胜禅寺新铸钟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自南,生平不详。《瀛奎律髓》卷四七谓近年僧,《宋诗纪事》卷九三谓宋末人。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混丘 无极老人 宝鉴国师 字丘乙。旧名清玢。俗姓金氏。赠佥议评理弘富之子。清风郡人。忠宪王辛亥生。以九山选。首登上七科。弃去徒普觉学。忠烈王下批至大禅师。德陵即政。特授两街都僧统。加大师。子册命师为鉴智王师。两王同枢衣请益。因命住莹源寺。至理二年。移锡于松林寺。年七十三。僧夏六十三。赠谥塔曰妙应。有语录两卷。歌颂杂著二卷。新编水陆仪文二卷。重编指颂事苑三十卷。 近世有大比丘。推明佛祖之道。以开学曰普觉国尊。其徒盖数百千人。而能钻坚挹深。妙契啐啄者。惟宝鉴国师为然。 幼与群儿戏。聚瓦石为塔庙。休则面壁。若有思念。形貌端严。性又慈祥。故亲戚目为小弥陀。十岁投无为寺禅师天镜祝发。以九山选。首登上七科。弃去。从普觉学。自诡非睹阃奥不止。始普觉梦一僧来。自谓五祖演。诘朝师往谒。心独怪之。及是叹其敏而勤。语众曰。吾梦有徵矣。洎嗣席开堂。其师众规绳。讲若画一。而雍容闲雅过之。 德陵谢位。处永安宫。屡遣中使。舆而致之。从容谈道。或至日暮。于是谂国王。以祖宗旧例。册命师为悟佛心宗解行圆满鉴智王师。两王抠衣。前古未有。数年乞退。许之。命住莹源寺。寺本禅院。元贞中为智者宗所有。以师故始复其旧焉。 盥浴说法别众。其略曰。荆棘林中下脚。干戈丛里藏身。今日路头果在何处。白云断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既乃还方丈。据床而逝。师况厚寡言。学无不窥。为诗文富赡。行丛林门中。吴蒙山异禅师。尝作无极说。附海舶以寄之。师默领其意。自号无极老人。 臣闻。佛氏喜言福智修己。而物应者也。缺一于二。不足以自立。宁能信于人乎。师凡七增秩。六锡号。九历名蓝。再住内院。为一国释林之首。受两王函丈之礼。人无异论。咸谓之宜。非所谓福智二严者。畴克如是哉。其撰词刻石。传示后世。臣可以无愧矣(并李齐贤撰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