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1,分325页显示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寂观(内惺、法界 陈 )
释寂澜(法孺 )
释寂章(密印 )
释霁月
释戒言(少林 )
释戒逸
释今但(尘异 )
释今端(毫现 蒋 )
释今佛(千一 李 )
释今普(愿海 朱 )
释今𪓔(角子 黄 )
释尽玄(如如 张 )
释警秀(补樵 )
释居溟(去息 )
释觉成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寂观,字内惺,嘉兴大云庵僧。精古籀,工诗。有《跛鼎斋稿》、《云厂集》。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寂观,字法界。姓陈氏,叶榆人。生性纯笃,丱角丧母,哀泣几灭。见俗演目连,乃愀然曰:“欲报劬劳之恩,非此莫能尽心。”因思出家,往白于父,父有难色,固请许之,往荡山礼印光得度。光学富理超,贯激宗教。既得寂观,知为后劲,命名锡字,开示殊深,久之乃辞光,曰:“南历百城,差别之竟 已见;东迈万里,难获之法可求。讵敢坐迷所宝,辜负此生?”光改颜而遣之曰:“吾道行矣。”遂遍游名山,乃至燕都叩遍融,入室请益,至再至三,俱承印可。时叶榆荐绅,钦其名德,累致书祈请,郤之不赴,后闻光寂乃回淔。过响山遇虎,眓目视之,虎頫首而去。后居鸡足传衣寺,时寺燬于火,乃危坐松下。檀越感应,不日兴复,规制弘备,更胜于昔。当众务繁殷之日,手不释卷,而事无堕废,风徽远矣。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寂澜,字法孺,秀水天宁寺沙弥。吕文懿公之裔。作诗秀雅,善行草、丹青。
释寂章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又寂章,字密印,桐乡毛氏子。自幼披剃,受具足于灵隐具德禅师,以医能救济众生,遂绍宏泉之业,且谓人曰:“不能作人天师,何弗精岐黄术?”可想见其为人。

人物简介

全粤诗
霁月,嘉应(今梅州)人。雨花寺僧。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八。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戒言,号少林,海盐天宁寺雪江之玄孙。有《五亩山居》、《少林遗藁》。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戒逸,海盐天宁寺僧。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但,字尘异。新安(今广东宝安县)人。住罗浮山华首台,为天然和尚第九法嗣。事见清宣统《东莞县志》卷七四。

人物简介

全粤诗
今端,字毫现。新会人。俗姓蒋。晚随天然主法丹霞,推为龙护园主。久之还雷峰,休老而终。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佛,字千一。新会人。俗姓李。诸生。礼华首老和尚剃度受具,充芥庵监寺。后事天然老人,为栖贤典客。卒于丹霞。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普,字愿海。广州人。俗姓朱。求天然老人出世受具,入侍丈室,充丹霞化主,后归终雷峰。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三。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字角子,新会人。俗姓黄,真佛今如子。九岁成僧,后为天然和尚第七法嗣。继石鉴今覞主栖贤法席。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九八)自栖贤移丹霞,继主海幢。著有《语录》行世。事见冼玉清《冼玉清文集》下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尽玄,字如如,姓张氏,澄江人也。幼从塾师,颇通文义,因读《楞严》、《维摩》诸经,即作超尘之想,后从鸡足礼幻空祝发。矢志参究,了明宗旨,有问法者,随机而道,应荅如响。所著《三教直指》、《金刚定衡》、《性学正宗》诸书行世,创建拈花寺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又警秀,字补樵,永昌人。年十一,遭乱被掠至江南,为宦家子。心厌浮华,入南岳福严寺为僧。初师原直,后从见月,及主德山。寻亲至滇,父母早世,作《履霜咏》而还。著有《湘烟集》、《倚鸣禅师语录》。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居溟,字去息,姑苏徐氏子。披缁邓尉修灵岩储禅师受莂记,机悟敏捷,后继其席。二年,退居锡山,读《宗镜录》,谓:“宗门净土本无异旨,吾亦当西游耳。”庚戌三月示疾,有请说偈者,不应而寂。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觉成,襄阳僧也。少怀幽隐,决志弃俗。超然高蹈,寄迹桑门。泛读经论,妙解天成。发语惊人,若有神悟。每执事辨理,刋断祸福,瞩于机先。事后按之,莫不符验。然独处茅茨,萧条物外,不轻许诺。湘藩仰其风徽,更番迎迓,底于荆郡。又复偕至京师,觉成请别止上方山。敷坐讲说,平易可亲。虽玄机密运,晦匿自深,而弘旨提挈,宣谭曲尽。由是海内闻风,四部云集,万指堵环。已而言返旧里,兴复承恩寺,更于别墅,自造寿塔,中有藏石,不令人知。后无疾化去,门人即就其塔瘗焉。后三十年,襄王薨,卜壤于此,欲毁其塔为兆域。举锸发土,掘起一碑,视其文曰:“地本襄王地,住我三十年。襄王来葬此,移吾向东边。”观者惊异,叹为神僧。于是依迁灵骨,奠址东方,更造新塔,规制严廓,胜于旧矣。事载《襄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