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205  206  207  208  209  211  212  213  21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无演(别称 圆明大师 )
僧庆真( 萧 )
释承皓
释纯白( 支 )
释景淳
释绍镫( 陈 )
释守一(不二 法真禅师 )
释元昭
释重喜
释从义( 神智 )
释遵式(圆义 世称 定慧式 )
释道楷( 道楷 定照禅师 )
释道潜( 何、王 参寥子 妙总大师 昙潜 参寥 )
释利俨
释悟新( 悟新 死心叟 王 )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无演。天彭张氏子。幼英烈。不甘处俗。十五弃家。事承天院宝梵大师昭符。符记之曰。此子。他日法中龙象也。二十以诵经。落发。受首楞严于继静。静殁。卒业于惟凤文昭。受圆觉肇论于省身。受华严法界观起信论于晓颜。受唯识百法论于延庆。凡此诸师。皆声名藉藉。师。必妙得其家风。然后已。又从诸儒讲学。于书无所不观。于文无所不能。赵清献公。挽师登法席。于楞严了义。指掌极谈。闻者。如饮醇酒。无不必醉。既于此经。心融形释。复出入内外篇籍。如风行电激。所向如志。又尝问道于禅师惟迪惟胜。师嘿然心许曰。此自在吾术内矣。又作大悲观音化相。宇以崇阁。极天下之竘工珍材。二十馀年乃成。人以为庄严之冠。不知师之游戏也。中年。喜葛洪内篇。延异谲士。将以丹石伏物。皆为黄金。或取其金而畔去。师不悔不怒。他日遇之。视之如初。此可以观其德性也。宝梵既殁。二亲又耄。期去世。乃南游曰。吾闻南方大士。有若祖心。有若克文。有若善本。皆命世亚圣大人也。不可不行观道焉。元符三年三月。道出戎州。憩渝州觉林禅院。不疾而化。僧腊三十有七。其法子。奉师遗骨。藏于宝梵塔之西。有志不果。遽厄于数。惜哉。
僧庆真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 【介绍】: 宋僧。南剑州顺昌人,俗姓萧。年十四出家,十九受戒。游江西,得真旨于泐潭禅师,了然开悟。已而又遍参诸方高僧,归老将乐含云寺,大振宗风。后以偈示众,更衣坐逝。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承皓。眉州丹棱王氏子。依大力院出家。登具后。游方。见北塔。发明心要。元丰间。首众僧于谷隐。望耸诸方。张无尽。奉使京西南路。就谒之。问曰。师得法何人。曰。北塔广和尚。曰。与伊相契可得闻乎。师曰。只为伊。不肯与人说破。无尽善其言。致开法于郢州大阳。是时谷隐主者。私为之喜曰。吾首座出世矣。盛集缁素。以为歆艳。师升座曰。承皓在谷隐十年。不曾饮谷隐一滴水。嚼谷隐一粒米。汝若不会。来大阳为汝说破。𢹂拄杖下座。傲然而去。于是先入院。后见州郡官责之曰。长老得何指挥入院。师曰。某山林人。谁知郡县礼数。乃拽杖而去。无尽以书抵郢守云。皓有道之士。不可以世礼责。当加礼请之。守如其言。师不得已复来。寻迁玉泉。示众曰。一夜雨滂烹。打倒葡萄棚。知事头首行者人力拄底拄。撑底撑。撑撑拄拄到天明。依旧可怜生。自谓。此颂法身向上事。如傅大士云。空手把锄头。洞山云。五台山上云蒸饭。只颂得法身边事。然为人超放。未易以凡圣议。尝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名字。而服之。乃曰。唯有文殊普贤。较些子。书于带上。故丛林目为皓布裈。有乡僧效为之。师见而诟曰。汝具何道理。敢以为戏事耶。呕血无及。僧寻于鹿门如所言而逝。苏长公。抵荆南。闻师机锋不可触。拟抑之。即微服求见。师问。尊官高姓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师震喝一声曰。且道重多少。公无对。于是尊礼之。冬至示众云。𠷳运推移。布裈赫赤。莫怪不洗。无来换替。一僧入室。适狗子在室中。师叱之。狗便出去。师曰。狗却会。你却不会。将示寂。门人围绕。师笑曰。吾年八十一。老死舁尸出。儿郎齐著力。一年三百六十日。言毕而逝。师法嗣。有曰文庆者。住林溪兴教。闻秀圆通住栖贤。弃众访之。庆貌寝人不启眼。秀遣督割稻石桥庄。既辞去。有识者曰。庆。出世湘乡十馀年。皓和尚嗣也。秀遣人追谢之。且迎以还山。庆曰。俟稻人囷乃还。秀心奇之。称于众举以自代。住栖贤二十年。而终。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纯白,姓支氏,梓人也。父谦,闻法于松山道者,素衣梵行,以生死为幻。纯幼承父训,唯唯无违。一日,跃溪而过,忽焉有省,遂落发受具,遍历成都讲肆,通性相宗。去而南游,参黄蘖惟胜,亲炙岁馀,未尝一顾。纯事之益勤,偶晨参入室,胜举目视之,若有所询,纯即诘之曰:“老人两眸炯炯,浮光不定,作么生?”胜忽失笑,为之印證。元丰末,胜归蜀,纯负巾钵以从,会成都府帅奏以昭觉为十方,胜乃举纯开山。纯示众曰:“不超性海,是理事缚,不透声轮,是语言缚。”于是,净侣靡然向风,讲席一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景淳,一作警淳(《吟窗杂录》卷三二),神宗元丰初桂林僧,居豫章乾明寺。事见《冷斋夜话》卷六。今录诗二首。
释绍镫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绍镫,姓陈氏,古田人。生时异香满室,紫胞覆首。幼不茹腥,七岁入塾,聪颖绝伦。授以经书,如睹旧物。十年,辞亲出家,礼潭州开福琎为师。精通《法华》,试经得度。受具之后,瓶锡游方。造当阳玉泉芳禅师法席,一见针芥相投,顿忘荃蹄。及还乡里,深自蹈晦。郡守向道,延主陀𡽹塔院,缁素归敬。一日示疾,索浴更衣。鸣钟集众,乃说颂曰:“吾年五十三,去住本无贪。临行事若何,不用口喃喃。”俨然示寂,瞑目无声。已踰两宵,偶闻钟音,忽然而苏。自是身心澈莹,超然生死。元丰中,福州大旱。太守孙公仰其灵迹,延之祷雨。经筵既启,甘霖立沛。孙公欣慕,迁居文殊。尔后每逢旱魃,郡中官吏辄相祈求。府主许公、察院王公、左司叶公皆先后致敬,恭请讽经。灯一诣坛,诚心持咒,虽晴烘烈日,曾不崇朝,远视天色已,油然作云,俄而霈然。三农沾足,人民忭舞,年复大有。故自灯祷雨十数年间,甘泽所降,从不愆期。遐迩钦企,视若神僧。后移主圣泉,凡三坐道场,提撕后学,警策尤多。上堂,僧问:“如何是圣泉境?”灯曰:“目前无异草。”曰:“如何是境中人?”灯曰:“往来无挂碍。”曰:“人境己承指,向上宗乘事若何?”灯曰:“驴足未去,马足又来。因言般若门中,纵说百千妙义,不增一豪。直饶结舌亡锋,岂减少分。若论玄之又玄,终非沙门。鸟道鱼踪,早伤涂辙。何也?盖为出此入彼,去者不至其方,来者不得其所。举一明三,莫穷厥趣。更不用续凫截鹤,夷岳盈壑,霄壤相望,去道转远。正当与尔时,衲僧门下作何观感?”良久乃曰:“昨夜三更月到窗。”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守一,字不二,杭州景德灵隐寺住持小师,号法真禅师。元丰中,尝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米芾、黄庭坚皆爱而书之。著有《律宗会元》三卷(存)、《终南家业》六卷(存)等。
释元昭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
元昭,元丰间为盐官县天宫僧。见道光《海昌备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重喜,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以捕鱼为生,不识字,日诵观世音菩萨,一日辄能书(《竹坡诗话》)。神宗元丰中,曾居法云寺(《嘉泰会稽志》卷七)。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二一五
从义(一○四二——一○九一),俗姓叶,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年十七通《法华》得度,学于天台宗山家派大师继忠,甚得教旨。出世屡迁巨刹,晚主秀州寿圣寺,大阐宗风。元祐六年卒,年五十,谥曰神智。著有《金光明经玄义顺正记》、《金光明经文句新记》、《法华三大部补注》、《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四教仪集解》(以上存)、《往生记》、《圆通记》、《寓言》、《搜玄记》等十馀种。见《释门正统》卷五,《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从义。温之平阳人。姓叶氏。十七通经。得度学扶宗。深得教旨。出世屡迁钜刹。晚主秀之寿圣。大阐宗风。师虽以圆顿为门。而于戒科。犹事谨笃。六时三业之间必使纤悉如法。宪使刘焘。记师行业云。端戒清白。不妄游从。寤寐三观。耽味著述。过午不食。非法不言。非右胁不卧。非滤水不饮。行步有尝。坐立如植。未尝求公卿之知。可谓贤也已矣。秀有士族。请师祷疾。师命其徒了睿侍往。及归。师正色责之曰。汝为纯厚。吾故𢹂汝往。何为俗舍左顾右盻。睿谢过而已。其处身律物。严慎如此。元祐六年春。示寂。瘗舍利于钱唐宝藏。谥曰神智。师著作十馀种数万言。皆诠释教义耳。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从义,姓叶氏,温州平阳人也。年十七,通诵《法华》得度,学扶宗,主大云五峰宝积。尝患它宗但任胸臆,于所著补注集解,处处辨明,如论贤首妄判华严,议慈恩专用唯识,辨祖承无二十八祖,判道家当摄入儒宗。词理切直,为世所信。晚居秀之寿圣,大振宗教。宋元祐六年春示疾,就榻吉祥而逝,瘗舍利于钱塘宝藏,谥曰“神智”。宪使刘焘记其行业云:“端介清白,不妄游从。寤寐三观,耽味著述。过午不食,非法不言。非右胁不卧,非滤水不饮。行步有常,坐立如植。未尝求公卿之知,可谓贤也已矣。”所著《大部补注》十四卷,释《光明文句》者也。《往生记》四卷,释《观经疏》也。《圆通记》三卷,释《不二门》也。《纂要》六卷,释《义例》也。《集解》三卷,释《四教仪》也。《寓言》四卷,释《金錍》也。《净名略记》十卷,《搜元记》三卷。
释遵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九三
遵式,号圆义,俗姓顾氏,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熙宁间住姑苏尧峰,后主定慧院,世称定慧式。著有《注肇论疏》六卷,今存。见《建中靖国续灯录》卷一六,《续传灯录》卷一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1118 【介绍】: 宋僧。沂州人,俗姓崔。初学道术,能辟谷。后弃之入佛,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法。徽宗崇宁中召住京师十方院,赐紫衣,号定照禅师,辞不受,以忤旨受刑。后住东京芙蓉庵。临终书偈,有“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之语。
全宋诗
释道楷(一○四三~一一一八),俗姓崔,沂州(今山东临沂)人,住东京天宁芙蓉庵。乃青原下十一世,投子青禅师法嗣。徽宗大观初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以拒命坐罪。政和八年卒,年七十六。《禅林僧宝传》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偈八首。
全宋文·卷二二一六
道楷(一○四三——一一一八),俗姓崔,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人。少学神仙术,既而弃去,游京师,诣述圣院出家。熙宁七年受具戒,游历诸方,遍参名师,最后至舒州参义青,遂为法嗣,传曹洞之学,声名日盛。当世名公,多请主大道场,凡住沂州之仙洞、西京之乾元、招提、郢之大阳、随之大洪。后奉诏住东京十方净因,徙天宁、万寿。大观元年,赐号「定照禅师」,不受,坐此得罪,编管淄州。久之得复,听自便,而枢密刘奉世买芙蓉湖田筑室以延之,四方衲子归焉。政和八年卒,年七十六。著有《祗园正仪》一卷(存)、《般若心经三注》一卷(存),编述《投子义青禅师语录》一卷(存)。见《湖北金石志》卷一○《楷禅师塔铭》。
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七
禅师名道楷。沂州沂水人。生崔氏。为人刚劲孤硬。自其少时。即能辟谷学道。隐伊阳山中。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所习。得度具戒。谒青华严于淮山海会。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言句也无。青曰。汝道寰中天子敕。还假禹汤尧舜也无。楷拟詶之。青以拂子摵之。曰。汝发意来。早有二十棒也。于是。楷悟旨于言下。再拜即去。青呼曰。且来。楷亦不顾。青曰。汝到不疑之地耶。楷以手掩耳。后掌众食。青问。厨务勾当良苦。对曰不敢。曰。汝炊饭耶。煮粥耶。对曰。人工淘米著火。行者煮粥炊饭。曰。汝作什么。对曰。和尚慈悲。放他闲去。又尝从青游园。青以拄杖付楷曰。理合与么。对曰。与和尚提鞋挈杖。不为分外。曰。有同行在。对曰。那一人不受教。青遂休去。至晚青谓曰。早来说话未尽。对曰。更请举看。青曰。卯生日戌生月。楷即点灯来曰。上来下去。总不空然。对曰。在左右。理合如此。曰。奴儿婢子。谁家屋里无。对曰。和尚尊年。阙他不可。曰与么殷勤。对曰。报恩有分。元丰五年。北还沂。闲居马鞍山。遂出世说法。初住沂州之仙洞。后迁西洛之招提龙门。又迁住郢州之大阳。隋州之大洪。皆一时名公卿。为之劝请。洞上之风大震西北。崇宁三年有 诏。住东京十方净因禅院。大观元年冬。移住天宁。差中使押入。不许辞免。俄开封尹李孝寿奏。楷道行卓冠丛林。宜有以褒显之。即赐紫伽梨。号定照禅师。楷焚香谢恩罢。上表辞之。曰。伏蒙圣慈。特差彰善阁。祗候谭祯。赐臣定照禅师号。及紫衣牒一道。臣感戴 睿恩。已即时焚香升座。仰祝 圣寿讫。伏念臣行业迂疏。道力绵薄。常发誓愿。不受利名。坚持此意。积有岁年。庶几如此传道。后来使人专意佛法。今虽蒙异恩。若遂忝冒。则臣自违素愿。何以教人。岂能仰称 陛下所以命臣住持之意。所有前件恩牒。不敢祇受。伏望圣慈察臣微悃。非敢饰词。特赐俞允臣没齿行道。上报 天恩 上闻之。以付李孝寿。躬往谕 朝廷旌善之意。而楷确然不回。开封尹具以闻。上怒收付有司。有司知楷忠诚(一本知楷疏憃)。而适犯天威。问曰。长老枯瘁有疾乎。楷曰。平日有疾。今实无。又曰。言有疾。即于法免罪谴。楷曰。岂敢侥倖称疾。而求脱罪谴乎。吏太息。于是受罚。著缝掖编管缁州。都城道俗。见者流涕。楷气色闲暇。至缁州僦屋而居。学者益亲。明年冬敕放令自便。庵于芙蓉湖中。数百人环绕坐卧。楷虑祸(或作患之)。乃日各食粥一杯。不堪者稍稍去。在者犹百许人。政和七年冬 敕赐所居庵额华严禅寺。明年五月十四日。无疾而殁。先写偈付侍者曰。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初楷在大阳。青华严遣果侍者。以大阳皮履直裰付之。楷以付襄州洞山道微。微退罢还浙东。殁于双林小寺。今取以还鹿门山。建阁藏之曰藏衣。楷偈句精深有旨法。作五偈。述其门风。一曰妙唱不干舌。偈曰。刹刹尘尘处处谭。不劳弹子善财参。空生也解通消息。花雨岩前鸟不衔。二曰死蛇惊出草。偈曰日炙风吹草里埋。触他毒气又还乖。暗地若教开死口。长安依旧绝人来。三曰解针枯骨吟。偈曰。死中活得是非常。密用他家别有长。半夜髑髅吟一曲。冰河红𦦨却清凉。四曰铁锯和三台。偈曰。不是宫商调。谁人和一场。伯牙何所措。此曲旧来长。五曰古今无间。偈曰。一法元无万法空。个中那许悟圆通。将谓少林消息断。桃花依旧笑春风。楷旧隐与虎为邻。虎尝乳四子月馀。楷阚其出。往视之。腥臭不可言。窃携其一还。虎得彘曳至。弄穴前伏地。喜见脊尾。但见三子怒。以足跑地吼。群鸟皆鸣翔其上。楷即放还之。其寄伊阳宰韩承议偈曰。老爱依山人事稀。虎驯庵畔怪来迟。寥寥石室尘埃满。不知何日是归期。又曰。数里无人到。山黄始觉秋。嵓间一觉睡。忘却百年忧。 赞曰。宗门尚继嗣。则若依彷世典礼。为之后者。为之子。远使青续洞上已坠之纲。是也。然青楷父子。任重道远。皆能刻苦。生死以之卒。勃然而兴。贤矣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 【介绍】: 宋僧。杭州于潜人,俗姓何氏,号参寥子。居杭州西湖智果寺,能文章,尤善作诗,为时推重。性傲僻寡合,与苏轼、秦观、陈师道诸士人为友。轼守杭州时,尝赴智果精舍居之,相与赋诗作记。徽宗崇宁末,归老江湖。尝赐号妙总大师。有《参寥子集》。
全宋诗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二一四
道潜(一○四三——?),号参寥子,俗姓何,杭州于潜(今属浙江临安)人。以童子诵《法华经》得度为比丘。初授业于治平寺,后住杭州智果寺。道潜于内外典无所不窥,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少游等为方外交,苏甚重之。后苏谪居黄州,参寥不远二千里相访。为当路所嫉,得罪返初服。建中靖国初,诏复为僧,赐号「妙总大师」。崇宁末归老于潜山。有《参寥子集》十二卷存世。见《咸淳临安志》卷七○,《补续高僧传》卷二三,苏过《斜川集》卷五《送参寥道人南归序》。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道潜。字参寥。杭于潜何氏子。幼试法华得度。于书无所弗窥。能文章。尤喜为诗。与秦太虚苏长公。为方外交。苏甚重之。以书告文与可谓。其诗句清绝。与林逋相上下。而通了大义。见之令人肃然。苏谪居齐安。师不远二千里相访。留期年。移汝海。同游庐山。复归于潜山中。及苏守钱塘。卜兆山智果精舍。率宾客十六人。各赋一诗。送入院。后南迁。师欲转海访之。苏以书固止之。当路亦捃师诗语。谓有讥刺。得罪返初服。建中靖国初。曾肇在翰院。言其非辜。诏复为僧。赐号妙总大师。崇宁末。归老于潜山。有参寥子集。行世。人谓师之诗。雅淡真率。上欲窥陶白。而下有雁行苏黄句。即未脱子瞻烟火。雅不乐与宋人同烟火。如参寥自有为参寥。非第以子瞻重也。斯言得之。 宋景濂。作育王山寺碑。谓。大觉琏日。与九峰韶公。佛国白公。参寥潜公。讲道一室。扁曰蒙堂。丛林取则焉(可入传记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利俨。黄龙南嗣也。有天悟。为黄龙所重。开法庐陵之隆庆。禅衲宗之。机锋所至。犹太阿孟劳。剸犀彻札。无留行者。时黄龙弟子。如东林总。晦堂心。罗汉祐。洞山文。皆各阐化一方。师独后出。有问。黄龙安视俨。龙曰。其视以我。盖密契如此。师倡道。自熙宁乙卯。至元祐辛未。十有七年。其法语之传者绝少。皆自痛剪苛扫。不啻卷云收潦焉。故其法化之广。不得与诸山齿。致后世几不知有师名也。惜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5 【介绍】: 宋僧。韶州人,俗姓黄。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诣隆兴府黄龙寺谒宝觉,谈辨得悟。自号死心悟新禅师。出住云岩,晚迁黄龙,学者云集。
全宋诗
释悟新(一○四三~一一一四),俗姓黄,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初谒栖贤秀铁,自号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晚迁黄龙。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心禅师法嗣。徽宗政和四年卒,年七十二(《释氏疑年录》转引《五灯全书》卷三八)。《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
全粤诗·卷二四
释悟新(一○四三 — 一一一四),自号死心叟,俗姓黄。韶州曲江(今韶关)人。初谒栖贤秀铁,壮依佛陀院德修,祝发进具后,游方至黄龙谒晦堂,初住云岩,次迁翠岩,晚住黄龙。为南岳下十三世,黄龙祖心禅师法嗣。卒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年七十二。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诗二首。
禅林僧宝传·补禅林僧宝传
禅师讳悟新。王氏。韶州曲江人。魁岸黑面。如梵僧。壮依佛陀院落发。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谒栖贤秀铁面。秀问。上座甚处人。对曰。广南韶州。又问。曾到云门否。对曰。曾到。又问。曾到灵树否。对曰。曾到。秀曰。如何是灵树枝条。对曰。长底自长。短底自短。秀曰。广南蛮。莫乱说。新曰。向北驴。只恁么。拂袖而出。秀器之。而新无留意。乃之黄龙。谒宝觉禅师。谈辩无所抵捂。宝觉曰。若之技止此耶。是固说食耳。渠能饱人乎。新窘无以进。从容白曰。悟新到此。弓折箭尽。愿和尚慈悲。指个安乐处。宝觉曰。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安乐处。政忌上座许多骨董。直须死却无量劫来偷心。乃可耳。新趋出。一日默坐下板。会知事捶行者。新闻杖声。忽大悟。奋起忘纳其屦。趋方丈见宝觉。自誉曰。天下人总是学得底。某甲是悟得底。宝觉笑曰。选佛得甲科。何可当也。新自是号为死心叟。榜其居曰死心室。盖识悟也。久之去游湘西。是时哲禅师。领岳麓。新往造焉。哲问。是凡是圣。对曰。非凡非圣。哲曰。是什么。对曰。高著眼。哲曰。恁么。则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对曰。且道是凡是圣。哲曰。争奈头上漫漫。脚下漫漫。新仰屋作嘘声。哲曰。气急杀人。对曰。恰是。拂袖便出。谒法昌遇禅师。遇问。近离甚处。对曰。某甲自黄龙来。遇云。还见心禅师么。对曰。见。遇曰什么处见。对曰。吃粥吃饭处见。遇插火箸于炉中云。这个又作么生。新拽脱火箸。便行。新初住云岩。已而迁翠岩。翠岩旧有淫祠。乡人禳禬。酒胾汪濊无虚日。新诫知事毁之。知事辞以不敢掇祸。新怒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躬自毁拆。俄有巨蟒盘卧内。引首作吞噬之状。新叱之而遁。新安寝无他。未几再领云岩。建经藏。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镵于碑阴者。新恚骂曰。陵侮不避祸若是。语未卒。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折其碑阴中分之。视之已成灰烬。而藏记安然无损。晚迁住黄龙。学其云委。属疾退居晦堂。夜参竖起拂子云。看看拂子病。死心病。拂子安。死心安。拂子穿却死心。死心穿却拂子。正当恁么时。唤作拂子。又是死心。唤作死心。又是拂子。毕竟唤作什么。良久云。莫把是非来辩我。浮生穿銮不相干。有乞末后句者。新与偈云。末后一句子。直须心路绝。六根门既空。万法无生灭。于此彻其源。不须求解脱。生平爱骂人。只为长快活。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三日晚。小参说偈。十五日。泊然坐逝。讣闻诸方。衲子为之呜咽流涕。荼毗得舍利五色。阅世七十二。坐四十五夏。塔于晦堂之后。 赞曰。馀阅死心悟门。政所谓渴驴奔泉。怒猊抉石者也。当其凡圣情尽。佛祖在所诋诃。况馀子乎。山谷谓。其雍雍肃肃。观者拱手。此老盖亦惮之矣。
神僧传·卷第九
释悟新。姓王氏。韶州曲江人也。魁岸黑面如梵僧状。依佛陀院落发。以气节盖众好面折人。初住云岩。已而迁翠岩。旧有淫祠。乡人禳禬酒胾汪秽无虚日。新诫知事毁之。知事辞以不敢掇祸。新怒曰。使能作祸吾自当之。乃躬自毁折。俄有巨蟒蟠卧内。引首作吞噬之状。新叱之而遁。安寝无他。未几再领云岩。建经藏。太史黄公庭坚为作记。有以其亲墓志镵于碑阴者。新恚怒曰。陵侮不避祸若是。语未卒灵光翻屋雷击自户入析其碑阴中分之。视之已成灰烬。而藏记安然无损。晚还住黄龙。学者云委。属疾退居晦堂。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泊然而逝。讣闻诸方衲子为之呜咽流涕。茶毗得舍利五色。阅世七十二。坐四十五夏。塔于晦堂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