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188  189  190  191  192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圆智(松堂 )
释缘德
释云
释云辩
释云达
释云居西
释云知
释允韶(铁鞭 )
释蕴常(不轻 )
释蕴聪(别称 谷隐聪 蕴聪 )
释则安
释择崇(常庵 )
释择明
释长吉(梵才大师 )
释真慈(元庵 李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圆智,号松堂。住临安府显宁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长灵守卓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释缘德 朝代: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钱塘黄氏。父超脩儒而工画。傅周昉佛粉本。受笔法于吴兴李长史绍。德出家。既受具。从天龙道怤禅师。得心要。遍参江西之云居庐阜江南李氏召入内道场。别构罗汉院安置。苦辞。令居庐山新院。仍使有司列威仪奉引。德皆谢去。独𢹂瓶负钵而已。及升座提唱。殊可观。国相宋齐丘。师事焉开宝中卒。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缘德。俗姓黄钱塘人也。父超修学儒术而长于缋画。传周昉佛粉本。受笔法于吴兴李沼长史。德幼有出家之志。心性孤僻而寡合。遂往天台受具习禅法于天龙寺道怤禅师。寻往江西问道。自云居往庐阜。孤节高岸实不见有所欲。江南国主李氏。召入内道场安置。虑其不群。别构罗汉院处之。苦求入山。请住庐山新院。乃列威仪导引焉。德且装衣荷担而入。然后升座对答参问焉。其国主赐赉未尝以表笺报谢。有国老宋齐丘者。礼以师道。以开宝中卒于山院。德一生服用熟韦裤袜而已。行杜多法。供亿诸禅侣厨无匮乏。或谓德有黄白术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云,住别峰寺,为南岳下十六世,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别峰云和尚语》。事见(《续古尊宿语要》卷六。今录诗四十二首。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云辩姑苏人。初依瑞峰章公得度。旋谒穹窿圆和尚忽有所得遂通所见。圆曰。子虽得入未至当也。切宜著鞭。乃辞扣圆悟。值入室才踵门。悟遽曰。看脚下。辩打露柱一下。悟曰。何不著实道取一句。辩曰。师若摇头某便摆尾。悟曰。尔试摆尾看。辩翻筋斗而出。悟大笑。由是知名。住后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曰霸王到乌江。僧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筑坛拜将。僧曰。如何是人境两俱夺。曰万里山河获太平。僧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僧曰。向上还有事也无。曰当面蹉过。僧曰。真个作家。曰白日鬼迷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云辩,姑苏人。初依瑞峰章公得度,旋谒穹窿圆,忽有所得,遂通所见。圆曰:“子虽得入,未至当也,切宜著鞭。”乃辞,扣圆悟,值入室,才踵门,悟遽曰:“看脚下。”辩打露柱一下。悟曰:“何不著实道取一句?”辩曰:“师若摇头,某便摆尾。”悟曰:“你试摆尾看?”辩翻身而出,悟大笑。由是知名住后。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曰:“霸王到乌江。”僧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筑坛拜将。”僧曰:“如何是人境俱夺?”曰:“万里山河获太平。”僧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僧曰:“向上还有事也无?”曰:“当面蹉过。”僧曰:“真个作家。”曰:“白日鬼迷人。”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云达。桂州阳朔人。尝曰。生本无物。何有本乡。悟在于心。岂须戏论。南游洞山。宝禅师授以大乘之要。竟不出世。隐于罗浮山之黄龙洞。自得而已。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云居西,生平不详,与释慧晖有交(宋了广《自得晖禅师语录》卷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云知,杭州普福院僧。历仁宗、神宗朝(《咸淳临安志》卷七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允韶,号铁鞭,住泉州光孝寺。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咸杰禅师法嗣。有《铁鞭允韶禅师语要》一卷,收入《续古尊宿语要》卷四。事见《语要》。今录诗七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蕴常,字不轻(《舆地纪胜》卷五)。居丹徒嘉山,与苏庠相倡酬,后苏庠弟祖可为僧,遂与之偕往庐山(《曲阿诗综》卷八)。有《荷屋集》(《天台续集别编》卷五),已佚。今录诗十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禅师。讳蕴聪。广州张氏子。初参百丈恒。不契。乃见首山。问劳人亲到宝山空手回时如何。山曰。家家门前火把子。言下大悟。呈偈曰。我今二十七。访道曾寻觅。今朝喜得逢。要且不相识。后住襄州谷隐山。诸方称谷隐聪云。达观颖者。其克家子也。别具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则安,与李鼗同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择崇,号常庵,宁国府(今安徽宣州)人。住饶州荐福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黄龙德逢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六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择明,住隆兴府泐潭寺。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慧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偈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长吉,号梵才大师,住净名庵。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二七、三五。今录诗五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真慈,号元庵,俗姓李,潼川(今四川三台)人。初依成都正法出家,后南游,依道颜禅师。住婺州智者寺。为南岳下十七世,东林道颜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八 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真慈号元庵。潼川李氏子也。总角即慕空寂好游伽蓝。恳父母依成都之正法院圆顶受具足大小乘戒。洁肃冰雪解慧日隆。耽嗜贝文遍游讲肆。听圆觉修多罗。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因而有省颂曰。一颗明珠。在我这里。拨著动著。放光动地。呈似诸座讲师。无能识者。归举受业师。师以狗子无佛性话诘之。慈曰。百千公案无出此颂也。师乃叱出。因而南游庐阜挂锡圆通。时卐庵为西堂为众入室。举僧问云门。拨尘见佛时如何。门曰。佛亦是尘。慈闻豁然。随声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尘。复呈颂曰。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曰。钵里饭桶里水。别宝昆崙坐潭底。一尘尘上走须弥。明眼波斯笑弹指。笑弹指珊瑚枝上清风起。卐庵颔之。于是声扬四表道洽殊途。出主智者诲诱学者。大屠龙之手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元庵。真慈者。潼州李氏子。初依成都正法出家。具戒。嗣游讲肆听圆觉。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因而有省。作颂曰。一颗明珠。在我这里。拨著动著。放光动地。归以呈其师。其师诘之。师曰。虽百千万亿公案。不出此颂也。其师以为不逊。乃叱去。因南游。至庐山圆通。时卐庵为西堂。为众入室。举僧问云门。拨尘见佛时如何。门云。佛亦是尘。师随声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尘。复颂曰。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曰。钵里饭。桶里水。别宝昆崙坐潭底。一尘尘上走须弥。明眼波斯笑弹指。笑弹指。珊瑚枝上清风起。卐庵深肯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真慈,字元庵,潼州李氏子也。总角即慕空寂,好游伽蓝。恳父母,依成都之正法院圆顶,受具足,大小乘戒,洁肃冰雪,解慧日隆。耽嗜贝文,遍游讲肆,听《圆觉修多罗》,至“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毕竟无体,实同幻化。”因而有省,颂曰:“一颗明珠,在我这里。拨著动著,放光动地。”呈似诸座讲师,无能识者。归举受业师,师以狗子无佛性话诘之。慈曰:“百千公案,无出此颂也。”师乃叱出。因而南游庐阜,挂锡圆通。时卐庵为西堂,为众入室,举“僧问云门,拨尘见佛时如何?门曰:佛亦是尘。”慈闻豁然,随声便喝,以手指胸曰:“佛亦是尘。”复呈颂曰:“拨尘见佛,佛亦是尘。问了答了,直下翻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颂尘尘三昧曰:“钵里饭,桶里水,别宝昆崙坐潭底。一尘尘上走须弥,明眼波斯笑弹指。笑弥指,珊瑚枝上清风起。”卐庵颔之。于是声扬四表,道洽殊途,出主智者,诲诱学者,大屠龙之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