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181  182  183  184  185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思业( 文 )
释思岳(蒙庵 )
释斯受(用堂 别称 希有 )
释太瘤
释昙贲
释昙清
释昙秀
释昙莹(萝月 别称 易僧 )
释昙玉
释坦( 牛 )
释体谦
释天游( 典牛 )
释通慧
释通慧( 文 )
释通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思业,一作净业,俗姓文,石照(今重庆合川)人。少业屠,后出家。住常德府文殊寺。为南岳下十六世,文殊心道禅师法嗣。事见《舆地纪胜》卷一五九,《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思岳,号蒙庵。住漳州净众寺,迁鼓山,晚住福州东禅。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有《东禅蒙庵岳和尚语》一卷,收入《古尊宿语要》卷五。《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十八首。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斯受。字用堂。台黄岩杨氏子。年十四。入三童山香积寺。依存方上人为师受具。游历诸方。咨叩耆宿。得心学要领。自灵隐病归三童。日行首楞严三昧。于不离见闻缘超然入佛地语。致疑。力究无入。忽闻舂碓声。恍然自省。偈曰。六祖当年不诵经。肩柴放下便传灯。谁知千载今犹在。秋月长廊捣碓声。自是行业日进。善书。以黄金为泥。书法华华严楞严圆觉般若及方等诸经。又于帛上。金书法华塔一座。极其精妙。当时称希有。将终坐床上。诵法华经。不辄卷毕。而逝。
释太瘤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太瘤。蜀僧也。居众时。尝叹佛法混滥。异见蜂起。乃曰。我参禅。若得真正知见。当不惜口业。遂发愿。礼马祖塔。长年不辍。忽一日塔放白光。感而有悟。后所至丛林。勘验老宿。过雪窦山前云。这老汉口里水漉漉地。雪窦闻其语。意似不平。及来见。雪窦云。你不肯老僧耶。师云。这老汉。果然口里水漉漉地。摵一坐具便出。直岁不甘。中路令人殴之。损师一足。师曰。此是雪窦老使之。他日须折一足偿我。后果如其言。师后至都下。放意市肆中。有宫人。请归家供养。师屡告辞。官人确留之。愈加敬礼。每使侍妾馈食其前。一日官人至。师故意挑其妾。官人以此改礼。遂得辞去。不数日。闹市中端坐。而化。师名太因。颈有瘿。故人以太瘤呼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昙贲(《五灯会元》卷一八作贯),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住台州万年,称心闻昙贲禅师。又住江心。为南岳下十六世,育王无示介谌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三十八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昙清,住邵州光孝寺。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惟清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
释昙秀 朝代: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诗僧
龟山昙秀禅师。与郭玙处士金洪两学士(金富辙洪灌)等。为文会之交。时睿王幸西都。郭金洪皆扈驾。唯昙秀不得诣行在。有诗寄云。青云二学士。白日一仙翁。并笔巡游下。连裾扈从中。大同杨柳雨。长乐牧丹风。应制多佳句。联篇寄驿筒(补闲集)。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昙莹,号萝月,嘉兴(今属浙江)人(《四库全书·珞琭子赋注提要》)。住临安退居庵,洪迈曾见其说《》(《容斋随笔》卷一“坤动也刚”条)。有《珞琭子赋注》二卷传世。今录诗七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嘉禾人,号萝月。以谈《》名,时称易僧。有《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
释昙玉 朝代: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九一
昙玉,雪窦山明觉大师重显之门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坦,住福州清凉寺。为南岳下十六世,育王端裕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坦禅师。温州牛氏子。业打银。因淬砺瓶器有省。即出家参琅琊觉公。机语顿契。天衣怀住兴教。师为第一座。及天衣受他请。欲闻州乞师继住。时刁景纯学士。守宛陵。恐刁涉外议。乃于观音前。祝曰。若坦首座。道眼明白。堪任住持。愿示梦于刁学士。刁是夜梦牛在兴教法座上。衣凌晨辞州。刁举所梦。衣大笑。刁问其故。衣曰。坦首座姓牛。又属牛刁就座。出帖请之。师受请升座。有雪窦化主省宗。出问。诸佛未出世。人人鼻孔辽天。出世后为何。杳无消息。师曰。鸡足峰前风悄然。宗曰。未在更道。师曰。大雪满长安。宗曰。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拂袖归众。师曰。新兴教今日失利。便归方丈。令人请宗至。谓曰。适来错。祗对一转语。人天众前。何不礼拜。盖覆却。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礼拜。无眼长老。师曰。我别有语在。宗乃理前语。至未在更道处。师曰。我有三十棒。寄你打。雪窦宗。乃礼拜。
释体谦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体谦。永嘉人。苦行僧也。外形体。耐饥寒。喜为难事。入庐山住静。刀耕火种数年。后下山云游。至筠州。为众信拥留曰。和尚安往。新街大缘。惟师圣人。金口而木舌。众生之愿也。师忻然应命曰。此吾事耳。自某年始募。至某年工毕。而筠州新街成。运至虚无物之心。行极苦难成之行。德感如呼。缘归若响。总计募金钱一千万。召工凿山陶土。得石与砖。若干千万。砌成大道北断于江。其南西缭于阛阓。凡若干万尺。横渠暗窦。为桥以通之。凡若干所。喜舍之士。以道计者。自五百尺至百尺。凡若干人。以钱计者。自三十万至一万。凡若干人。一万而下不可胜计。所得钱不以纤毫自私。皆寄某氏之帑。朱出墨入。悉某氏主之。麻衣草履。以董重役。暮宿甄舍。饥食于施者家。余襄公南征。见师于马首。为记其事曰。彼上人者。弊衣粝食。苦其行而外其利。又能得开信同心。成此利益。使夫趋官曹游旅肆者。出泥滓入清净之境。真奉佛事。励戒行而好方便者也。志之无愧词。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天游,俗姓郑,成都(今属四川)人。出世云盖寺,次迁隆兴府云岩寺。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文准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五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僧。成都人,俗姓郑,号典牛。幼习儒业。试郡庠,复试梓州,皆予贡籍。寻于庐山出家。参湛堂于泐潭,脱然得悟。居隆兴府云岩寺,说法有湛堂之风。后庵于武宁,终身不出。年近百岁示寂。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天游自号典牛。成都郑氏子也。幼业儒。颖俊逸伦侪辈推重。初试郡庠复试梓州。二处皆与贡籍。惧不敢承。遂窜名出关。适会王山谷西还。见其风骨不凡谈论超卓。邀其同舟。策往庐山削发。不易旧名。首参死心不契。依湛堂准于泐潭。一日湛堂普说曰。诸人苦苦就准上座觅佛法。遂拊膝曰。会么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也不会岂不见乾峰示众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师闻脱然悟入。出世于云盖。迁灵岩说法大有湛堂之风。尝和忠道者牧牛颂曰。两角指天。四脚著地。拽断鼻绳。牧甚屎屁。张无尽见之甚为击节。因退云岩过庐山。而栖贤主者意不欲纳。乃故曰。老老大大正是质库中典牛耶。师闻述偈曰。质库何曾解典牛。秖缘价重实难酬。想君本领无多子。毕竟难禁这一头。竟去庵于武宁。匾曰典牛。则终其身不出。年近百岁而告寂焉。径山涂毒见时九十三矣。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天游,字典牛,成都郑氏子也。幼习儒业,颖俊逸伦,侪辈推重。初试郡庠,复试梓州二处,皆与贡籍,惧不敢承。遂窜名出关,适王山谷西还,见其风骨不凡,谈论超卓,邀与同舟,策往庐山削发,不易旧名。首参死心不契,依湛堂准于泐潭。一日,湛堂普说曰:“诸人苦苦,就准上座觅佛法?”遂拊膝曰:“会么?雪上加霜。”又拊膝曰:“若也不会,岂不见乾峰示众曰: ‘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天游闻之,脱然悟入。出世于云盖,迁云岩,说法有湛堂之风。尝和忠道者牧牛颂曰:“两角指天,四脚著地,拽断鼻绳,牧甚屎屁。”张无尽见之,甚为击节。因退云岩,过庐山,而栖贤主者意不欲纳,乃故曰:“老老大大,正是质库中典牛耶?”天游遂述偈曰:“质库何曾解典牛,秪缘价重实难酬。想君本领无多子,毕竟难禁这一头。”竟去,庵于武宁,匾曰“典牛”。则终其身不出,年近百岁而告寂焉。径山涂毒,见时九十三矣。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通慧,青原下九世,清凉益禅师法嗣,称敬遵通慧禅师。住台州(今浙江临海)般若寺。事见《五灯会元》卷一○。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通慧。汴人。姓张氏。俗名文。祝发隶白云寺。寺主命掌厕。厕有盥盆。有市鲜者。沃于盆。慧怒偶击之。仆地死。惧奔华州总持寺。久之。为寺长老。德行有声。忽曰。三十年前。一段公案。今日当了。众问其故。曰。日午自见。遂趺坐以待。时张魏公浚。提兵至关中。一卒持弓矢入法堂。睁目视慧。将射之。慧笑曰。老僧相候久矣。卒曰。一见即欲相害。不知何雠。慧语以故。卒悟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劫劫相缠岂偶然。不若与师俱解释。如今立地往西天视之。已立化矣。慧即索笔。书偈云。三十年前飘荡。作下这般模样。谁知今日相逢。了却向时魔障。书毕。泊然而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通理,住江州东林寺。为青原下十四世,天封子归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