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61,分325页显示  上一页  169  170  171  172  173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释造乾
释智净
释子鸿( 吴 )
释非觉
释慧元( 慧元 證悟禅师 )
释日称
释择瑛( 俞 )
释怀志( 怀志 吴 )
释无演(别称 圆明大师 )
僧庆真( 萧 )
释承皓
释纯白( 支 )
释景淳
释绍镫( 陈 )
释守一(不二 法真禅师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七二三
造乾,神宗时僧人。
释智净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二七○
智净,神宗时青州报恩寺尼,生平不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子鸿(?~一○九六),俗姓吴,台州(今浙江临海)人。居台州瑞岩,乃青原下十一世,天衣怀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六)。哲宗绍圣三年卒(《释氏疑年录》卷七引《建中录》卷一○)。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一
释非觉,姓刘氏,良乡人。律行高卓,早有大名。会车驾幸燕,重其道德,诏入大内说法,特赐紫衣,授右街僧录判官,并锡号曰“仪范大师”。年七十二示化大昊天寺,归葬甘泉。僧腊四十有七。太康三年癸亥七月十七日,弟子等伟为立塔。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慧元(一○三七~一○九一),俗姓倪,潮阳(今属广东)人。年十九落发受具,为南岳十三世。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至黄龙。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住吴江寿圣寺。后居昆山慧岩院、承天万寿寺、湖州报本禅院。哲宗元祐六年卒,年五十五。谥證悟禅师。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二九。
全粤诗·卷二四
释慧元(一○三七 — 一○九一),俗姓倪,潮阳人。为南岳十三世。年十九落发受具。宋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至黄龙。宋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住吴江寿圣寺。后居昆山慧岩院、承天万寿寺、湖州报本禅院。宋哲宗元祐六年卒,年五十五。谥證悟禅师。事见宋释慧洪《禅林僧宝传》卷二九,明黄佐纂修嘉靖四十年刊《广东通志》卷六四有传。偈一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九
禅师名慧元。生倪氏。潮阳人也。垂髫嶷然。群儿剧于前。袖手趺坐而已。父母商略曰。儿材地如此。宁堪世用。意事佛僧。可耳。元闻之。即前拜辞。依城南精舍。诵法华经。年十九。剃落受具。游方至京师。华严圆明法师者。见而异之。曰。上人齿少。自何至此。所求何事。曰。慧元南海来。无他来唯求佛法。圆明笑曰。王城利声捷径。酒色樊笼。横目争夺。日有万绪。昔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犹不现前。此中宁有佛法乎。佛法俱在南方也。元乃自洛京。游襄汉。遍历名山。所至亲近知识。然俱无所解悟。治平三年春。至黄龙。时南禅师。来自积翠。龙众如蚁慕而集。元每坐下板。辄自引手反覆。视之。曰宁有道理。而云似佛手。知吾家揭阳。而乃复问。生缘何处乎。久而顿释其疑。即日发去。熙宁元年入吴。住吴江寿圣寺。遣僧造黄龙。投嗣法书。南公视其款识。未发。谓来僧曰。汝亟还。令元自来。僧反命。元辍住持事。策杖而来次南昌。见宝觉禅师出世说法。知南公已化逾月。乃复还吴中。道俗师尊之。又延住昆山慧严院。十年。尝夜舟归自霅川。𡨥劫舟。舟人惊怖。不知所出。元安坐徐曰。钱帛皆施汝。人命不可枉用。寇因背去。元祐四年。住承天万寿寺。众益盛。躬自持钵至湖。湖人曰。师到处为家。何苦独爱姑苏乎。固留不使还。苏人闻之。争持棰杖。哗入湖曰。何为夺我邦善知识。政当见还否。则有死而已。元怡然不吝情去留。曰吾任缘耳。相守弥月。苏人食尽乃去。竟为湖人所有。住报本禅院六年。十一月十六日。升座说偈曰。五十五年梦幻。身东西南北孰为亲。白云散尽千山外。万里秋空片月新。言讫而化。时右司陈公瓘莹中在湖。亲见其事。元胁不至席三十年。平生规法南禅师作止者。唯元克肖之。遗言葬于岘山之阳。门弟子元正有才辩。问。何独念岘山乎。元曰。他日可建寺。后三十年元道契太师楚国公。公为请于 朝。诏谥證悟禅师。塔曰定应。有 旨特建显化寺。岁度僧。以严香火云。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元。潮州倪氏子。十九为大僧。遍历丛席。于黄龙三关语下悟入。住安吉报本院。为人孤硬。有风度。威仪端重。危坐终日。南禅师门弟子。能纵迹其行藏者。惟元而已。元。初开法。法嗣书至。南公视其名曰。吾偶忘此僧。谓专使曰。书未欲开。可令亲来见。专使反命。元即腰包而来。至豫章。闻南公化去。因留叹息。适晦堂老人。出城相会。与语奇之曰。恨老师不及见耳。元道化东吴。归之者如云。尝自乞食。舟还遇盗。舟人绝叫。白刃交错于前。元安坐自若。徐曰。所有尽以奉施。人命不可害也。盗既去。达旦人来。意师死矣。而颜色不乱。神气如常。其临死生祸福。能脱然无累如此。自说法来。一榻萧然。长坐不卧。三十馀年如一日。化后塔全身于岘山。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又日称者,亦西夏僧也,慕化来朝,馆于译院,所译《事师法五十颂》二纸馀,及马鸣菩萨依秘密教略出;《十不善业道经》一纸馀。日称入中国,盖与吉祥同时。或云开宝四年,于阗僧吉祥以其国王书来,自言破苏勒国,得舞象一以为贡,诏许之。又史称太平兴国二年,西天竺沙门吉祥,进贝叶梵经。按于阗僧不闻译经,盖名同耳。而西天竺沙门与或言智或言法者,殆一吉祥也。
释择瑛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六六四
释择瑛(?——一○九九),桐江(今浙江桐江)俞氏子。出家馀杭宁寿寺,熙宁中参神悟法师,悟止观之道。当湖鲁氏创一院,迎择瑛主之,大弘法施。元符二年春寂于馀杭祥符寺。见《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一。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择瑛,姓俞氏,桐江人,出家馀杭宁寿寺。熙宁中,参神悟法师。深悟止观之道,阅《不二门》、《金錍》,不寝者数月。当湖鲁氏创一院,以迎瑛,大弘法施。尝作《往生净土十愿文》,曰:“永离三恶道,速断贪嗔痴。常闻佛法僧,勤修戒定慧。恒随诸佛学,不退菩提心。速见阿弥陀,决定生安养。分身遍尘刹,广度诸众生。”在心在口,日以自警。元符二年春,寂于祥符寺。疾时西向,凭几诵《弥陀经》,卷终而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怀志(一○四○~一一○三),俗姓吴,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年十四,依智慧院宝称为童子。二十二落发,后结庵衡岳石头二十馀年。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冬,往谒长沙龙安照禅师,居最乐堂。二年卒,年六十四。一说元年卒,年六十二(《释氏疑年录》引《补续僧传》)。事见《补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偈二首。
禅林僧宝传·补禅林僧宝传
公讳怀志。出于婺州金华吴氏。性夷粹。聪警绝人。年十四。去依智慧院宝称为童子。二十二试所习落发。预讲肆十二年。宿学争下之。尝欲会通诸宗异义。为书传世。以端正一代时教之本意。有禅者问曰。杜顺乃贤首宗祖师也。而谈法身。则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此偈合归天台何义耶。志不能对。即行游方。晚至洞山。谒真净文禅师。问。古人一喝。不作一喝用。意旨如何。文公呵叱之。志趋出。文笑呼曰。浙子。斋后游山好。志领悟。久之辞去。真净曰。子禅虽逸格。惜缘不胜耳。志识其意。拜赐而行。至袁州。州人请居杨歧。挽留之。掣肘而去。游湘上。潭牧闻其名。请居上封北禅。皆不受。庵于衡岳二十馀年。士大夫经由。造其居。不甚顾答。人问其故。曰。彼富贵人。辩博多闻。我粥饭僧耳。口吻迟钝。无可说。自然憨痴去。有偈曰。万机俱能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又问曰。师住山多年。有何旨趣。对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三块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崇宁元年冬。遍辞山中之人。曳杖径去。留之不可。曰。龙安照禅师。吾友也。偶念见之耳。龙安闻其肯。来使人自长沙迎之。居于最乐堂。明年六月晦。问侍者日早莫。曰。已夕矣。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已觉。汝但莫负丛林。即是报佛恩德。言讫而寂。茶毗收骨石。塔于乳峰之下。阅世六十四年。坐四十三夏。 赞曰。石头道人。以夷粹之资。入道稳实。其去新丰。而游湘西也。以水声林影自娱。谨守其师之言。不为世用。譬之云行鸟飞。初无留碍。故当时公卿贵人。莫能亲疏之。岂常人哉。彼视咿嚘取容。卖佛祖以渔利者。顾不太息耶。甘露灭。既论撰其出处之详。又列之林间录中。盖有所激云耳。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怀志上座。婺州吴氏子。年十四。事智慧院宝称为师。试所习落发。性夷简。饱经论。东吴学者尊事之。尝对客曰。吾欲会天台贤首惟识三宗之义。衷为一书。以息影迹之诤。适有禅者。居坐末曰。贤首宗祖师为谁。志曰。杜顺和尚。禅者曰。顺有法身颂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此义合归天台唯识二宗何义耶。志不能对。禅者曰。何不游方去。志于是罢讲。南询至涧山。时云庵和尚在焉。从之游甚久。去游湘上。庵于石头云溪。二十馀年。气韵闲淡。遇客多不言。侍者问之。志曰。彼朝贵人。多知多语。我粥饭僧。见之自然。口吻迟钝。作偈曰。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或问住山何味。答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挥毫文彩露。崇宁改元。志年六十二矣。曳杖造龙安。人莫之留。一日问侍僧曰。日何时。曰夕矣。遂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已觉。汝但莫负丛林。即是报佛恩德。言讫泊然而逝。收骨。塔于乳峰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怀志,姓吴氏,婺州人。尝欲会通诸宗异义,有禅者问曰:“杜顺,贤首宗祖师也,而谈法身,则曰怀州马吃禾,益州马腹胀,此偈合归天台何义?”怀志不能对,即游方至洞山,谒净真,问:“古人一喝不作一喝用,意旨何如?”净叱之,趋出。净笑呼曰:“浙子斋后游山好。”志忽领悟。久之,辞去,庵居于南岳石头,二十年不与世接。有偈曰:“万机休罢附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宋崇宁元年,往见龙安照禅师,居于龙安最乐堂。明年六月晦,问侍者日早暮,曰:“已夕。”笑曰:“我睡已觉。”遂寂。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无演。天彭张氏子。幼英烈。不甘处俗。十五弃家。事承天院宝梵大师昭符。符记之曰。此子。他日法中龙象也。二十以诵经。落发。受首楞严于继静。静殁。卒业于惟凤文昭。受圆觉肇论于省身。受华严法界观起信论于晓颜。受唯识百法论于延庆。凡此诸师。皆声名藉藉。师。必妙得其家风。然后已。又从诸儒讲学。于书无所不观。于文无所不能。赵清献公。挽师登法席。于楞严了义。指掌极谈。闻者。如饮醇酒。无不必醉。既于此经。心融形释。复出入内外篇籍。如风行电激。所向如志。又尝问道于禅师惟迪惟胜。师嘿然心许曰。此自在吾术内矣。又作大悲观音化相。宇以崇阁。极天下之竘工珍材。二十馀年乃成。人以为庄严之冠。不知师之游戏也。中年。喜葛洪内篇。延异谲士。将以丹石伏物。皆为黄金。或取其金而畔去。师不悔不怒。他日遇之。视之如初。此可以观其德性也。宝梵既殁。二亲又耄。期去世。乃南游曰。吾闻南方大士。有若祖心。有若克文。有若善本。皆命世亚圣大人也。不可不行观道焉。元符三年三月。道出戎州。憩渝州觉林禅院。不疾而化。僧腊三十有七。其法子。奉师遗骨。藏于宝梵塔之西。有志不果。遽厄于数。惜哉。
僧庆真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 【介绍】: 宋僧。南剑州顺昌人,俗姓萧。年十四出家,十九受戒。游江西,得真旨于泐潭禅师,了然开悟。已而又遍参诸方高僧,归老将乐含云寺,大振宗风。后以偈示众,更衣坐逝。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承皓。眉州丹棱王氏子。依大力院出家。登具后。游方。见北塔。发明心要。元丰间。首众僧于谷隐。望耸诸方。张无尽。奉使京西南路。就谒之。问曰。师得法何人。曰。北塔广和尚。曰。与伊相契可得闻乎。师曰。只为伊。不肯与人说破。无尽善其言。致开法于郢州大阳。是时谷隐主者。私为之喜曰。吾首座出世矣。盛集缁素。以为歆艳。师升座曰。承皓在谷隐十年。不曾饮谷隐一滴水。嚼谷隐一粒米。汝若不会。来大阳为汝说破。𢹂拄杖下座。傲然而去。于是先入院。后见州郡官责之曰。长老得何指挥入院。师曰。某山林人。谁知郡县礼数。乃拽杖而去。无尽以书抵郢守云。皓有道之士。不可以世礼责。当加礼请之。守如其言。师不得已复来。寻迁玉泉。示众曰。一夜雨滂烹。打倒葡萄棚。知事头首行者人力拄底拄。撑底撑。撑撑拄拄到天明。依旧可怜生。自谓。此颂法身向上事。如傅大士云。空手把锄头。洞山云。五台山上云蒸饭。只颂得法身边事。然为人超放。未易以凡圣议。尝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名字。而服之。乃曰。唯有文殊普贤。较些子。书于带上。故丛林目为皓布裈。有乡僧效为之。师见而诟曰。汝具何道理。敢以为戏事耶。呕血无及。僧寻于鹿门如所言而逝。苏长公。抵荆南。闻师机锋不可触。拟抑之。即微服求见。师问。尊官高姓曰。姓秤。乃秤天下长老底秤。师震喝一声曰。且道重多少。公无对。于是尊礼之。冬至示众云。𠷳运推移。布裈赫赤。莫怪不洗。无来换替。一僧入室。适狗子在室中。师叱之。狗便出去。师曰。狗却会。你却不会。将示寂。门人围绕。师笑曰。吾年八十一。老死舁尸出。儿郎齐著力。一年三百六十日。言毕而逝。师法嗣。有曰文庆者。住林溪兴教。闻秀圆通住栖贤。弃众访之。庆貌寝人不启眼。秀遣督割稻石桥庄。既辞去。有识者曰。庆。出世湘乡十馀年。皓和尚嗣也。秀遣人追谢之。且迎以还山。庆曰。俟稻人囷乃还。秀心奇之。称于众举以自代。住栖贤二十年。而终。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纯白,姓支氏,梓人也。父谦,闻法于松山道者,素衣梵行,以生死为幻。纯幼承父训,唯唯无违。一日,跃溪而过,忽焉有省,遂落发受具,遍历成都讲肆,通性相宗。去而南游,参黄蘖惟胜,亲炙岁馀,未尝一顾。纯事之益勤,偶晨参入室,胜举目视之,若有所询,纯即诘之曰:“老人两眸炯炯,浮光不定,作么生?”胜忽失笑,为之印證。元丰末,胜归蜀,纯负巾钵以从,会成都府帅奏以昭觉为十方,胜乃举纯开山。纯示众曰:“不超性海,是理事缚,不透声轮,是语言缚。”于是,净侣靡然向风,讲席一空。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景淳,一作警淳(《吟窗杂录》卷三二),神宗元丰初桂林僧,居豫章乾明寺。事见《冷斋夜话》卷六。今录诗二首。
释绍镫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绍镫,姓陈氏,古田人。生时异香满室,紫胞覆首。幼不茹腥,七岁入塾,聪颖绝伦。授以经书,如睹旧物。十年,辞亲出家,礼潭州开福琎为师。精通《法华》,试经得度。受具之后,瓶锡游方。造当阳玉泉芳禅师法席,一见针芥相投,顿忘荃蹄。及还乡里,深自蹈晦。郡守向道,延主陀𡽹塔院,缁素归敬。一日示疾,索浴更衣。鸣钟集众,乃说颂曰:“吾年五十三,去住本无贪。临行事若何,不用口喃喃。”俨然示寂,瞑目无声。已踰两宵,偶闻钟音,忽然而苏。自是身心澈莹,超然生死。元丰中,福州大旱。太守孙公仰其灵迹,延之祷雨。经筵既启,甘霖立沛。孙公欣慕,迁居文殊。尔后每逢旱魃,郡中官吏辄相祈求。府主许公、察院王公、左司叶公皆先后致敬,恭请讽经。灯一诣坛,诚心持咒,虽晴烘烈日,曾不崇朝,远视天色已,油然作云,俄而霈然。三农沾足,人民忭舞,年复大有。故自灯祷雨十数年间,甘泽所降,从不愆期。遐迩钦企,视若神僧。后移主圣泉,凡三坐道场,提撕后学,警策尤多。上堂,僧问:“如何是圣泉境?”灯曰:“目前无异草。”曰:“如何是境中人?”灯曰:“往来无挂碍。”曰:“人境己承指,向上宗乘事若何?”灯曰:“驴足未去,马足又来。因言般若门中,纵说百千妙义,不增一豪。直饶结舌亡锋,岂减少分。若论玄之又玄,终非沙门。鸟道鱼踪,早伤涂辙。何也?盖为出此入彼,去者不至其方,来者不得其所。举一明三,莫穷厥趣。更不用续凫截鹤,夷岳盈壑,霄壤相望,去道转远。正当与尔时,衲僧门下作何观感?”良久乃曰:“昨夜三更月到窗。”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守一,字不二,杭州景德灵隐寺住持小师,号法真禅师。元丰中,尝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米芾、黄庭坚皆爱而书之。著有《律宗会元》三卷(存)、《终南家业》六卷(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