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释成明( 马 )
释澄湜
释持( 卢 )
释崇达
释崇哲( 刘 )
释崇真
释楚明(号 宝印 张 宝印禅师 )
释楚文
释慈感
释慈济
释慈贤
释从登(号 蒲庵 )
释从朗
释从伦
其它辞典(续上)
释成觉( 慈懿大师 )释成明( 马 )
释澄湜
释持( 卢 )
释崇达
释崇哲( 刘 )
释崇真
释楚明(号 宝印 张 宝印禅师 )
释楚文
释慈感
释慈济
释慈贤
释从登(号 蒲庵 )
释从朗
释从伦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成觉。代州张氏子。方学语。能诵金刚般若。父母异之。𢹂送善住院。希公为童子。希公道望赫然。赐号慈懿大师。移住清凉寺。慈懿以师亲侍。日久心知为法器。一日谓之曰。古人谓出家为大丈夫。所以为大丈夫有四事。近知识。问正法。思义理。如说修行。是也。后生可畏。无以吾老滞守一隅。尔其行乎。由是遍访师匠。依明教大师最久。故于惟识一宗。洞明底蕴。后大弘其道。时人谓。慈懿以知人有子。明教以传法得人。师尝示学者曰。学道人。持心有三要。曰大。曰专。曰远。大。则佛祖得处。我必得之。不为人天小利所牵。专。则惟究一事。不为名相所引。远。则以證为期。死而后已。具此之心。必能至道。务实去华。其言大率如此。年八十而终。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成明,洪州(今江西南昌)人。俗姓马。事见《青琐高议》别集卷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澄湜禅师。建宁人。嗣百丈恒和尚。恒嗣法眼。师为眼嫡孙。性高简。律身精严。动不违法度。暮年三终藏经。以坐阅为未敬。则立诵行披之。黄龙南禅师。初游方。年方少从之屡年。故其平生所为。多取法焉。尝曰。栖贤和尚。定从天人中来。丛林标表也。雪窦显。尝自淮山来依之。见师少接纳。遂䖃苴不合。乃作狮子峰诗而去。曰。踞地盘空势未休。爪牙安肯混常流。天教生在千峰上。不得云擎也出头。师住栖贤。以门庭峻严故。参徒不盛。一日晚参众集。师曰。早晨不与诸人相见。今晚不可无言。便下座。其斩截如此。 系曰。百丈恒和尚。五字三上堂。曰吃茶。曰珍重。曰歇。所谓百丈有三诀。吃茶珍重歇也。湜师作略如此。真有乃父风。就中些子一滴不遗。由此可观师弟子传受源脉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
崇达,咸平时僧人,居东京左街广爱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慈感。潼川杜氏子。面目严冷。孤硬秀出。丛林时谓。感铁面。首众僧于江州承天。时佛印元禅师。将迁居蕲州。斗方誉于郡守。欲使嗣续之。召语其事。感日。某念不及此。和尚终欲推出。为众粥饭主人。共成丛席。不敢忘德。然若使嗣法。则某自有师矣。佛印心服。业已言之。因成就不敢复易。遂开法。为黄龙子。名重一时。居常悬包。倚杖于方丈。不为宿夕计。郡将以下皆信敬。有太守。新下车。以事临之。感笑作偈。投郡庭不揖而去。偈曰。院是大宋国里院。州是大宋国里州。州中有院不容住。何妨一钵五湖游。太守使人追之。已渡江矣。后住南岳福严。终于所居。而塔焉。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遗身篇
滇有僧。曰慈济。尝在洱海东北青颠山险石上。礼迦叶佛。日课百拜。人名其石。名礼拜石。下临不测之渊。后即于石立化。今无能蹑其石者。示现难思。皆化僧之流亚也。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又慈贤,中印度僧,持梵书来宋,诏入译经院,所翻《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七纸,《佛说如意轮莲花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九纸弱,亦只是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后更有数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金刚拥碎陀罗尼》。慈贤善于密部,所翻四部,皆密部也。又译《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五卷,经言“世尊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请问三乘妙法门外更有法否?佛言有摩诃三昧耶秘密内法,修者速得成佛。”文意朗鬯,因赐“三藏大法师”之号,并锡紫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从登。福州怀安周氏子。母梦僧伽愿为己子。十四月乃生。幼颖异。能通经属文。攻书善草隶。弃儒为释。削染自号蒲庵。唇舌如风。日集衲子谈玄义。接儒生论经史。初至石门。陈聘君易蔡郎中枢闻其名邀与同居。答曰。吾欲作海口桥。以度众生。未暇居此。至海数岁桥成。比还而聘若已亡。遂居石门。时或言人祸福。事多应。里儒陈文虎。未弱冠见之。师谓曰。子至二十九。当预荐。至四十二。喑呼而止。其后一如所言。每为诗文。初不覃思。援笔立就。气格雄放。陈西轩林艾轩刘著作。兄弟皆刮目遇之。晚岁归寓县西之清源里。卢尉欲试其才。夜遣人遗以菖蒲石。立索诗。师走笔复之曰。半夜敲门声剥剥。风扰长空月欲落。九重洋外雷声号。万顷浪头云色恶。地神失却洞庭山。蒲庵化作蓬莱阁。卢郎寄我意何多。七十二峰添五岳。卢服其敏慧。归寂之日。火化烟浮乳崩。皆为舍利。徒辈立塔于林洋庵。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林泉老人从伦者。师弟子也。住大都报恩寺。著空谷传声。虚堂习听二书。评唱投子青丹霞淳二公颂古。其自序有云。以无说之说。而说其说。使不闻之闻。而闻乎闻。论者谓。伦公非有意于言。盖道之所在。不得已而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