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92,分360页显示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释宝觉( 时 )
释本
释本
释本(号 无住 )
释本(号 圆照禅师 )
释本粹(号 玉庵 )
释本嵩
释本逸
释辩
释辩
释表自(别称 五祖自老 )
释不动
释布衲
释超信(字 海印 )
其它辞典(续上)
释宝华释宝觉( 时 )
释本
释本
释本(号 无住 )
释本(号 圆照禅师 )
释本粹(号 玉庵 )
释本嵩
释本逸
释辩
释辩
释表自(别称 五祖自老 )
释不动
释布衲
释超信(字 海印 )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七四一九
宝华,嘉定中江宁(今江苏南京)治平寺僧。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本粹,号玉庵(影印《诗渊》册三页二一○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表自。怀安人也。依五祖演和尚。最久。未有省。时圆悟分座接纳。师亲炙焉。悟曰。公久于老师法席。何须来探水。脱有未至。举我品评可也。师乃举德山小参话。悟高唤曰。吾以不堪为公师。观公如是则有馀矣。遂令再举。至今夜不答话处。悟蓦以手掩师口曰。但恁么看。师不胜愤。趋出以坐具槭地曰。那里有因缘。只教人看一句。于是朋辈竞勉。未几有省。悟私告五祖曰。渠只得一橛。大法未明在。须臾锻鍊。必为法器。居无何。五祖宣言。请自立僧。实欲激其远到。师闻之。深有所待。一日上堂。以目顾师曰。莫妄想。便下座。师气不平。趋琅琊启公法社。久之。圆悟往抚存。遂于言下大彻。乃同归。五祖方命立僧。圆悟即还蜀演既委顺。郡守以师继席焉。拈香云。若为今成都昭觉勤禅师去。我于此时。如得其髓。为何不为他。不见道。鱼因水有。子由母亲。自是。衲子四至不可遏。师榜侍者门曰。东山有三句。道得即挂搭。衲子皆披靡。有一僧。携坐具径造丈室曰。某甲道不得。祇要挂搭。师大喜。呼维那于明窗下安排。师奇言妙旨。传播诸方。诸方尊之曰。自老惜法嗣不昌。仅一龙华高。而道声亦不振。或以圆悟于师有卵翼功。而师掩之所致云。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不动,梵名阿闪撇干资罗,华言不动金刚,止行二字略也。本天竺人,初出家时,遍游五天竺,显密俱彻,性相备知,道誉流闻播于邻封。及来西夏,栖止护国寺,翻译密部,弘扬般若金刚。谓瑜伽有五部:一曰佛部,二曰金刚部,三曰宝生部,四曰莲华部,五曰羯磨部。不动独传金刚一部,故名金刚上师,乃灌顶时所授称也。阿闪撇者,谓其最初依阿闪撇部法而行持也。不动勤修五悔,广演三坛,尝以唐三藏不空所译《三十五佛名经》礼忏,文前增五十三佛,后缀普贤十大愿偈,都为百八拜,期断百八烦恼。后迁四川蒙山,取唐金刚智《瑜伽施食仪轨》重与译述,名曰燄口,又演小施食号曰蒙山法。因以甘露法食度孤,复称甘露法师。弟子勒布传其法,再传于保安,三传于威德幢。今所传尤众,舍是若无佛事者。甚矣,说法之难也。不动不测所终。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有布衲者。将住台之天宁。辞师以行。师谓之曰。至人应世妙契圆常。广真炤而不与物忤。发灵机而顿起事外。高低普应。动静自全。对之不知其所来。随之罔测其所往。观师所云。则布衲之为人。概可见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超信。字海印。桂府人也。亦琅琊之嗣。住苏州定慧寺。倡道多年。望重一时。年八十馀。平日受朱防禦家供养。屡至其宅。一日朱问曰。和尚后世能来弟子家托生否。师微笑颔之。及归寺得疾。数日而化。其日。朱家生一女子。圆照本禅师。时住瑞光。闻其事往访之。方出月抱出。见而一笑。圆照唤云。海印。你错了也。女子哭数声化去。有百丈野狐颂。并老僧诗。盛为丛林传诵。莹仲温。谓信为明眼宗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