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0
词典
1
分类词汇
49
共49,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4
4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听允
询纳
采行
挟书律
褒纳
从纳
顺纳
乡纳
采定
采信
傅纳
含听
言听计从
言从计纳
虚中乐善
《漢語大詞典》:
听允(聽允)
采纳允准。 唐
钱珝
《代史馆王相公让相位第一表》
:“隳胆献书,期於听允。” 唐
钱珝
《代史馆王相公让相位第二表》
:“今日 英延殿 已具奏闻,未蒙听允,輒陈牋翰,更冒宸严。”
分類:
采纳
允准
《漢語大詞典》:
询纳(詢納)
谓向人请教并采纳其意见。 汉
崔駰
《车右铭》
:“询纳耆老,于我是匡。”
《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
:“上垂询纳之弘,下有匡救之责。”
《
梁书·夏侯详传
》
:“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羣言。”
分類:
请教
采纳
意见
《国语辞典》:
采行(采行)
拼音:
cǎi xíng
采纳执行。如:「基于各方面的考量,他们决定采行这个方案。」
分类:
采行
采纳
执行
《國語辭典》:
挟书律(挾書律)
拼音:
xié shū lǜ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禁止儒生以古非今,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而私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的法令。《汉书。卷二。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唐。颜师古。注:「张晏曰:『秦律敢有挟书者族。』」也作「挟书令」。
分類:
秦始皇
采纳
丞相
李斯
建议
《漢語大詞典》:
褒纳(襃納)
亦作“褒纳”。 赞赏收纳,嘉许采纳。
《
后汉书·东海恭王彊传
》
:“ 元初 中,復上縑万匹,以助国费, 邓太后 下詔襃纳焉。”
《
新唐书·刘仁轨传
》
:“ 贞观 十四年, 校猎 同州 。时秋敛未讫, 仁轨 諫曰:‘……少延一旬,使场圃毕劳,陛下六飞徐驱,公私交泰。’璽书褒纳。”
《
明史·赵彦传
》
:“有传我大 清 兵欲入 喜峰口 者, 彦 忧之,画上八事,帝皆襃纳。”
分類:
赞赏
收纳
嘉许
采纳
《漢語大詞典》:
从纳(從納)
依从采纳。
《
南齐书·褚渊传
》
:“朝廷机事,多与諮谋,每见从纳,礼遇甚重。”
分類:
依从
采纳
《漢語大詞典》:
顺纳(順納)
顺从采纳。
《
新唐书·郭承嘏传
》
:“ 承嘏 言:‘宰相调和阴阳,安黎庶。若使閲视簿书,校緡帛,非所宜。’帝顺纳。”
《
新唐书·韦温传
》
:“ 温 固諫:‘今 河南 水, 江 淮 旱歉,京师雪积五尺,老稚冻仆,此非崇饰虚名时。’帝顺纳,乃谢羣臣。”
分類:
顺从
采纳
《漢語大詞典》:
乡纳(鄉納)
谓同意并加采纳。
《
汉书·萧望之传
》
:“四人同心谋议,劝道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 颜师古 注:“乡,读曰嚮。意信嚮之而纳用其言。”
分類:
同意
采纳
《漢語大詞典》:
采定
采纳鉴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
:“真假俱宜详辨,因附篇末以俟采定。”
分類:
采纳
鉴定
《国语辞典》:
采信(采信)
拼音:
cǎi xìn
因相信而采纳或用来作为处置的依据。如:「被告的陈述證据不足。法庭不予采信。」
分类:
相信
采纳
处置
依据
《漢語大詞典》:
傅纳(傅納)
使之陈述意见并加以採纳。
《汉书·成帝纪》
:“古之选贤,傅纳以言,明试以功。”
《
汉书·叙传下
》
:“ 中宗 明明,夤用刑名,时举傅纳,听断惟精。” 颜师古 注:“传读曰敷。
《虞书·舜典》
曰:‘敷纳以言。’敷,陈也。谓有陈言者则纳而用之。”今本
《
书·舜典
》
作“敷奏以言”。
分類:
陈述
意见
采纳
《漢語大詞典》:
含听(含聽)
谓倾听采纳。
《
后汉书·袁绍传上
》
:“又议郎 赵彦 ,忠諫直言,议有可纳,故圣朝含听,改容加锡。”
分類:
倾听
采纳
《國語辭典》:
言听计从(言聽計從)
拼音:
yán tīng jì cóng
形容深被信任。《三国演义》第八○回:「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他在刘中丞手下当差,却也非止一日,一向是言听计从,院上这些老爷们,没有一个盖过他的,真正是天字第一号的红人。」也作「言听计行」。
分類:
主意
采纳
照办
个人
信任
《國語辭典》:
言从计纳(言從計納)
拼音:
yán cóng jì nà
说的话与献的计谋都被采纳听从。形容深被信任。汉。
蔡邕
太尉杨赐碑
:「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亦不敢宣。」也作「言听计行」。
分類:
主意
听从
采纳
《漢語大詞典》:
虚中乐善
虚心并且乐意采纳善言善事。虚中:虚心。中,同“衷”,内心。善:善言善事,形容词用如名词。例如: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
清
·
刘开
《问说》
分類:
虚心
并且
乐意
采纳
善言
善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