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
词典
2
分类词汇
10
分类词汇
辛楚
酸嘶
酸苦
酸骨
酸哀
酸削
淫泺
行痹
发阴天
回归热
《漢語大詞典》:
辛楚
(1).辛酸痛楚。
《
后汉书·刘瑜传
》
:“臣在下土,听闻歌謡,骄臣虐政之事,远近呼嗟之音,窃为辛楚,泣血涟如。”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
诗:“俯仰悲林薄,慷慨含辛楚。” 元
辛文房
《
唐才子传·聂夷中
》
:“﹝ 聂夷中 ﹞性俭,盖奋身草泽,备尝辛楚。”
(2).酸痛。 宋
梅尧臣
《欲阴》
诗:“阴仍老易觉,体质预辛楚。”
分類:
辛酸
酸痛
痛楚
《國語辭典》:
酸嘶
拼音:
suān sī
声音凄楚。宋。
苏轼
〈
秧马歌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
分類:
哀鸣
酸痛
剧烈
悲叹
《漢語大詞典》:
酸苦
(1).酸味和苦味。
《
后汉书·文苑传下·刘梁
》
:“得由和兴,失由同起,故以可济否谓之和,好恶不殊谓之同。
《
春秋传
》
曰:‘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2).辛酸痛苦。 晋
干宝
《
搜神记
》
卷十六:“问:‘鬼何以来?’答曰:‘受使来取君,期尽明日食时。’门生请乞酸苦。” 唐
韩愈
《鸣雁》
诗:“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不肥。” 巴金
《寒夜》
五:“她心平气和地说,可是声音里泄露出来一种极力忍住的酸苦。”
分類:
辛酸
酸味
酸痛
痛苦
苦味
《漢語大詞典》:
酸骨
酸痛刺骨。形容愤恨、悲伤。 唐
韦应物
《往富平伤怀》
诗:“衔恨已酸骨,何况苦寒时。” 唐
韩愈
《答张彻》
诗:“愁狖酸骨死,怪花醉魂馨。”
分類:
酸痛
刺骨
愤恨
悲伤
《漢語大詞典》:
酸哀
(1).悲哀,痛苦。
《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
:“及 文姬 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
(2).谓酸痛无力。 宋
苏轼
《宿海会寺》
诗:“重楼束缚遭涧坑,两股酸哀饥肠鸣。”
分類:
悲哀
酸痛
痛苦
无力
《漢語大詞典》:
酸削
酸痛之极。
《
周礼·天官·疾医
》
“春时有痟首疾” 汉 郑玄 注:“痟,酸削也。首疾,头痛也。” 贾公彦 疏:“人患头痛,则有酸嘶而痛。酸削,则酸嘶之云。” 汉 张仲景
《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
》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宋
梅尧臣
《和刘原甫复雨寄永叔》
:“浑身酸削懒能出,莫怪与公还往稀。”参见“ 酸嘶 ”。
分類:
酸痛
《國語辭典》:
酸嘶
拼音:
suān sī
声音凄楚。宋。
苏轼
〈
秧马歌
〉:「腰如箜篌首啄鸡,筋烦骨殆声酸嘶。」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三折:「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
分類:
哀鸣
酸痛
剧烈
悲叹
《漢語大詞典》:
淫泺(淫濼)
酸痛无力。
《素问·骨空论》
:“淫濼脛痠,不能久立。” 王冰 注:“淫濼谓似酸痛而无力也。”
分類:
酸痛
无力
《漢語大詞典》:
行痹
病名。中医指痠痛游走而无定处为特点的痹证。
《素问·痹论》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高世栻 注:“三邪之中,后有偏胜,其风气胜者,风无定体,故为行痹。”
分類:
病名
中医
酸痛
游走
定处
特点
《国语辞典》:
发阴天(发阴天)
拼音:
fā yīn tiān
天气变化时,身体某部位感觉难受或酸痛。如:「每到阴雨天,我那跌断过的大腿常常会发阴天。」
分类:
天气
化时
身体
感觉
难受
酸痛
《国语辞典》:
回归热(回归热)
拼音:
huí guī rè
病名。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媒是体虱,主要症状为高烧、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高烧持续数日降为常温,经过数日后又再发作,症状重新出现。
分类:
病名
急性
传染病
症状
高烧
头痛
全身
酸痛
恶心
呕吐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