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压惊(壓驚)  拼音:yā jīng
受惊后以酒食安慰,解其惊骇。《西游记》第三○回:「那老妖又教安排酒席,与公主陪礼压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刘氏便叫丫鬟摆上几样菜蔬,烫热酒与王生压惊。」
《漢語大詞典》:临飨(臨饗)
(1).亲临祭典。《汉书·礼乐志》:“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饗。” 颜师古 注:“言众神穆然方驾驰骋而临祠祭。”后汉书·明帝纪:“ 光武皇帝 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饗。”三国志·吴志·孙瑜传:“遂立学官,临饗讲肄。”
(2).亲以酒食犒劳。汉书·王尊传:“又正月行幸 曲臺 ,临饗罢卫士。”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诸衞士更尽得代去,故天子自临而饗之。”《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遣使者犒赐将士,大会临饗,饮宴终日,称朕意焉。”
《漢語大詞典》:献享(獻享)
(1).奉献酒食等以示犒劳。汉书·高帝纪上:“ 秦 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
(2).奉献供品祭祀。 宋 苏轼 《赵清献公神道碑》:“坟庙堙圮……公奏因其所在,岁度僧、道士各一人,收其田租为岁时献享营缮之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既改制金石,则丝、竹、匏、土、革、木亦当更治,以备献享。”
《漢語大詞典》:燕犒
慰劳军士的酒食。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 逵 引兵过 岳州 , 岳州 团练使 潘叔嗣 厚具燕犒,奉事甚谨。”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四年:“大兵且至,其缮治营垒,多具燕犒。”按,宋史·孙沔传作“宴犒”。
《漢語大詞典》:官养(官養)
古代官府对年老有德之人按时供给酒食,谓之官养。 唐 岑参 《阌乡送上官秀才归关西别业》诗:“亲老无官养,家贫在外多。”
《漢語大詞典》:买春钱(買春錢)
科举考试时代亲友给落选者提供的酒食费。云仙杂记·买春钱《承平旧纂·逢原记》:“进士不第者,亲知供酒肉费,号买春钱。”
《漢語大詞典》:奠享
置酒食以祭祀。 唐 段成式 《剑侠传·花月新闻》:“同舍谓其获罪於神,使备牲酒往谢,於是力疾以行奠享。” 宋 苏辙 《上高县学记》:“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
《國語辭典》:夜消  拼音:yè xiāo
消夜,夜间食用的点心。《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三人点起灯来,打点夜消。诸葛天申称出钱把银子,托季恬逸出去买酒菜。」也作「夜宵」。
《漢語大詞典》:酒啖
下酒食物。三国志·魏志·董卓传“从官食枣菜”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诸将或遣婢诣省閤,或自齎酒啖,过天子饮,侍中不通,喧呼駡詈,遂不能止。”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薕:“《广志》云:‘三薕似翦羽,长三、四寸,皮肥细,緗色,以蜜藏之,味甜酸,可以为酒啖。’”
《漢語大詞典》:给犒(給犒)
供给酒食慰劳。宋史·度宗纪:“﹝ 咸淳 五年十二月﹞甲申,以钱二百万,命 京湖 帅臣给犒 襄 郢 等处水陆戍士。”
《漢語大詞典》:舍奠
释奠。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谓陈设酒食以祭祀。舍奠之礼,古时用于朝会、庙社、山川、征伐和学宫中祭先圣先师诸事。学宫中春夏秋冬四时有定期的舍奠。此外,始立学宫必舍奠;出征执有罪而返,亦舍奠于学宫。舍,通“ 释 ”。周礼·春官·大祝:“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行舍奠。”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庙,禰亦如之。” 孙诒让 正义:“《大传》説 武王 牧野 之战,既事而退,‘设奠于 牧 室’。彼即征伐舍奠之事。”
《漢語大詞典》:官馔(官饌)
供给官员的酒食。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 郑玄 注:“具其官之所饌,谓酒也,牲也,脯醢也。” 贾公彦 疏:“云具官饌,具官之所饌者,谓卿大夫士之饌。”
《漢語大詞典》:猎酒(獵酒)
谓无故向人索求酒食。旧五代史·周书·常思传:“尝有从事欲求謁见者, 思 览刺而怒曰:‘彼必是来猎酒也。’命典客者饮而遣之,其鄙吝也如是。”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猎酒》:“古人谓无藉之士,游手清谈,无故来人家,志必得酒而后去,谓之猎酒。 张仲举 诗云:‘狂客有时来猎酒,老夫无日不焚香。’‘猎酒’出五代史。”
《漢語大詞典》:共具
(1).用以摆设酒食的器具。史记·荆燕世家:“ 田生 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汉书·食货志下:“及当驰道县,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汉书·郊祀志上:“又置寿宫、北宫,张羽旗,设共具,以礼神君。”
(2).摆设酒食用具。汉书·疏广传:“ 广 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
《漢語大詞典》:馈酳(饋酳)
谓赐予酒食养老。 唐 颜真卿 《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悬车告老,庶保康强。方崇馈酳,孤映縑緗,天不憗遗,萎哲坏梁。”参阅礼记·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