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52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向敏中玄孙。哲宗元符三年,以恩补承奉郎。宣和间累迁淮南转运判官、京畿转运副使。高宗立,遣兵勤王,因素与李纲友善,为黄潜善所罢。绍兴间累知广州、江州,进徽猷阁待制,除户部侍郎。晚知平江府,以拒金使入境议和忤秦桧,致仕退闲十五年。有《芗林集》、《芗林家规》。
全宋诗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开封(今属河南)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以外戚恩补假承奉郎。徽宗宣和初,除江淮发运司主管文字。七年(一一二五),为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潭州。绍兴老年(一一三一)知鄂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因曹成兵变事,提举江州太平观。起知广州,未几致仕。寻起知江州,改江东转运使。八年,徙两浙路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寻出知平江府。时金使议和将入境,不肯金诏,乃致仕。卜居临江军清江,号所居曰芗林。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有《酒边集》一卷、《酒边词》二卷。事见《文定集》卷二一《徽猷阁直学右大中大夫向公墓志铭》、《五峰集》卷三《向侍郎行状》,《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八三○
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元符末以恩补官,三迁知咸平县。宣和中除淮南转运判官。高宗朝历江淮发运副使、江东转运使、两浙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罢知平江府。寻致仕,名所居曰芗林。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八。著有《芗林家规》、《芗林文集》三十卷、《酒边词》二卷(存)。见胡宏《向侍郎行状》(《五峰集》卷三),汪应辰《向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一)。《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8 【介绍】: 宋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号简斋。陈希亮曾孙。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文林郎充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亦能词。有《简斋集》、《无住词》。
全宋诗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为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为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复为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为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为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为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为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陈与义(1090-1139) 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人。江西诗派代表作家。有《简斋集》、《无住词》。
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又号无住道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历太学博士、著作佐郎等。靖康之乱,避地襄汉,辗转湖湘广闽。绍兴元年,召至行在所,除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出知湖州,复入为给事中,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拜参知政事。八年卒,年四十九。与义工诗,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有盛名于世。著有《简斋集》(存)、《无住词》(存)、《陈简斋内外制》(佚)。见张嵲《陈公资政墓志铭》(《紫微集》卷三五),《宋史》卷四四五本传,《遂初堂书目》。
《漢語大詞典》:酒税
政府对酒所征收的税。说郛卷十二引 宋 贾似道 《悦生随钞·漫浪野录》:“ 子由 监 筠州 酒税, 子瞻 尝就见之。”文献通考·征榷四:“﹝ 唐 ﹞ 德宗 建中 元年罢酒税。”
《国语辞典》:烟酒税(烟酒税)  拼音:yān jiǔ shuì
一种对香烟及酒类所课徵的税,属中央税。
《漢語大詞典》:曲糵
亦作“麴櫱”。亦作“ 麴孽 ”。亦作“麯櫱”。
1.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麴糵。” 孔 传:“酒醴须麴糵以成。” 汉 王充 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麴蘖。” 唐 沈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之一:“众庶之气,杂于阴阳,陶于变化者,其由麴孽乎!” 宋 苏轼 《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麴糵以作之。”
2.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闒茸,沉迷麴糵。”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商嫖》:“每日价躭图麯蘖,谁知道慇懃呵杯酒有弓虵。”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酒》:“生来 嵇 阮 性,麯蘖助天机。”
3.酒税。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掌书记 李袭吉 献议,略曰:‘国富不在仓储,兵强不由众寡,人归有德……至於率閭阎,定间架,增麴糵,检田畴,开国建邦,恐未为切。’”
分類:酒曲酒税
《漢語大詞典》:曲蘖(麴蘖)
曲蘖:幼芽屈曲。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六·干支:“乙,言万物初生,曲蘖而未伸也。”
麴蘖同“ 麴糵 ”。
分類:幼芽屈曲
《漢語大詞典》:曲蘖
见“ 麴糵 ”。
《漢語大詞典》:酒课(酒課)
酒税。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所得茶税、杂税钱及酒课增羡,又可得数十万贯。”宋史·食货志下七:“ 天禧 四年,转运副使 方仲荀 言:‘本道酒课旧额十四万贯,遗利尚多。’”
分類:酒税
《國語辭典》:曲钱(麴錢)  拼音:qú qián
酒户所纳的税金。《宋史。卷一八五。食货志下七》:「治平四年,手诏蠲京师酒户所负曲钱十六万缗。」也称为「曲引钱」。
《漢語大詞典》:曲课(麴課)
酒税。金史·食货志四:“二十七年,议以天下院务,依 中都 例,改收麴课,而听民酤。”
分類:酒税
《漢語大詞典》:酒租
酒税。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都下酒租,皆折输金,以供杂用。”宋史·张九成传:“既至,仓库虚乏,僚属请督酒租宿负苗绢未输者。 九成 曰:‘纵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
分類:酒税
《漢語大詞典》:曲法(麴法)
曲法:枉法。周书·史宁传:“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 寧 还付被讼者治之。” 宋 范仲淹 《再奏进前所陈十事》:“为天下官吏,不亷则曲法;曲法则害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神正直而聪明,亦必不以所爱之故,曲法庇一騶。”
麴法:1.征酒税的法律。新唐书·食货志四:“ 昭宗 世,以用度不足,易京畿近镇麴法,復榷酒以赡军。”
(2).酿酒制曲的方法。宋史·食货志下七:“凡醖用秔、糯、粟、黍、麦等及麴法、酒式,皆从水土所宜。”
《漢語大詞典》:入务(入務)
(1).谓着手处理。 唐 白居易 《晚兴》诗:“将吏随衙散,文书入务稀。”
(2). 宋 代掌酒税之官名酒务,亦借称酒店。因以“入务”谓止酒不饮。 宋 苏轼 《七月五日》诗之一:“避谤诗寻医,畏病酒入务。” 王十朋 集注引 陈师道 曰:“酒入务,谓止酒不饮也。” 宋 苏轼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诗:“ 赵子 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
《漢語大詞典》:榷酒钱(榷酒錢)
唐 代对酤户及酤肆征收的酒税。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今请天下州府榷酒钱,一切据贯配入两税,仍取两贯以上户均配,两贯以下户不在配限。”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 贞元 中, 李錡 任观察使日,职兼盐铁,百姓除实出榷酒钱外,更置官酤。”
分類:征收酒税
《漢語大詞典》:曲引钱(麴引錢)
亦作“麯引钱”。 一种酒税。宋史·食货志上二:“ 湖南 有土户钱、折絁钱、醋息钱、麯引钱,名色不一。”
分類:酒税
《漢語大詞典》:曲监(麴監)
旧指酒官。负责监收酒税。金史·李师夔传:“少倜儻,有大志。以廕入仕,为本州麴监。”
《漢語大詞典》:盐曲钱
同“盐麴钱”。
盐税和酒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