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酒后(酒后)
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唐 刘禹锡 曲江春望 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唐 张贲 酬袭美先见寄倒来韵 酒后只留沧海客,香前唯见紫阳君。
《韵府拾遗 有韵》:陈书蔡凝传后主尝置酒会群臣欢甚将移宴于弘范宫众人咸从唯凝与袁宪不行后主曰卿何为者凝对曰长乐尊严非酒后所过臣不敢奉诏
分类:酒后
《国语辞典》:酒后吐真言(酒后吐真言)  拼音:jiǔ hòu tǔ zhēn yán
(谚语)酒喝多了以后,因防卫心理松懈,而较敢于说出真心话。如:「他酒后吐真言,把对小华的恋慕之情完全倾露出来。」
《國語辭典》:茶馀酒后(茶餘酒後)  拼音:chá yú jiǔ hòu
泛指閒暇无事之时。如:「摆龙门阵是四川人茶馀酒后的休閒活动。」也作「茶馀饭饱」、「茶馀饭后」。
《分类字锦》:酒后耳热(酒后耳热)
杨恽《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分类:
《漢語大詞典》:酒后茶余(酒後茶餘)
见“ 酒餘茶后 ”。
《國語辭典》:醉乡(醉鄉)  拼音:zuì xiāng
酒醉后精神所进入的昏沉、迷糊境界。唐。王绩醉乡记:「阮嗣宗陶渊明等十数人,并游于醉乡,没身不返,死葬其壤,中国以为酒仙云。」南唐。李煜 锦堂春。昨夜风兼雨词:「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国语辞典》:醉卧(醉卧)  拼音:zuì wò
醉酒后倒卧。唐。王翰〈凉州词〉二首之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红楼梦》第六三回:「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國語辭典》:酒兴(酒興)  拼音:jiǔ xìng
饮酒的兴致。唐。白居易 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红楼梦》第七回:「因趁著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
《漢語大詞典》:残醉(殘醉)
(1).酒后残存的醉意。 唐 白居易 《湖亭晚归》诗:“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
(2).指略带醉态之身。 元 黄公望 《苏东坡竹》诗:“强扶残醉挥吟笔,帘帐萧萧翠雨寒。” 清 陆嵩 《新年作》诗:“开遍枝头桃李花,暂扶残醉停金勒。”
《國語辭典》:酒面  拼音:jiǔ miàn
饮酒后的脸。唐。白居易 赠晦叔忆梦得诗:「酒面浮花应是喜,歌眉敛黛不关愁。」宋。欧阳修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词:「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國語辭典》:酒底  拼音:jiǔ dǐ
宴席时,每行完一个酒令,则饮乾一杯酒,称为「酒底」。《红楼梦》第六二回:「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云赢了宝玉,限酒底酒面。」一指饮酒时的馀兴。《野叟曝言》第一二五回:「如今验出来,才知老爷两个酒底,已许下夫妻之约,只把我们漫在鼓里。」
《漢語大詞典》:酒过(酒過)
犹酒失。酒后所犯的过失。晋书·周顗传:“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性既褊急,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中翰》:“予尝与山人语,温温耳;而觉其中有不能自吐之块垒,被酒輒发。 中翰 心知其非酒过也,惟真感真,惟真忘真,不亦信夫。”
《漢語大詞典》:还醒(還醒)
(1).称醉酒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 唐 钱起 《开元观遇张侍御》诗:“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鐘。” 唐 贾岛 《送张校书季霞》诗:“暂醉即还醒,彼土生桂茶。”
(2).死后复生;苏醒。《醒世姻缘传》第七回:“到日头西,只见首帕动掸,解开,﹝鸚鵡﹞还醒过来了。”《糊涂世界》卷八:“一时七手八脚扶了进去,纔慢慢的还醒过来。”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四五:“ 王德 慢慢的还醒过来,不知是糖水的功用,还是什么?” 管桦 《还乡河之夜》:“鬼子用凉水在老人头上喷,又渐渐还醒过来。”
《國語辭典》:酒晕(酒暈)  拼音:jiǔ yùn
饮酒后,双颊上现出的红晕。宋。苏轼 红梅诗三首之一:「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漢語大詞典》:酒渴
指酒后口渴。 唐 李群玉 《答友人寄新茗》诗:“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 唐 皮日休 《闲夜酒醒》诗:“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分類:酒后口渴
《國語辭典》:酒德  拼音:jiǔ dé
1.以酗酒为美德。《书经。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汉。孔安国。传:「言纣心迷政乱,以酗酒为德。」《陈书。卷二九。毛喜传》:「而皇太子好酒德,每共幸人为长夜之宴。」
2.饮酒时的品行。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草书图〉诗:「念昔挥毫端,不独观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