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酌情  拼音:zhuó qíng
斟酌情形。如:「关于民众的申诉,各单位一定要酌情办理。」
分類:斟酌酌情
《漢語大詞典》:看着
(1).眼看着。谓转瞬间。 唐 张籍 《惜别》诗:“看着春又晚,莫轻少年时。”
(2).酌情;看情形。 严恭 《开演之前》:“那么 老王 你看着办吧,能马虎就马虎吧。”《新华文摘》1981年第12期:“你大哥不在家,我拉着孩子下三辈,你看着处治吧!我没法过啦!”
《國語辭典》:量移  拼音:liàng yí
唐朝时贬逐远方的臣子,遇赦改近地安置,称为「量移」。后泛指职位迁换。《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大赦天下,左降官量移近处。」唐。白居易 自题诗:「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
《漢語大詞典》:量处(量處)
酌情裁处。魏书·皮喜传:“宽猛之宜,任其量处。”
分類:酌情裁处
《漢語大詞典》:酌损(酌損)
酌情减损。易·损:“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孔颖达 疏:“酌损之者,刚胜则柔危,以刚奉柔,初未见亲也。故须酌而减损之,乃得合志,故曰酌损之。”后多用以表示自谦自贬,以防满溢。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第二表》:“窃位既久,妨贤则多。以积年之过幸,致今日之沉疾。不能酌损,所以生灾。” 唐 韦执中 《白云无心赋》:“非欲恢宏自覆乎大荒之际,焉知酌损不踰於肤寸之间。”
《漢語大詞典》:推情
(1).斟酌情理。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此由堂上官纵弛,故下人得以生弊,推情论法,尔亦当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改嫁》:“总看门户之大小,家之贫富,推情揆理,度德量力而行之可也,何有一定耶!”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五七回:“村长,你推情测理嘛!就是打死人,也不能把尸首明摆在自己家门前作幌子呀!”
(2).以情义相待。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又承他的推情,那里村中众人的仗义,每日倒有三五个村庄妇女轮流服侍老人家。”
《漢語大詞典》:酌处(酌處)
酌情处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有司分考:“即使果尔,亦宜另为酌处,不可遽及有司。”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赃私》:“债负须亲笔券押,应与归偿者,方准著原中等酌处清还。”
分類:酌情
《國語辭典》:酌定  拼音:zhuó dìng
斟酌情形而后决定。《福惠全书。卷四。莅任部。待游客》:「下程、酒席、赆仪,俱酌定上、中、下三等。」也作「酌夺」。
《漢語大詞典》:量罚(量罰)
酌情处罚。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罪人至 京 ,请择清强官虑问,若显负沉屈,则量罚本州官吏。”
分類:酌情处罚
《漢語大詞典》:酌拟(酌擬)
斟酌情形而拟订。 清 夏燮 中西纪事·长江设关:“所有各口关税章程,仍着 奕訢 等悉心酌拟具奏。”
《漢語大詞典》:酌办(酌辦)
斟酌情形办理。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朱笥河先生》:“奏请倣 汉 熹平 、 唐 开成 故事,择儒臣校正十三经文字,勒石太学,奉旨‘候朕缓缓酌办’。”
《国语辞典》:便宜处置(便宜处置)  拼音:biàn yí chǔ zhì
经上级许可不用请示,而自己斟酌情形处理事务。《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朕欲使郭威镇守邺都,使诸将一听郭威号召,其备禦契丹事务,专委郭威便宜处置。」也作「便宜施行」。
《國語辭典》:便宜从事(便宜從事)  拼音:biàn yí cóng shì
经上级许可不用请示,而自己斟酌情形处理事务。《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也作「便宜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