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5—1142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承公。胡唐老弟。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兵部侍郎。高宗绍兴八年,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创转般折运法,军储稍充。十一年,对金用兵,世将复陇州,破岐下诸屯,又取华、虢,兵威稍振。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谥忠献,改谥忠烈。
全宋诗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范汝为起事,为福建路抚谕使。迁中书舍人,以事出知镇江府。入为刑部侍郎,出知洪州,复知镇江。召为给事中。寻出为四川安抚,兼知成都府。九年,宣抚川、陕。十一年致仕,十二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年五十八。《宋史》卷三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二六
胡世将(一○八五——一一四二),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之曾孙。登崇宁五年进士第。绍兴初为监察御史,充福建路抚谕使。迁右司员外郎。又迁起居郎,中书舍人。坐为秦桧党落职奉祠。未几,除徽猷阁待制、知镇江府。入为礼部侍郎,改刑部,出知洪州、兼江西安抚制置使。召还,除兵部侍郎,复知镇江。除给事中、兼直学士院,复迁兵部侍郎。八年初,以枢密直学士出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九年,吴玠卒,权四川宣抚使。寻以宝文阁学士为川陕宣抚副使。升端明殿学士。世将精于吏事,在川陕五年颇有政绩武功,为时所称。绍兴十二年卒于任,年五十八。谥忠献,改谥忠烈。《宋史》卷三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86—约1122 【介绍】: 金宗室,乌古乃孙。从太祖攻宁江州,取黄龙府,破高永昌,取春、泰州,皆有功,遂为谋克。后攻兴中府,中流矢卒,谥英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4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亨仲,号北山。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累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以秦桧所荐,不敢言和议之非。后充陕西分画地界使,金欲尽取阶、成、岷、凤、秦、商六州,刚中力争不从。改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蠲去杂税,治理有方。桧怒其专擅,罢官,责居桂阳军,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又徙封州。有《西征道里记》、《北山集》等。
全宋诗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授温州军事判官。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为枢密行府参谋出谕京陕,归除权礼部侍郎,寻兼详定一司又兼权刑部侍郎。十年,除试礼部侍郎。十一年,擢枢密都承旨,为川陕宣谕使。十二年,迁川陕宣抚副使兼营田。十七年,以忤秦桧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桂阳居住,徙复州、封州安置。二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事见本集卷末附录郑良嗣《郑公年表》,宋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有传。 郑刚中诗,以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金华丛书》所收同治十一年永康胡凤丹据康熙重刻本(简称金华丛书本)及《两宋名贤小集·石羊山房集》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九一
郑刚中(一○八八——一一五四),字亨仲,号北山,又号观如,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授温州军事判官。八年九月,任监察御史,同年十一月迁殿中侍御史。九年三月,充枢密行府参谋官。十一年四月,为宝文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刚中初为秦桧荐于朝,桧主和议,刚中不敢言。金归所占地,被桧遣为宣谕司参谋官;及还,除礼部侍郎、川陕宣谕使。改四川宣抚副使。治蜀有方,曾奏蠲杂征,请减成都府路对籴及宣抚司激赏钱。又屯兵营田,选将授任。秦桧怒其专擅,责桂阳军居住。绍兴十八年十一月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二十四年五月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文集》、《周易窥馀》、《经史专音》、《左氏九六编》等。见何耕《宋故资政殿学士郑公墓志铭》(《北山文集》卷末),《宋史》卷三七○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42 【介绍】: 宋宗室,字叔问。赵德昭五世孙。徽宗大观元年进士。警敏强记,工书。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高宗建炎中试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礼》八十篇。累迁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奉祠归。有《崇兰集》。
全宋诗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号西隐老人,燕王德昭五世孙。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进士,授签书大名府判官。累官宪州通判。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迁刑部侍郎。南渡后,历太常少卿,知秀州,奉祠以归。高宗绍兴十二年卒,年五十四。有《崇兰集》二十卷,已佚,又有《肯綮录》一卷行世。事见《北山集》卷三三《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燕懿王之后。中大观元年进士第,为宗室第一。起家签书大名府判官厅公事。后为刑部员外郎。南渡后以驾部员外郎召,迁左司员外郎、太常寺少卿,除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迁兵部侍郎。请外补,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明年知平江府。力请祠,提举江州太平观,寓止衢州凡七年。绍兴十二年以疾告老,迁左中奉大夫致仕。是年卒,年五十四。著文集二十卷。见程俱《赵公墓志铭》(《北山集》卷三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1 【介绍】: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家贫无产业,年十八以敢勇从军。徽宗宣和二年随王渊镇压方腊。钦宗即位,迁武节大夫,以千卒败李复数万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世忠率所部发平江,苗、刘败遁,追擒之,送行在诛杀。授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朮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日。绍兴初,镇压建安范汝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与刘豫之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六年,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岳飞冤狱,世忠独诘桧曰:“‘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
全宋诗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属陕西)人。徽宗宣和中从王渊讨方腊。高宗即位,授平寇将军,大败金兵于黄天荡。后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平范汝为乱。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击败金兵与刘豫入侵,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桧为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自此卧闲居家,自号清凉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宋史》三六四有传。今录诗二首。
词学图录
韩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著名抗金将领。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
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一说绥德(今陕西绥德)人。年十八从军,从禦西夏,讨方腊。宣和中官至嘉州防禦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刘之乱。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镇江,获黄天荡大捷。绍兴初平范汝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为中兴武功第一。历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进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秦桧收三大将兵权,拜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岳飞冤狱成,世忠独面诘秦桧。改潭国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见孙觌《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2 【介绍】: 辽皇族,一名余都姑。娶天祚帝文妃之妹。历官副都统。天祚帝保大元年,被萧奉先诬告,谓欲立文妃所生晋王为太子。惧祸,降金。引金兵破辽中京,为监军。金熙宗天会十年,逃往西夏,夏人不纳。奔鞑靼,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昆山人,字兴祖。少入上庠,连冠多士。一日归省,嘱同舍生投试卷。起宗治《礼记》,同舍嫉之,易以《周礼》,迫试乃告,起宗遂用《周礼》试,复为第一。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历官直徽猷阁、都大提举川陕路茶马。年三十七,以徽猷阁学士知并州卒。工诗,潇洒有陶、谢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宣州宣城人,一作江宁府溧水人,字道弼。高宗曾称其可属大事,累官吏部侍郎。绍兴十九年,知庐州。二十五年,擢参知政事,寻罢。出知绍兴、宣、潭、洪等府州,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年六十九。谥敏肃。
全宋诗
魏良臣(一○九四~一一六二),字道弼,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一说溧水(今属江苏)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初为丹徒尉,调遂昌令。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来要录》卷五七)。使金还,丐祠。九年,起为左右司员外郎,十年,迁中书门下省检正,十一年,擢吏部侍郎(同上书卷一二八、一三二、一三八、一四一)。二十五年,为参知政事,不三月,出知绍兴,历知宣、潭、洪三州(同上书卷一七○、一七一、一七九、一八○、一八八)。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谥敏肃。事见《周文忠公集·亲征录》绍兴三十二年四月辛未纪事,《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六六
魏良臣(一○九四——一一六二),字道弼,自号如心居士,江宁府溧水(今江苏溧水)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调丹徒尉,迁寿昌令。绍兴初入为敕令所删定官,历吏部员外郎、左司员外郎,擢吏部侍郎。为台谏所劾,出知池州,徙庐州。绍兴二十五年,拜参知政事。执政未三月,罢为资政殿学士,出知绍兴府。未几奉祠。起知宣州,徙潭州、洪州。绍兴三十二年卒,年六十九,谥敏肃。见《至大金陵新志》卷一三下之上,《永乐大典》卷一二九二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一九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德清人,字立之。卢知原弟。以父荫补官。累官吏部尚书,以官秩次第履历总为一书,功过殿最,开卷了然,吏不能欺。高宗绍兴中,为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金人攻关辅,法原视山川险阻,分地置将,屡败金兵。素与吴玠不睦,后为玠所劾,忧恚而卒。
全宋诗
卢法原(?~一一三五),字立之,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自知雍丘县积官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使辽还,迁司农卿,赐三品服。为吏部尚书。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罢为显谟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五)。高宗建炎中,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三三)。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举临安洞霄宫(同上书卷四九)。二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宣抚处置副使(同上书卷八五)。《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九
卢法原,字立之,湖州德清(今浙江德清)人。以父荫补官,尝知雍丘县,政和中为金部员外郎,迁太府少卿,赐同上舍出身。宣和中,历任司农卿、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坐王黼累,罢为显谟阁待制。绍兴元年,起知夔州,寻为龙图阁学士、川陕等路宣抚处置副使,进端明殿学士、川陕宣抚副使。会金人南侵,法原分将坚守,严为备禦,累败金兵。因与吴玠不睦,为玠所劾,忧恚而卒。《宋史》卷三七七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九之一六、食货四七之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6—1154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仲谟。以外祖何执中任入官。高宗建炎初,擢常州通判。临安缺守,火盗屡作,受命摄事。修火政,严巡徼,盗发辄得,火灾亦息。以治绩著闻,真知临安府。累迁户部尚书。素与秦桧善,为时论所薄。后出知明州,改温、宣、鼎三郡,奉祠归。
全宋文·卷四○九六
梁汝嘉(一○九六——一一五四),字仲谟,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以外祖何执中任入官,主管吏部官告院,调中山府司仪曹事,知武进县,通判常州,加直秘阁。绍兴二年,除两浙转运判官,升副使。次年,以直龙图阁知临安府,进户部侍郎,加显谟阁直学士。请外,历知平江府、台、婺二州。复以户部侍郎召,兼江淮荆浙闽广经制使,以言路不容求去。十年冬,起为川陕都转运使,复知平江府兼浙西沿海制置使。十一年,知明州,加宝文阁学士。后历知温、宣、鼎数州,以右通奉大夫致仕。绍兴二十四年卒,年五十九,赠右宣奉大夫。见周必大《文忠集》卷六九《梁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四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鄂州咸宁人,字得之。第进士。钦宗靖康间判都水监。朝议二帝出郊请和,求道力争,不听。金人立张邦昌,令京官不朝者死,求道称疾不往,召之不能屈。高宗建炎四年,命为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知襄阳府,以兵食不给,待命未行。张浚用便责求道单州团练副使,安置忠州。寓蒲圻僧寺。招抚刘忠叛,欲奉求道为主,骂贼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衡山人,字季长,号退斋居士。侯彭志弟。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官至右文殿修撰。有《退斋集》。
全宋诗
侯延庆,字季长(《百菊集谱》卷四),长沙(今属湖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调繁昌主簿(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九○)。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严、信州统制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起居舍人,出知潮州(同上书卷四一、四七)。三年知虔州,召修起居注(同上书卷六七、六八)。有《退斋集》(《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已佚。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三八三六
侯延庆,字季长,号退斋居士,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一说衡山人,彭老弟。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中知邵州。建炎中历统制官,通判衢州,权礼部员外郎。绍兴初擢起居舍人,除右文殿修撰,秘阁修撰,知潮、虔二州。累官右朝奉大夫、守太常少卿,复为起居舍人。著有《退斋居士文集》二十八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三一、四一、四七、六七、七三、七四,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下,嘉庆《湖南通志》卷九。
完颜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金宗室,本名吾都补。盈歌子,太祖堂弟。常从太祖攻战。累拜平章政事,封漆水郡王,进郓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济州巨野人,字子止,号昭德先生。晁冲之子。高宗绍兴二年进士。初任四川总领财赋司干办公事。孝宗乾道初知兴元府,时称良吏。历知恭州、荣州、合州,以敷文阁直学士为临安府少尹,官至吏部侍郎。家富藏书,又得南阳井度赠书,为校雠异同,论述大旨,编成《郡斋读书志》。另有《昭德文集》、《易诂训传》等。
全宋诗
晁公武,字子止(《南宋馆阁录》卷八),号昭德先生,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冲之子。靖康之乱入蜀。高宗绍兴中进士,调荣州司户(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六五)。十七年(一一四七),辟为四川宣抚司钱粮所主管文字。历知恭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六)、荣州(《郡斋读书志》附宋黎安朝跋)、合州(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一附晁公武《清华楼记》)。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为言官论罢。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寻为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七之二一、七八之四九)。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出知泸州,三年,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五、二○)。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六年,改淮南东路安抚使(《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二九),七年,知扬州(同上书食货一之四五)。除临安府少尹,旋罢(《咸淳临安志》卷四七)。卒于嘉州。《宋史·艺文志》载其著述甚富,均散佚,唯存《郡斋读书志》四卷(一本作二十卷)。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四六六○
晁公武,字子止,号昭德先生,冲之子,公溯兄,世为澶州清丰人,后徙彭门(今江苏徐州)。靖康之乱,逃离汴京,流落吴楚。绍兴初入蜀,与蜀中文士李焘、苏符、程敦厚、赵次公交游。二年登进士第,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十五年为四川宣抚司钱粮所主管文字。十七年通判潼川府,寻知恭州,移荣州、合州,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二十七年被劾罢,复职知泸州。入朝为吏部郎中、监察御史。隆兴二年兼国史院编修官,旋为右正言,多所论列。迁殿中侍御史,徙户部侍郎。乾道元年出知泸州,提举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三年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四年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六年为淮南东路安抚使兼知扬州,七年移潭州。擢吏部侍郎,除临安府少尹,以与判官不合罢。晚居嘉州卒。公武学有渊源,闻见广博,著有《易诂训传》、《尚书诂训传》、《毛诗诂训传》、《中庸大传》、《春秋诂训传》、《石经考异》、《稽古后录》、《通鉴评》、《老子通述》、《昭德堂集》、《嵩高樵唱》,均佚,今所存者唯《郡斋读书志》。事迹具《郡斋读书志校證》附录一《晁公武传略》。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弥正,字似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长乐(今广东五华)人。徽宗宣和二年(一一二○)释褐。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为建昌军学教授。五年,除秘书省正字,充点检试卷官,兼史馆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六、八五、九○、九一)。七年除著作佐郎(同上书卷一一五)。官终朝奉大夫。事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八、《南宋馆阁录》卷七。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李弥正,字似表,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弥逊弟。宣和二年释褐。绍兴二年与胡铨等校勘《神宗实录》。五年为秘书省正字。尝为建昌军学校教授,终朝奉大夫。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三、选举二○之四、选举二九之二四,《宋元学案》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