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五都
(1). 战国 齐 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战国策·燕策一》:“王( 齐宣王 )因令 章子 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 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五都之兵。” 司马贞 索隐:“五都即 齐 也。按,临 淄 是五都之一也。”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汉 以 洛阳 、 邯郸 、 临菑 、 宛 、 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 三国 魏 以 长安 、 谯 、 许昌 、 邺 、 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 ”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 、 譙 、 许昌 、 鄴 、 洛阳 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 汉 以 洛阳 、 邯郸 、 临菑 、 宛 、 成都 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於 长安 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 长安 东西市令及 洛阳 、 邯郸 、 临甾 、 宛 、 成都 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 三国 魏 以 长安 、 谯 、 许昌 、 邺 、 洛阳 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许县 为 许昌县 ” 裴松之 注引《魏略》:“改 长安 、 譙 、 许昌 、 鄴 、 洛阳 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歷五都。” 李善 注:“五都,五方之都。” 唐 韩愈 《赠张童子序》:“自朝之闻人,以及五都之伯长群吏,皆厚其餼赂。”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十:“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漢語大詞典》:神都
(1).犹神州。《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鍊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参见“ 神州 ”。
(2).犹言神京。谓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玄朔迴天步,神都忆帝车。” 唐 刘禹锡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诗:“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3).指 洛阳 。 唐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 武则天 定都 洛阳 。 洛阳 旧号 东都 ,至是改称 神都 ,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复称 东都 。参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
(2).犹言神京。谓京城。 南朝 宋 鲍照 《侍宴覆舟山》诗之一:“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 唐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玄朔迴天步,神都忆帝车。” 唐 刘禹锡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诗:“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3).指 洛阳 。 唐 光宅 元年(公元684年) 武则天 定都 洛阳 。 洛阳 旧号 东都 ,至是改称 神都 ,即今 河南省 洛阳市 。 神龙 元年(公元705年)复称 东都 。参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四。
《韵府拾遗 纸韵》:都似
刘诜诗:水边林下恍如昨,都非都似惊相嬉。
《漢語大詞典》:燕都
指 燕京 。即今之 北京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説起 燕都 的形势,北倚雄关,南压区夏,真乃金城天府,万年不拔之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遣婢赴 燕都 ,欲达宫闈,为生陈寃。” 何其芳 《忆昔》诗:“海上桃花红似锦, 燕都 积雪白於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