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9,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都铎王朝
都肤
都给事中
都根主儿
都根主子
都祭堂
都讲生
都佼
都斤
都坑
都老爷
都噜
都啰啰族
都捻
都捻子
《漢語大詞典》:都铎王朝
英国的封建王朝。1485年由都铎家族的亨利(即“亨利七世”)结束玫瑰战争后建立。王朝统治期间,建立国王专制统治,鼓励工商业,推进对外殖民,展开圈地运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603年被斯图亚特王朝取代。
《漢語大詞典》:都肤(都膚)
药膏名。传说可用以接骨,妇人亦用以傅面,令颜色美丽,故称。 明 徐应秋 玉芝堂谈荟·却火锥:“拾遗记: 武帝 以金弹弹鸟,碎其白光琉璃鞍。 李少君 取续膏和豨膏接之,映日而视,初无损处,续膏一名都肤,形色如樱桃,言出於 鞠陵 之东,以其能接人骨,故以为名。妇人傅之,颜色都丽,故又曰都肤也。”
分類:药膏妇人
《漢語大詞典》:都给事中
官名。六科的长官,掌管侍从、规谏、稽察、补阙、拾遗等事。例如:都给事中舒化迂滞不达政体。——《明史·海瑞传
《國語辭典》:都根主儿(都根主兒)  拼音:dū gēn zhǔ ér
首脑,做主张的人。《金瓶梅》第七九回:「一个亲娘舅,比不的别人,你老人家就是个都根主儿,再有谁大如你老人家的!」
《漢語大詞典》:都根主子
见“ 都根主儿 ”。
《國語辭典》:都根主儿(都根主兒)  拼音:dū gēn zhǔ ér
首脑,做主张的人。《金瓶梅》第七九回:「一个亲娘舅,比不的别人,你老人家就是个都根主儿,再有谁大如你老人家的!」
《漢語大詞典》:都祭堂
为纪念众多死难者而建的祭奠大厅。晋书·成都王颖传:“ 颖 乃造棺八千餘枚,以 成都 国秩为衣服,敛祭,葬於 黄桥 北,树枳篱为之塋域。又立都祭堂,刊石立碑,纪其赴义之功,使亡者之家四时祭祀有所。”
《漢語大詞典》:都讲生(都講生)
协助主讲的儒生。后汉书·桓荣传:“除兄子二人补四百石,都讲生八人补二百石,其餘门徒多至公卿。”
分類:协助儒生
《漢語大詞典》:都佼
犹首要。管子·君臣下:“选为都佼,冒之以衣服,旌之以章旗,所以重其威也。” 郭沫若 等集校:“‘选’殆‘适’之误……‘都佼’犹言首要。 尹 谓‘必选其都雅佼好者’而立之,夫既为嫡,何由必其‘都雅佼好?’又何由有所选择耶?”
分類:首要
《分类字锦》:都斤
北史突厥传可汗恒处都斤山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
分类:远外诸山
《國語辭典》:都坑  拼音:dū kēng
粪坑。《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一出》:「(净)亚公,张小娘子跌在深坑里。(末)甚么坑里?(净)在都坑里。(末)好惹一场臭!我与你扶它起来。」
分類:粪坑戏文
《漢語大詞典》:都厕(都廁)
大厕所。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 晋 葛洪 神仙传·刘安:“﹝ 安 ﹞坐起不恭……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应斥遣去。 八公 为之谢过,乃见赦,謫守都厕三年。” 宋 王安石 《八公山》诗:“身与仙人守都厕,可能鸡犬得长生。”
分類:厕所
《漢語大詞典》:都老爷(都老爺)
明 清 时对都察院长官的俗称。红楼梦第一○四回:“吵嚷出去,有了风声到了都老爷耳朵里头,这一闹起来,叫他们纔认得 倪二金刚 呢!”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文学》:“给事御史称都老爷,大学士称中堂。”
《國語辭典》:都噜(都嚕)  拼音:dū lu
拟声词。连续小声的自言自语。如:「会议已作成决议,他还在都噜不停。」《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今朝是个好日头,只管都噜都噜说甚么?」
《漢語大詞典》:都啰啰族(都囉囉族)
古 鞑靼 族的部族名。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凡二日,次 都囉囉 族, 汉 使过者,遗以财货,谓之打当。次歷 茅家喎子 族……此九族, 达靼 中尤尊者。”
分類:鞑靼部族
《漢語大詞典》:都捻
见“ 都念子 ”。
《漢語大詞典》:都念子
亦作“ 都捻子 ”。 果名。即倒捻子。 隋 杜宝 《大业拾遗录》:“ 南海郡 送都念子树一百株,敕付西苑十六院内种。此树高一丈许……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渍为粽,益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盖语讹也。”亦省称“ 都捻 ”。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木语·诸山果:“﹝都捻子﹞子汁可染若臙脂,花可为酒,叶可麯,皮渍之得胶以代柿……取子研滤为膏,饵之又止肠滑。以其为用甚众,食治皆需,故又名都捻。”
《漢語大詞典》:都捻子
见“ 都念子 ”。
《漢語大詞典》:都念子
亦作“ 都捻子 ”。 果名。即倒捻子。 隋 杜宝 《大业拾遗录》:“ 南海郡 送都念子树一百株,敕付西苑十六院内种。此树高一丈许……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渍为粽,益佳。”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有子,如软柿,头上有四叶,如柿蒂。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盖语讹也。”亦省称“ 都捻 ”。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木语·诸山果:“﹝都捻子﹞子汁可染若臙脂,花可为酒,叶可麯,皮渍之得胶以代柿……取子研滤为膏,饵之又止肠滑。以其为用甚众,食治皆需,故又名都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