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都甸
都邑郊外之地。《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騖望分寰隧,矖目尽都甸。” 吕延济 注:“都,邑;甸,郊也。”《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百僚在廷, 朝恩 从十餘人持兵出,曰:‘虏数犯都甸,欲幸 洛 ,云何?’”
《漢語大詞典》:都蓝(都藍)
见“ 都篮 ”。
《高级汉语词典》:都排
百人长。都是军队编制名称,唐和五代,都为千人,宋时缩为百人
《漢語大詞典》:鸿都学(鴻都學)
见“ 鸿都门学 ”。
《漢語大詞典》:鸿都门学(鴻都門學)
东汉 灵帝 光和 元年(公元178年)设在 洛阳 鸿都门 的学校。专习辞赋书画。学生由州、郡、三公举送,学成后多授予高级官职。《后汉书·灵帝纪》:“始置 鸿都门 学生。” 李贤 注:“ 鸿都 ,门名也,於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牘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后汉书·蔡邕传》:“ 光和 元年,遂置 鸿都门 学,画 孔子 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清 厉鹗 《〈石经考异〉序》:“自 洛 入 鄴 ,自 汴 入 燕 ,之分其地,駮 鸿都门 学非太学, 魏 石经非 邯郸淳 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一七八年, 汉灵帝 立 鸿都门 学。这个皇帝亲自创办的太学里,讲究辞赋、小说、绘画、书法,意在用文学艺术来对抗太学的腐朽经学。”亦省称“ 鸿都学 ”。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又创立 鸿都学 ,以集奇艺。” 清 陈培脉 《陈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韵》:“淹贯 鸿都 学,辉皇清庙珍。”
《漢語大詞典》:都漫
见“ 都縵 ”。
《漢語大詞典》:都缦(都縵)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横幅布绕腰的一种服饰。《梁书·诸夷传·林邑国》:“﹝ 林邑国 ﹞男女皆以横幅吉贝绕腰以下,谓之干漫,亦曰都縵。”《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作“都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