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水衡
(1).古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 汉武帝 元鼎 二年所置,至 隋 始废。掌皇家 上林苑 ,兼管税收、铸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明 吴本泰 《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
(3).水衡钱的简称。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沈文肃公祠》诗:“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
(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水衡》:“天皇会通,井为水衡。”
(2).泛指管理水利之官。《后汉书·张衡传》:“前长离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李贤 注:“水衡,官名,主水官也。” 宋 苏轼 《送王伯敭守虢》诗:“归来只作水衡卿,我欲携壶就君饮。” 明 吴本泰 《帝京篇》:“军需飞檄催,水衡仰屋嘆。” 清 魏源 《畿辅河渠议》:“故曰:与治 黄河 小异而大同,敢以质司水衡之君子。”
(3).水衡钱的简称。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沈文肃公祠》诗:“侧闻近者议输币,乃竭水衡倾铜山。”
(4).方言。指古代关津置于水中的衡木。
(5).井星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乾象·水衡》:“天皇会通,井为水衡。”
《漢語大詞典》:护军(護軍)
(1). 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 胡三省 注:“ 秦 置护军都尉, 汉 因之。 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 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 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东观记》曰: 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左、右为三部。”
(2).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2).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國語辭典》:汲直 拼音:jí zhí
原指汲黯性情刚直,敢于汉武帝面前谏诤。见《汉书。卷五○。汲黯传》。后世称诤臣为「汲直」。《汉书。卷六四下。贾捐之传》:「置之争臣,则汲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汲黯方直,故世谓之汲直。」唐。张说〈岐州刺史平原男陆君墓志铭〉:「汲直谢病,秦和不医。」